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教学中怯场心理的探究与实践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声乐艺术学科,学习声乐的学生数量也不断不断增加。通过教学实践效果反馈,声乐学生的演唱问题也日渐突出。特别是歌剧新生或登场表演的学生在演唱时普遍存在着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但这其中最多发的是怯场心理问题,这是一个多发性问题,也是易犯难改的问题,本文将从演唱紧张的理论、声乐艺术的教与学等方面来探究怯场心理问题。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紧张与怯场;心理状态研究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4-073-03
  【本文著录格式】王睿.高校声乐教学中怯场心理的探究与实践[J].中国民族博览,2021,07(14):73-75.
  课题项目:吉林师范大学2020年度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师歌剧表演课教学策略与舞台实践研究”(课题编号:41)的研究成果。
  一、不要让怯场绑架你演唱的“心”
  歌唱时的心理,一直是歌唱者最关心的问题。在考试、比赛或演出时许多歌唱者由于对演出场地不熟,对评委之畏惧、或对来宾规格过高等因素使歌唱状态不佳,演唱水平得不到充分发挥,造成歌者处于紧张或怯场的心理。由此诸多因素和心理活动的怯场状态困扰歌唱者。演唱怯场在心里一旦形成,就会使歌者心理加倍紧张,身体僵硬、颤抖、不安、紧张、恐慌、恐惧,特别在演唱上还可能出现音准、节奏、以及在外国歌剧演唱时发音不准等表现的错误。歌唱在紧张怯场的情绪伴随下,使人感觉到歌唱是失败的,直到演出结束,情感都会沉陷在怯场的控制中,使整个身体都会感受到。歌唱意识不以人的意识为控制,自动影响情绪的兴奋,就会出现情绪低落。心率发生改变,呼吸变快,肌肉发抖,头冒虚汗。这对舞台上的歌唱艺术者来说是十分有害的。为此,歌唱者完全失去在演唱中的正确应变的能力,不适应舞台环境。这是歌唱者怯场的心病,紧张的根源。
  (一)歌唱者怯场的心理
  怯场是由演唱者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综合心理变化,涉及到音乐演唱的感知觉,记忆和想象力,作品内涵的理解及情感表达等诸多方面。歌唱者怯场紧张心理,往往不会注意到他的作品演唱的效果,发声方法、气息运用、共鸣腔体、服装得体和台下观众。在舞台上受强烈的灯光照射下,就越发紧张得发抖,嗓子里像不听话似的,高音唱不歌到位,词也偶有忘缺,其结果发挥异常失败。另外也有其它方面的怯场紧张等因素体现。这时演唱者却把歌唱时的心理如何把控忘却,只想到参加比赛就一定能唱好的心里,这是错误的心里。心理学告诉我们:歌唱时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作为声乐运动状态的有声语言,它的歌唱语言受控于人体生理机能,在歌唱时受到发音的生理制约。因此随着呼吸的节律,语言的基本单位,音节的节律,也产生了自然的生理情感制约,心理情感体现出丰富节奏的喜、怒、哀、乐,都伴随着紧张、松弛、急促、缓慢等的节奏变化,这种心理状态必然会影响歌唱者的表演心态。[2]
  (二)演唱时怯场紧张的生理变化
