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制造”来了 中科院验证微重力制造技术

来源 :创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tha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科研人員在瑞士利用欧洲失重飞机成功完成了国际首次微重力环境下陶瓷材料立体光刻成形技术试验和我国首次金属材料微重力环境下铸造技术试验。试验验证了多项微重力环境下高精度制造前沿技术和新型材料,获得多件完好的陶瓷和金属制造样品及丰富的实验数据。
  微重力环境下粉末材料难以在制造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国际上普遍采用丝状材料作为太空制造的主要材料形态,但该种方式的一次成型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较低,实际应用潜力受限。中科院太空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空间应用中心)自主研发了类固态陶瓷膏体材料,这是一种可在失重环境中约束精细粉末的新材料形态,具有适应多种微重力条件的流变特性。使用该材料可有效保证制造过程中材料形态的稳定,为微重力环境下粉末材料的高精度成型提供了新技术途径,有望在未来实现半导体、光学部件、MEMS(微机电系统)等产品在太空探索任务中的原位快速制造,也为月尘月壤等月球资源的就位利用提供了新技术途径,是对太空制造领域具有深远影响的亮点性研究成果。
  中科院太空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国际上第一个以先进太空制造技术为研究主题的实验室,继2016年牵头开展我国首次“太空3D打印”技术实验后,历经两年多的研究和准备,自主研发了本次任务所用的纳米级类固态陶瓷膏体材料、3D打印陶瓷耐高温模具以及两套试验装备,为我国空间站、在轨服务及深空探索等任务中实现多种材料的高精度制造奠定了必要技术基础。(人民网)
其他文献
<正>"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是高中教材中经典内容之一,富有浓厚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文化,复数概念的发展具有丰厚的历史背景.由于不少教师对"问题情境的创设、数学活动的设计
目的对微生物检验标本之所以出现不合格现象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并以此来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策略。方法在本院检验科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这段时间内的微生物检验标本当
4月25日,第十一届中国发明家论坛暨中国发明协会七届二次理事(扩大)会在北京顺利举行。此次大会由中国发明协会、科技日报社、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中国知识产权报社主
随着全球创客运动的兴起,STEM教育在全球普及推广,STEM的创客教育模式备受关注。创新与创造,作为21世纪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对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学校将STEM教育作为一种教学
教学实践中,笔者认识到:小学高年级学生有着强烈的自身特征,所以语文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实际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一、构建生
兰州石化公司积极响应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倡议,始终固绕“打造一流的琮合性炼化生产企业”目标,持续提质增效、担当社会责任、推进企业
基于常规气象观测站和宁波市自动气象站资料,结合宁波凉帽山风塔和雷达探测数据,对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柴楼村2017年4月5日和2018年2月28日2次致灾南大风过程进行研究。研究
“当我能够为将这些知识传递到我的村庄贡献力量时,我的内心第一次有了一种作为未来科学家的使命感。”  北京时间5月26日,哈佛大学2016年毕业典礼上,来自中国的学生何江,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之一登上毕业典礼演讲台,讲述中国故事。而这相当于哈佛大学给予毕业生的最高荣誉,何江成为第一位享此殊荣的中国大陆学生,与他同台演讲的,还有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从“郭奖”得主到哈佛毕业典礼演讲人  七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