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lzh_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进
  程的不断加快,解决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小学作文;兴趣培养;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219-02
  一、教师要培养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的习惯和能力
  鲁迅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需观察,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犹如雕塑大师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让学生写最喜爱的水果时,我让学生对水果进行看看、闻闻、尝尝等活动。写自然物时,就带学生出校门,与自然界进行亲密地接触。写社会现象时,让学生用细心的眼光观看,用发现的角度学会思考。比如让学生写《我是环保小卫士》一文时,就可以让学生首先了解什么是环保?环保有哪些重要性?环保可以怎样做?我怎样为环保出一份力?然后,让学生成立环保小组,如有的是收集废旧电池小组,有的是保护绿化小组,有的是节约水源小组,有的是减少噪音污染小组。学生首先是从我做起,以自己促他人,然后,出谋划策动员家人及周围的邻居甚至小区的居民和学校的校友,一起来支持这项活动,参与这项活动。最后,在大家持之以恒的努力下,环保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也是学生事后所津津乐道的。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爱因斯坦说过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因素就是学习兴趣,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执着的追求、勤奋的探索。常言道:“情动于中而行于外。”认知的催化剂、思维的翅膀是情感,作文一定不能无病呻吟,要有感而发。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时找“动情点”,要善于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细心地去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要尝试生活的酸甜苦辣,要反思学习中的成败得失,一起回味经历过的美好时光。一定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只有在热情似火、激情荡漾、涌动真情的融情状态下,才会焕发出忘我的探索精神,才能实现理性的升华和知识的超越。因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真情实感,才能有生活气息,也才可以避免抄袭、假话和写空话的弊端。如开展班队活动、小实验、现场表演、实物演示等各种活动游戏,在这样的特定情境中,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亲身体验,亲自在欢乐的气氛中动口、动手、操作、思考,再把自己的亲身体会写出来,写作的乐趣便能在实践中尝试到。
  三、联系生活,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素材
  课改之后,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素质教育,鼓励对学生进行课堂之外的品质品德、发现生活情趣等素养的培养,而作文素材正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和累积。因此,作文教学也应一改以往死板、呆板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进行多样的活动如乐器学习、体育比赛、电影赏析甚至是给父母准备礼物一类可以引发学生感悟的实践活动。
  有一些课外活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朗诵会、辩论赛等等。学生准备文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阅读和写作的过程。而反馈的方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日记是其中的一种。日记与应试作文相比,形式和内容上都更为自由,学生表达起来不受拘束。这样可以改变学生对写作的恐惧,主动分享自己的生活,从而提高写作水平。日记也不一定由教师修改,可以让学生们相互交换日记分享生活,甚至可以设立私密日记,学生可以尽量地在其中记录自己的生活。
  四、在群书博览中汲取写作营养
  诗人孙洙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作家池莉说:“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学生怕作文的另一个原因是感觉自己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因此,素材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没有素材,再好的作家也难以写出好文章。
  首先要增加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阅读不仅可以开拓视野,增长智慧,陶冶情操,还可以潜移默化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以及作者的观察、思维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所提倡阅读的课外书,先要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进而是读名著,循序渐进,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其次,教师要交给学生积累的方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例如,可以鼓励中年级学生做读书卡片,摘抄好词佳句;高年级学生写读后感,交流读书心得。一定要求学生分类记住几个典型素材。素材的积累,老师只能给出方向,要让学生自己去找。所以积累的材料要注意典型、准确、记牢,要强调用脑记,要背,不能光靠笔记本。在这样广泛阅读和丰富积累的基础上,学生写作文就容易多了。
  五、完善作文评价修改体系
  语文作文教学同其他环节的教学不同,其教学的有效性评价标准并不一致,因而实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要求能更明确作文评价制度,从而使小学生能够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能够在作文教学活动中更加积极向上。如教师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制定了互评的评价系统,即学生的作文在经过教师的评价后,再抽取部分作文匿名由全班展开评价,这种互评的评价系统能够明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目标,让学生能够有目的性地展开作文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完善作文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后期的完善修改工作,來实现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如教师让学生在课后时间展开作文素材的收集,并形成读书报告,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将此当作学生的一个作文成绩评价标准,由此奖励学生主观展开作文写作的积累应用,也提升作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总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是保证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最直接的表现,当评价的总体分数较高时,教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率也就较高。
  六、结束语
  总之,对于小学作文教学,我们语文教师只要付出诸多努力,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寻求有效教学方法,不断地充实自己,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通过各种渠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就能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适应新课改的浪潮,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能达到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乃君.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2]李新农.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
  [3]王天马.小学高年级活动作文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和主要内容,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以读促思、以思促写、以写促思、以思促读,读写一体化是教学中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学习策略。既能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人文素养,也能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从单元主题写作,自主多元写作,整合读写资源等三个方面阐述自己是如何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实现“读写一体化”的教学的。  【关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职院校作为我国优秀人力资源的输出环节对于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提升国家旅游业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贡献。本文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国家的现实需求,详细分析中职旅游专业实践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措施和方法,希望本文的写作和研究能够对我国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性作用。  【关键词】中职;旅游实践课
【摘 要】面对聋校小学生入学时识字量匮乏的困境,教师开拓教学思路,将微课引入小学低年段语文识字教学中。把词语生活化、词语联想、手语等融入微课,拓宽识字教学的外延,随时随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交流能力。  【关键词】微课;语文;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05-0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教育领域中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应用题则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近年来随着义务阶段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同时自主探索的新型教学理念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也逐渐得到渗透,这就需要一线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必要改进以适应改革潮流并助力学生成长。基于此,本文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详细探讨了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为学生自主探索创造条件的具体策略。 
【摘 要】高中化学是高中阶段课程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该课程本身具有抽象性与微观性的特征,这是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难点。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高中化学知识,提高教学活动的学习效率,成为现代教学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教学话题。本文从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优化和提高,同时也为那些关心这一课题的人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总结了小波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应用领域,重点介绍了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地震数据消噪处理中被广泛应用。最后提出小波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
【摘 要】初中階段是培养和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农村英语教师应该有一个足够的重视,用心去浇灌祖国的花朵,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培养祖国的栋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和效率,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水平,加强对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在英语创新教学中不断发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新时代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有效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23-01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的精神营养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其意义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