  演唱时怯场情绪发生的生理变化,主要通过人体自主神经系统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颉顽作用导致的。它主要包括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外分泌系统以及脑电,皮肤电反应一系列的变化。一般说交感神经与紧张不快乐的情绪有关,其兴奋时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同时在紧张刺激作用于大脑时,下丘脑产生兴奋,肾上腺髓质释放大量肾上素和甲状腺素,从而大大增加通往血管体内有关部位的血流量,这时演唱者就会出现紧张、心颤、口腔内部的肌肉、腮部和嘴唇部都变得僵硬,脖粗脸红等一些列的不良现象。再从生理,物理现象来说,呼吸与声带作用产生声音,这是原始的基音,而构成唱歌的声音则需要呼吸器官、振动器官、共鸣器官、吐字器官协调平衡的活动状态产生基音、泛音的混合声响来完成。这些都和紧张怯场有着密不可分相关联的生理变化。
  (三)演唱者怯场的现象和特点
  “怯场的心理机制主要由内心的紧张使大脑皮层出现了优势兴奋中心,从而抑制及阻碍了皮层上以往形成的暂時联系的再次接通。”怯场是指在比赛和类似比赛性活动的紧张情境怯场中,其主要体现过分焦虑、恐惧和逃避等心里失常的状态。[2]其特点如:感知能力减弱缺失;原已形成熟悉的作品不能正常展现及发挥;思维迟缓或表演过程中出现中断;出现各种对演出所体现的负面情绪;由情绪失控所导致动作呆板,肢体不协调,音色,音调表现不一的失误、失败等。这种怯场现象不仅在歌唱中出现,在大型体育赛事、重要的考试场合也频有出现。
  二、不要让怯场伤害了演唱的“心”
  无论是学生还是歌唱家,在剧场坐满观众的氛围中进行演唱时都会出现心理问题。作为音乐表演者,“心”不要让眼睛在与观众的交流中所出卖,伤害了你演唱的心,造成心紧张,出现怯场的现象。要学会用眼睛与观众的眼神沟通,做好自我调控的感知和对艺术的美好展现。使心放松,大胆地展示才艺。
  (一)演唱紧张
  演唱紧张的问题,是很多演唱者难以解决的问题。有人很快改掉,有的人需用一辈子的时间要解决的问题。因而在选择新作品登台演唱时,就会遇到紧张与放松的问题。其实只要是唱歌的人都会有怯场时候,即使是歌唱家也不例外。在舞台上独自唱歌就像站在高台上跳水的运动员,唱好了没事,不好就会摔下去了,所以好的心理尤为最重要,要学会控制自己。总之歌唱者要全身心地协调好,保持歌唱者的平衡心理与歌唱的技巧,以及良好的音乐修养,平常心地对待演唱,不要让客观环境的影响造成歌唱时怯场紧张的心。
  (二)心理状态
  演唱时的心理状态对作品的拿捏尤为重要,心理好状态好才能达到歌者最佳状态。老艺术家告诉我们,歌唱没有捷径,只有客观对待,便不会影响心理的反应,因此说歌唱心理活动是以平时训练为基础,是具有现实性的。所谓的“由歌生情”是说当歌唱者受到歌的叙事触动,便会产生内心感情的波动。“歌”是客观现实,“情”是一种心理活动。“心”则是演唱的重要根本所在。心不要乱,心乱则作品乱,作品乱则演出必乱。   (三)学会调节心态
  优秀的歌唱者应富有热情与丰富的情感,还需对作品精心的调控。作品调控得当是演唱的关键,这都需要花心思去想。声乐演唱需要全面的自我控制情绪,还要对身体各部位动作的控制,对音乐作品记忆的控制,对表现方式方法的控制,而且还包含着演唱者本身情绪的控制。在演唱中,人整个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但同时也必须具有强有力的控制力,使歌声不间断,动作不混乱,记忆不中断,表演不出格,情绪不慌乱,演唱才能连惯整体。体现出心与身相连,歌与情相通,心中有歌,情由歌生,唱则不乱而完美。
  三、解救被怯场绑架的“心”
  演唱怯场是心理的问题,歌唱心理是多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有正确歌唱思想观念,要克服歌唱思想上易犯的障碍心理,要用心掌握歌唱技术方法,增加学习的兴趣,多练多唱,全身心地投入作品的角色中,进入角色,掌控歌唱作品想要发展的延续和内涵。培养良好的作品分析习惯,调整好自我对艺术价值的心理,解救紧张的心,全身心地投入歌唱中去。
  要解救被绑架的心,首先要解放自己的心,这是演唱过程中一个复杂的心理。一人独自吟唱和与他人合唱,其感受是截然不同。歌手由于演唱环境的变化,造成演唱效果的非正常化也是常见的现象。这是由于舞台的灯光、观众的目光、甚至媒体的闪光灯等各种外界因素的关系造成一种空间紧张气氛,对演唱心理因素产生了强烈刺激,演唱时会产生一种与众不同的心理反应和感受。这样就须熟悉舞台,掌握舞台,心与舞台相连,修复与舞台之间心的距离,让怯场和紧张的心得以修复,从而心远离紧张。要经常地参加有组织的演出,加强演出锻炼“心”的时长,驱离紧张。所以说演唱紧张的反应是通过人的心理感觉活动表现出来的。要加强紧张心的自我修复,远离怯场,解救被怯场绑架的心。
