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客家文化元素的特色课堂的探究与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shaoqia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博白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精神和文化。文化不是一个人的文化,也不是一个群体的文化,文化是共享的。如何将客家文化元素引入课堂教学领域,也是教师应该积极探讨的课题。客家精神的内涵核心在于团结和奋进。在小学教学中,巧妙借助本地客家富有特色文化元素,以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创建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首先分析了客家文化元素的内容,探讨了创建富有客家文化元素特色课堂的必要性,并且针对性地创设富有客家文化元素特色课堂的措施。
  【关键词】客家文化元素 ;小学特色课堂;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169-01
  前言
  作为现代教育的实施者,教师应该不断丰富学校课程方案,通过创设富有客家文化元素的特色课堂为学生提供较多的课程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通过富有客家文化元素的特色课堂,让学生不受时空限制而受用多样的优质特色课程资源。
  一、客家文化的特色及设计元素内容分析
  客家民系是中原南迁汉民的特别群体,客家民系的本质特征是中原情结,具体表现为带着中原祖居地的郡望堂号。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形成历史悠久人数众多。博白作为世界客家第一大县,具有客家血缘的人口数达140万,客家话为全县的通行语言。客家文化的精神文化表现在对异族文化的博采和涵化上。客家先民自身团结,这在客家迁徙史和客家文化的诸方面都有很具体的表现。正是这种向心力使他们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灿烂的文明带到南方播衍而不被迁徙地的土著同化。客家先民的南迁是中原的汉人与迁徙地土著长期斗争而又走向团结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共同体。
  客家文化设计元素在校园文化中的运用并不多见。博白客家具有丰富文化资源:距今1100多年香烟弥漫的宴石寺、有纪念西晋年间多才多艺的中国歌舞鼻祖——绿珠的绿珠祠、大平坡水楼、卧龙岗陈氏客家围屋、顿谷金圭堂民居、客家山歌、采茶歌舞、麒麟歌舞、乡傩歌舞、喃嘟乐、木偶戏、杂技艺术、客家饮食、客家工艺、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王力故居等。
  在服饰文化元素方面,客家的服饰文化朴素实用宽敞,服饰文化元素以客家服饰流行的蓝、黑、白为主的色调,淳朴自然。
  二、 创建富有客家文化元素特色课堂的必要性
  1.创建富有客家文化元素特色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客家品质。
  客家文化源于中原文化,不仅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主流特征,还吸收了南方各地少数民族文化精华。客家文化设计元素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和应用,能够有效地普及客家文化的设计理念,向小学生传承客家文化的吃苦耐劳品质。培养小学生吃苦耐劳,淳朴的个性品质。让小学生在客家文化的氛围中,通过富有客家文化元素的课堂锻炼小学生团结的品质。
  2.创建富有客家文化元素特色课堂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和设计思维。
  客家文化作为少数民族文化,在文化元素方面,如客家山歌、采茶歌舞、麒麟歌舞、乡傩歌舞、喃嘟乐、木偶戏,丰富的客家文化元素能够丰富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小学生思维意识的多元化发展。
  3.创建富有客家文化元素特色课堂有利于传统文化文化传承。
  当今时代处于信息膨胀的时代,在广泛接受外界信息和文化观念的时候,中华民族自身的优秀文化特色正在慢慢地丢失。客家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在我国的教育中实现传承和弘扬。
  三、 创设富有客家文化元素特色课堂的措施
  1.讓学生成为创设富有客家文化元素课堂的主体和创设者。
  学校和教师应该让小学生成为富有客家文化元素特色课堂的创设者和参与者,给予学生更多参与富有客家文化课堂的平台和机会。让小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客家文化元素,树立小学生正确的文化意识。让小学生在自己动手创设富有客家文化的课堂过程当中,促进客家文化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客家文化,自己组织一些富有客家文化元素的课堂,提高小学生自主积极学习的积极性。
  2.营造富有客家文化元素的课堂环境。
  教师可以在创设富有客家文化元素的课堂环境中充分利用客家文化的特色元素。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广东客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成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统文化元素为新时期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新载体。学校和教师应该为实现学生的快乐成长和个性特长发展,创设富有客家文化元素的课程实施环境与氛围。
  如果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可以把客家特色课堂的教室搭建成具有客家文化元素的特色建筑城,比方说,学校可以搭建一些极具客家文化元素的庭院、宿舍、校史馆等,让学生中潜移默化的氛围中感受客家文化。教师里的花草植物的选择,也可以融入客家文化元素中的以谐音、寓意、借喻、双关等手法,给富有客家文化元素的特色教室赋予不同的内涵和意义。如牡丹象征富贵,佛手象征吉祥等等。富有客家文化元素的课堂环境题材可以全部来源于客家先民最为日常的生活中,让小学生在富有客家文化的环境中,感受客家祖辈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美好愿望。
  3.积极创设富有客家文化元素的实践课堂。
  学校和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具备客家文化的主题特色课程,比如说,小学教师可以组织中小学生,参与一些综合实践活动,例如参观客家居民生活地,展开草龙制作、采茶歌舞、麒麟歌舞、乡傩歌舞、喃嘟乐、木偶戏、芒编、博白蕹菜、白切鸭、落水包等具有客家文化教育主题的特色课堂。
  4.提升教师创设富有客家文化元素的特色课程意识。
  特色课堂的研究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教师应该加深对课程理论的认知,积极参与富有客家文化元素的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把课题组自身的学习与建设放在首位。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富有客家文化元素的特色课程建设的丰富内涵,才能够更好地展开特色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彭绍雯. 静态影像媒介对儿童线条表达的影响 ——以10岁儿童的客家文化传承教学为例[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3).
  [2]兰新. 客家童谣、山歌融入当地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 北方音乐, 2012(10):140-141.
  [3]张秀珍. 开发山区民俗资源,丰富美术课堂教学——闽西客家旅游民俗资源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探索[J]. 考试周刊, 2016(91):173-174.
其他文献
【摘 要】面对聋校小学生入学时识字量匮乏的困境,教师开拓教学思路,将微课引入小学低年段语文识字教学中。把词语生活化、词语联想、手语等融入微课,拓宽识字教学的外延,随时随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交流能力。  【关键词】微课;语文;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05-0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教育领域中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应用题则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近年来随着义务阶段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同时自主探索的新型教学理念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也逐渐得到渗透,这就需要一线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必要改进以适应改革潮流并助力学生成长。基于此,本文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详细探讨了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为学生自主探索创造条件的具体策略。 
【摘 要】高中化学是高中阶段课程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该课程本身具有抽象性与微观性的特征,这是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难点。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高中化学知识,提高教学活动的学习效率,成为现代教学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教学话题。本文从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优化和提高,同时也为那些关心这一课题的人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总结了小波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应用领域,重点介绍了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地震数据消噪处理中被广泛应用。最后提出小波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
【摘 要】初中階段是培养和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农村英语教师应该有一个足够的重视,用心去浇灌祖国的花朵,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培养祖国的栋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和效率,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水平,加强对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在英语创新教学中不断发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新时代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有效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23-01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的精神营养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其意义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摘 要】作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进  程的不断加快,解决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小学作文;兴趣培养;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
【摘 要】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已不适应培养现如今国家所需的英语人才。为保障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相适应,使学生个体的学习过程另辟蹊径,就必须考虑其自身认知风格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选择课堂教学策略时,应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根据认知风格的特点,揭示其对英语课堂教学策略选择的影响,进一步帮助自身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认识风格学习者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摘 要】目前,阅读教学是众多学校的一种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处于低年级的学生如何去领悟中段阅读过程中所带来的情感,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本文以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关教学改进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