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的现代学徒制探索

来源 :当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tis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现代学徒制”先进经验,提出中高职衔接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并重点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从运行管理保障制度、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师资建设、教学管理运行机制、考核方式等方面对中高职衔接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探索的思路。
其他文献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此,必须通过农民职业培训,提升农民人力资本。能力本位教育有助于
创新和健全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制度,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客户信息服务专业对接行业领先企业员工评价与考核标准,改革学生考核评价制度,探索建立“以项目为载
苏北地区是江苏省重要的农业基地,也是江苏省欠发达地区,有大量的农村人口和广袤的农田。传统的农民成人教育与培训体系存在:管理部门多、资源浪费、内容单一、缺乏职业教育、
基于戴士弘教授关于职业院校整体教改的理论,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能力目标培养,积极探索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改革思路。以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能力课程《ASP.NET应用系统
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培养中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企业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是很重要的,对于促进专业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有关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研究提出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相
中职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必须创新办学模式。中职学校“五L”办学模式实践研究主张将“学校、教室、教师、学生、作品”五个学校元素与“企业、车
近年来,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作为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职业学校也面临巨大的压力。为了能够为用人单位提供更多更优秀的技术型人才,各职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