  歌唱者在比赛时往往是备受关注的,而受到过多的关注也会变成压力,当演唱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信心也同样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例如,一个人在家里演唱,就可能会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唱的也轻松。然而,在舞台上演唱,很多人都在关注,自信心就会减弱变得紧张,歌唱就会变得不轻松导致失败的可能性增大。[1]人一旦失去信心就会对比赛产生畏惧心理,就会过多地想着如果失败该怎么办,精力不能集中,结果导致发挥失常。紧张的心来自舞台,治疗也需要舞台。舞台能使人紧张,使人兴奋,也使人快乐。有不利的一面,就有好的一面,要寻快乐的一面来改变紧张的心里,让歌声带动心里快乐,让音乐感染力对心理进行治疗。做到自我疗法,自我治理,自我修复。同时要多参加舞台实践,紧张的心就会跟之消失,这是修复所在。只有热爱舞台,喜欢舞台,心的紧张感才会逐渐消失,紧张消失,修复便会成功。
  四、教与学要用“心”
  (一)正确处理教与学
  谈到教学,顾名思义既有教有学。谈教学就需要即谈教又谈学。只有教者教得好,学者也学得聪明,教学效果才明显。二者用心歌唱才能有良好的效果。再说歌唱状态,这是歌唱者最关键的问题,也是最常见的问题。在舞台上我们经常看到,歌唱者在演出时、比赛时,由于心理紧张,不在状态,其演唱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这就是教与学用心的问题,其学者和不能领悟作品的内涵等有直接关系。其教者就要求学者要以饱满的心态,以坚韧不拔的学习姿态对待每一次的课,所学的音乐作品要教与学共同用心,认真研究作品的内涵和感情的发展,投入到作品的角色中去。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指导和耐心的教学,做到师生一体充分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想要的表演效果,唱要用心、练要苦心、教要真心才是教与学的合力效果。
  (二)唱要真心,练要苦心
  世上所有动物都有自己的语言,有语言就有歌唱,人和动物一样从出生哭啼的第一声就有了歌唱。要学会语言和歌唱,是长期的事。随着时间的流逝,歌唱艺术的发展和进步,对歌唱的要求也加以分类和完善。要真正地掌握歌唱的精髓,认真地学习,掌握其要领及其方法。演唱要投入感情,感情尤为重要。只有真心地投入感情表演,到剧中人物角色中去,成为叙事中的角色,剧中的人物,顺应剧情的发展,管控好,苦心的练就一定能演好,唱好。社会上有很多人会唱歌,爱唱歌,并唱得很好,这是因为他们喜爱唱歌。有的人说是天赋,有人说条件好,这都是和其平时的练习不可分的,虽不是专业,但也刻苦学习,和模仿原唱演唱的苦练是分不开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习声乐一定要喜欢它,要喜爱它,才有学习动力。学习声乐是件很苦也很快乐的事,这便和是否用心相关联了。学习歌唱是要苦而用心,也就是练习刻苦且要恒心,这就是练习。便能从苦中得到乐,得到苦中带来的乐,也便能剔除心中的那个怯场的心,和紧张的心分开。只有学好,练好,唱好,在舞台上才能表演好。歌唱的教与学是长期的事,一辈子认真要做的事,苦练苦学的事。只有真心地教,苦心的学,舞台上方能放松,才不会紧张。舞台是证明能力展现能力的地方。是所学的展现,是艺术的表现,是教与学的体现,是对观众的表演。这就要把平时所学所练展现给观众,让观众来考核。这就需唱歌要走心,要用心去唱,用情去唱,方能唱好,有苦才有甜。
