问习作评改,谁主沉浮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li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评价与升格,可尝试由学生自主完成。自主评改可遵循以下五个步骤:示范评、 自评、 组评、
其他文献
1981年2月28日,像一株幼苗,披满灿烂的阳光,璀璨着晶莹的露珠,《语文教学之友》杂志终于破土而出了!岁月荏苒,转眼她已走过40个春秋。40年,她见证了我国语文教学的发展与变革;40年,她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与收获;40年,她得到过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与爱好者的普遍青睐和好评;40年,她与众多的读者、作者一起成长、一起提升。  在创办之初,对刊物的未来,大家并没有充满底气。第一任主编、原廊坊师范专科学
摘要:《红楼梦》是中学生必读篇目,阅读《红楼梦》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核心素养的一条便捷途径。通过交流讨论,师生认识到宝黛的爱情审美因素不可或缺。对生命美的感知和热爱,成为构筑宝黛爱情的强大基石;艺术美的欣赏与创作,构成宝黛的生命形态;真,装饰了黛玉的美。  关键词: 宝黛爱情;生命美;艺术美;真  《红楼梦》整体阅读在学生语文学科四个核心素养,特别是“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培养与提高上,从多个
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等平台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同意發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本刊编辑部   2021年5月
我有幸观摩两位教师的语文课,讲授的是同篇课文——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风从那个方向吹》。这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各有风采,迥然不同。其教学过程简记如下:(为叙述方便,两位教师分别称作教师A和教师B)  教师A(共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朗读诗歌)……  师:读完后我们有何感受?  生:读起来感觉轻盈、柔和、舒缓,并有无尽的哀伤和迷茫。  师:诗中描绘了哪些意象?各有什么特征?  生:风和梦。风是
摘要:《促织》可以从人界与神界的空间角度进行解析,此二重空间在文本中交替出现,使小说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对主旨的彰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人界;神界;二重空间;《促织》  《促织》为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的文章,选自《聊斋志异》。作品围绕促织塑造人物、展开情节,对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促织》一文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情节曲折多变,叙事完整。主体故事结束
摘要:议论文是当下考场作文的首选文体,但结构不清晰、逻辑不严谨是该文体写作的主要弊端。议论文以阐述事理为主,结构安排方式尽管不尽相同,但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规论证结构是很有必要的。拟对议论文常规论证结构方式进行简要梳理说明,以期对议论文写作备考有所帮助。  关键词:考场作文;议论文;结构安排;论证模式  一、议论文写作常见的论证结构分析  议论文写作要恪守逻辑规则,做到有条不紊,不留缝隙,无可辩驳。“
摘要:群文阅读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同一议题阅读几篇文章,并通过阅读把握文章内容、议题内涵、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的同时,通过确定联系点、整合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思考等方式有效开展群文阅读的方案。  关键词:群文阅读;初中语文;阅读方案  为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在初中阶段结合学生认知规律特点进行教学创新是十分必要的。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群文阅读可以
写景作文离不开“景”和“情”,要么写景抒情,在一幅幅画卷中舒展情怀;要么融情入景,将情感注入景物中,给景物赋予生命力。而无论哪一种写法,最终都是“情”、“景”两条线贯穿全文,一虚一实,勾勒出唯美的景致,散发出丰富的情感。《济南的冬天》为读者勾勒出与众不同的北方冬日美景,作者娴熟的写作技巧、独特的布局和语言风格,具备了诸多启发借鉴之处。  一、由字到画,巧妙布局  写景文重要的是谋篇布局,按照顺序描
摘要:2017年版新课标指出:“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形成和积累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整本书阅读在新课标的18个任务群中处于核心地位。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整本书阅读,有效运用一定的方法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拟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论语》整本书阅读中运用学习支架提升阅读效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学习支架;有效运用  2017年版新课标指出:“整本书阅读不同于篇章阅读,
在重庆市巴南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温暖的灯光下,一张“巴县留法勤工俭学分会预备学校赴法学生代表名单”静静地躺在展示柜里。  百年时光飞逝,这个巴南区档案馆的镇馆之宝,仍然留存着邓小平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迈出救亡图存步伐时的真实温度。  档案资料卷帙浩繁,这份名单能重见天日绝非偶然,而最大的功劳要归于四川省巴县档案馆(今重庆市巴南区档案馆)原馆长刘后昆,一位在党66年的老党员。  拓荒牛:不辱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