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几点建议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nlong1988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坚定地實施素质,突出创新教育,是关系民族前途的大事。
  一、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夸美纽斯也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对学生来说,过分的情绪压抑、紧张的师生关系、单调的学习过程,都会导致他们自我表现能力和兴趣爱好的降低,甚至发展为害怕上体育课。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创造愉悦的气氛,使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从而树立了自信心。
  二、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是教学动中的主导者,其教学能力左右着课堂心理气氛。教师的讲解生动形象,示范优美正确,口令宏亮清晰,教法灵活独特,教学情境富有创意,即能制造引人入胜的课堂心理气氛。教师对突发事件能迅速作出恰如其分的处理,始终驽驭着教学的进程,体现出很强的教学能力,伴随的必然是积极的体育教学心理气氛。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实践问题,一方面教师要研究大纲、吃透教材的难点、重点,另一方面要向同行学习,多听课、多开课,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改进、不断总结,提高教学水平,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情绪过于热烈会偏离教学的目标,过于紧张会造成过高的焦虑,过于松弛会导致学生的腻厌和乏味。教师一旦进入课堂,就要自我调整,尽力摆脱各种不良情绪的笼罩,进入教学的角色。
  三、课堂中的新型师生关系
  课堂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是起主导作用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课堂里其他的人际关系,影响着课堂心理气氛。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感情深厚、课堂上情感交流、信息反馈畅通,易产生共鸣效应,就能促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因此,体育教师应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活动的个体。在教学中,要摒弃传统教学中的弊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产、习的主人,教师要少讲,多在学生中间参与活动,了解、指导学生的探索活动,经常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交流。如:“想一想好吗?”,“谁想说”等。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此外,教师还要处处表现出关怀、尊重、信任学生的情感,与他们交朋友,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鼓励学生提不同的见解,从而形成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交流。建立这种的师生,有利于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提供创造性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诺贝尔奖得者,法国心理学家贝尔纳指出“创新”是没法教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法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如果留心观察学生课下做的“跳房子”“跑方程”等游戏,就不难发现这些游戏是学生自编的。这充分说明学生有编游戏的能力,有潜在的创新意识。如何把它释放出来呢?创造条件。在教学中提供场地与器材、说明创编的类型,提出锻炼的身体部位等条件,让学生创编自己喜欢的体育游戏。如:给学生2个实心球,创编类型是接力,要求锻炼上下肢,学生就创编出夹球接力、运球接力等游戏。通过创造机会和条件即使学生潜在的能力得到发挥,又唤起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我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可以按照“台阶式”一步一步进行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体育教学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要。
其他文献
由NewsCorp.,LibertyMedia和其它一些公司联营的DTH供应商SkyAmerica公司,1999年底的用户数为951000个。在1999年,Sky公司DTH业务用户增加了340000个。Sky公司的巴西平台Nets
语感即语言感受力。培养语感有利于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发展语言发送和接受能力,是思想感情借助圆满的口语形式进行交流;有利于活跃思考,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听、说训练,特别是说话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对象的多方面的准确的直接感知。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在生动的讲解、范读中培养语感  语文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于语文教师应当以为感情丰富的教师,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
切花月季新品种‘蜜糖’是由‘好莱坞’ב镭射’杂交选育而成。生长势较强,易繁殖;花枝长度70~90cm,粗细均匀;花高心阔瓣大花型,黄白色带微粉,淡香型,内外花瓣颜色均匀。 T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课应建立在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上好综合实践课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特点,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条件  综合实践活动超越学习书本知识的局限,要求学生从生活、社
小学数学学习从根本上讲,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解决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开发孩子的智力,其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寓,然而要完成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学生要喜欢学习数学。在一个时期内,数学的教学忽视了做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只最从施教者的角度来进行数学学科的教学,造成了孩子们对学习的热爱的丧失,出现了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的现象。通过深入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其实学生们并不是不喜欢数学知识,而是不喜欢那些复杂难懂、
关于作文教学在《语文新课程标准》有这样的说明:“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课标中的要求可以看出,做为教师在作文教学当中,要善于引导好学生进行写作,这样,平时的训练就显得更加的重要。而做为一名农村语文教师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发现,由于农村学生受其生活水平和经济基础因素的影响,见识较少、阅历浅,在写作时,没什么可写,所以产生了怕写作
由于受到办学成本相对较低、专业程度要求不高等因素的驱使,文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有随意性与盲目性的趋势。文科教育的专业属性不高、专业职业不对口,一直为
[摘 要]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因此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多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引导学生自己来析疑、解疑。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创新意识 设情境  一、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现代创造理论表明,创造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它的获得不是靠传授或是
[摘 要]我在教学中常常思索: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从多年的教学生涯,认为除做好课前预习、激发学生兴趣外、还应精选课堂练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实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很多,但不管是哪些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课前准备充分 激发学生兴趣 精讲精选课堂练习  从事数学教
针对目前模拟微波光子信号在长距离传输中相位不稳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载波矢量和原理的相位检测技术。文中对该技术的基本检测原理进行了详细推导;实验上以1GHz的射频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