  (三)教师要诚心,学习要虚心
  歌唱教学,是个好唱难教的事,不像理工学科有定义可依,是需用心去领悟的,是个漫长的过程。在声乐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教师不仅要有分辨问题的能力,还要抓住问题的根本所在。要先纠正小毛病,再到大问题,依次纠正教改。歌唱是全身运动,各器官之间需联系紧密。出现问题时,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多种问题相互交织的。教者应先注重小问题,再到大问题。提出的问题与要求过多,学生就会顾此失彼,不知所措,最终解决不了问题,还容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
  声乐是门看不到听得见的学科,很多专业语言无法使初学者直观的去体验,这就需要声乐教师运用启导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先对声乐感兴趣,利用想像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激发学生喜欢音乐,爱音乐,才能学好音乐。这是教师的导向问题,是教与学的心灵沟通。教是学的一面镜子,只有镜子照的好,影子才好。学习声乐也一样,与老师指导是分不开的。同时对学生要耐心鼓励,上心帮助,师生同心研究,方能教好学好。在音乐教学中,要由浅入深的学习方法,分步骤,分阶段逐步进行教学。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要区别开来,对初学者不易要求过高,否则学生难以做到,容易失去信心,造成不必要的精神紧张。当学生学习新的作品时,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应求速成,等其掌握,比较稳定之时,再增加新的要求。
  (四)正确引导学生
  尊重学生不仅能够使师生之间关系拉近,感情深厚,更重要的是能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加和谐,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的歌唱心理,重视学生对作品选择等多个方面表现。教师平时要多鼓励学生参加表演,提供舞台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可以在舞台上学到更多的表演经验,丰富他们舞台实践的阅历。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失败,只要敢于参加比赛就是好样的,获奖与不获奖都没有关系,只要把自己的真正水平发挥出来就是成功,只是成功的大小不一样而已。有个好结果那就是锦上添花,没有获奖也不要气馁,在此之后再接再厉。作为高校音乐教师不仅自己要多参加歌唱比赛,还要将自己的演唱经验总结,提煉,用于高校声乐教学中。在声乐教学中,那些有丰富舞台实践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上会引导学生从音乐的本身出发,唱出更自然更好听的作品。教师根据学生的声音条件、接受能力,将难度由低到高的设置并且认真去教,做到教学要真心。
  五、结语
  演唱怯场的问题,是个人的问题,也是心理的问题。歌唱要有一颗诚心和真心。要心与身相连,心与歌想通。心在歌中,身在场中,方能不紧张、不怯场。在教与学上要做到教者有心,学者有意,勤学苦练。在未来的舞台表演上方能自信,并且积极主动的调节心态,使自身充满力量,这样就不会让怯场和紧张绑架自己的内心。
  参考文献:
  [1]邢延青.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67.
  [2]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326.
