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体生物修复中各粒级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来源 :水生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_su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黑臭水体生物修复过程中水体理化指标以及浮游植物粒经分级叶绿素α的分析,探讨了水体生物修复对理化因子的影响以及各粒级浮游植物与理化因子的关系。生物修复实施后,各试验组CODCr和BOD5均呈下降趋势,试验组C、D、E的氨氮、总氮和总磷净化效果均较显著,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71.3%、84.0%和93.2%,总氮去除率分别达到45.2%、64.6%和78.0%,总磷下降幅度分别达到46.2%、50.3%和75.5%。其中,试验组理化环境改善最佳的组为E组,其CODCr、NH4和TP指标均较对照组A有明显下
其他文献
利用光散射,浊度,荧光以及电镜等技术研究了可溶性的Aβ1-40聚集形成纤维的动力学过程;用三种水溶性的分子质量不同的荧光探刺ANTS/KPX,Calein,Dextran FD-4包裹在脂质体内,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的发展,也适用于教育领域的革新。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问题链"教学
30 keV的Ar+离子束在1.5×1017ions/cm2的注入剂量下介导外源甘蓝全DNA导入模式植物拟南芥菜,在94株转化当代植株中,有6株表型产生变异.以其中的一株(T-5)作为研究对象,
蜡酯属于生物体内积累的一类氧酯,是由长链脂肪 酸和长链脂肪醇酯化形成的,具有多种生物功能.比如在植物表而抵抗干旱,阻挡紫外线,防止病原侵袭,在鲸体内帮助调节浮力和传播
本文以不同浓度Zn(0、5、10、15、20mg/L)处理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Gmel.)O.Kuntze)9d,分析了Zn对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并用焦锑酸钙沉淀的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了Zn胁迫条件下叶肉细胞内Ca2+水平和分布的动态变化,以揭示水生植物对Zn胁迫的应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Zn明显
动物卵子形成及卵黄发生的研究多集中于鱼类和两栖类,而对其他动物的实验报道则比较少。不同种类的动物,其卵子发生的形态变化过程存在较大差异。关于爬行动物卵子形成的研究,有
根据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给出一种推广误差上界估计判据,并利用该判据进行最优核参数的自动选取.对三种不同意识任务的脑电信号进行多变量自回归模型参数估计,作为意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