  [3]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5]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王睿(1993-),女,黑龙江绥化,讲师,研究方向为音乐学、歌剧表演研究、声乐演唱与教学。
其他文献
当前,中国已经从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进入了城市社会,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化的重心正逐渐从城市建设转向城市治理。如何实现城市的善治,使城市真正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依托,是城市社会时代的重要议题。以吉登斯关于现代性的思考为出发点,从“解放政治”的角度探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化历程,发现其经历了服务于政治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两种解放政治的城市化逻辑;从“生活政治”的角度展望城市治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应重构人在城市中的主体性,关注人在城市中的生态、身体和自我认同等议题,并经由对话民主走向更好的城市治理。
【摘要】舞蹈作为一种极具肢体语言艺术的形式,已经逐渐融入少儿教育当中,它可以在培育健康的身体姿态、加强少儿身体素质、促进智力发展的同时,锻炼心理素质、提升自信心并培養更好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若想给观众呈现出更好的舞蹈艺术作品,就要求在创造或表演中熟练掌握与运用表情,以此产生极强的感染力,诠释舞蹈内涵。因此,表情教学与训练必不可少。本文则在阐述少儿舞蹈中表情的含义与意义的基础上,阐述当前阶段少儿舞
【摘要】因不同民族历史发展及生存环境不同,苗族传统生育习俗的形成发展有其独特之处。研究主要从研究内容与方法使用两个层面对《黔东南苗族传统生育习俗》进行评介,旨在引起人们对少数民族地区民俗的关注。  【关键词】生育习俗;苗族;田野工作;黔东南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4-058-03  【本文著录格式】周兰芳.田野中的他者:读《黔东南苗族
2020年,中国在战胜农村绝对贫困方面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这不仅是人类反贫困事业的重要突破,而且也对促进世界反贫困理论向前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从西方反贫困理论出发,中国脱贫攻坚重点强调了贫困者的社会属性、强化精准扶贫、重视发挥帮扶者和被帮扶者两个积极性、重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等内容,这进一步完善了西方反贫困的理论;而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出发,做出了原创性贡献,脱贫攻坚重点从中国的贫困特点,即公有制基础上劳动力水平低的贫困属性入手,把产业和就业作为提高劳动力水平的重要途径、把改善贫困群体的生产生活环境
税法行政解释是特定的拥有税法解释权的行政机关基于对税法条文的理解做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解释。中国税法行政解释的越权现象比较严重,“主体缺位”与“解释僭越”困境并存,具体表现为,在高位阶法律、行政法规未明确规定解释主体和解释权限的背景下,担纲税法行政解释的众多低层级行政机关往往以“解释”之名行“立法”之实。为此,需要完善税法行政解释相关立法,并以“交谈合理性”为逻辑进路,将“法律解释”“行政参与”“说明理由”作为税法行政解释三个基本的评估面向,将“司法审查”作为评估机制的最后一道防线,最终从实体和程序两个维
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要义,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步骤。基于TOPSIS熵权法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10—2019年中国省级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为:(1)2010—2019年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整体呈“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东部地区与中西部、东北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2)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四大区域之间和内部,以及各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和细分维度指数均值存在较大差异,每个省份的优势和短板不尽相同。(3
财政基础理论问题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问题,也是影响财政收支和经济社会负担的重要因素。“系统平衡财政观”是在综合分析现有财政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财政基础理论。该理论的内涵包括:财政是经济活动和非经济活动的连接点、财政与金融的协调配合是宏观政策的系统平衡前提、财政与税收的对称是经济系统平衡的基本要求、财政以项目支出执行经济政策的同时反馈经济政策、短期的“财政赤字货币化”受到长期系统平衡的可持续性要求、财政政策本身也应该是一个自适应的动态演化过程。因此,未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应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以收定
近现代中国学者利用得天独厚的关于南洋的汉文史料展开交通史研究,又从“殖民”“迁民”“华侨”等不同概念入手研究华侨史,从而形成了南洋交通史、南洋华侨史两种研究范式,
【摘要】乌兰牧骑成立以来,坚持全心全意为内蒙古自治区人们服务,为维护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创作出了内容丰富的艺术作品,形成了乌兰牧骑精神。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基于当代高校学生的现状,为学生深入解读乌兰牧骑精神,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以及校园活动,引导其在学习与生活中,养成志愿服务精神,积极维护民族团结,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关键词】乌兰牧骑;人才培养;
【摘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种类十分多样,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人们都运用不同的舞蹈展现着自己对大自然、对日常生活的认识。伴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快速发展,新时期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现实价值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使得很多具有宝贵艺术价值的民族民间舞蹈濒临消失。如何对这些濒临消失的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有效的传承是每一位中国公民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