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导入,发展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微探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cu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来说,在课堂中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在正式的课程之前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是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其数学学习有效性的关键。本文将利用设置悬念、联系生活、演示实验三种方法进行小学数学的有效导入,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完善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导入;思维能力
  学生数学学习有效性的提高,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只要学生具有了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那么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来说就会轻松很多。有效的导入就像一块“磁石”会将学生分散的思维聚拢起来进行,吸引着学生的思维顺着指引的方向发展。
  一、设置悬念,调动内驱
  学生学习最大的阻力就是自己的内心,因此只要激发并调动学生的内驱,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便简单了很多。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设置悬念就是非常适合学生的一种方法。
  例如,笔者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这一单元时,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在教学之前利用问题为学生先设置下悬念,以引起学生想要学习数学的愿望,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会设置下问题:“小红坐在讲桌下面,小兰想要挨着小红坐,请问小兰可以坐在哪里?”由于是贴近自己身边的例子,这会调动学生强大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内驱。经过思考,很多同学都有不一致的答案,有在前面的、后面的、左面的还有在右面的,整理学生的答案分别为“前、后、左、右,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第一个主要内容——位置。”那么经过对位置的了解后,接着设置问题:“小兰不仅想挨着小红还要小红在她的前面,请问小兰现在在哪里?”学生开始进行思考发现:小红在小兰前面就是小兰在小红的后面,紧挨着就是小红的后一个位置。从而利用数学问题的设置,帮助学生轻松的发展了数学空间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通过对问题的抛出来吸引学生自发的向着正确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从而在一次次的训练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个人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得到了很好的养成。
  二、联系生活,感悟价值
  所有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并且终将回归于生活的应用中去,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觉得知识的学习没有什么实际应用,为什么要学习呢?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会多带领学生感悟生活,将知识赋予到真实的生活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例如,笔者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类”这一节时,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笔者会在学生刚刚接触到数学学习的时候就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学习在生活中强烈的应用。在“分类”教学这部分,笔者会在课前制作好一个关于整理房间的PPT,先让学生观看第一张家里特别凌乱的图片,再询问学生看到这幅图片有什么想法,学生最直观的想法就是要整理房间。此时笔者会将学生均匀分成5组,给出学生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分别讨论将如何整理这个房间,说出思路和整理依据。10分钟后询问学生的答案并将其整理在黑板上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将衣服叠放在一起,鞋类放在一起,玩具、用具分别整理好放在固定的位置。再询问学生的整理思路,很多学生的答案都是从分类上出发,将同一类的物品摆放在一起。此时告诉学生他们现在做的事情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分类”,如何帮爸爸妈妈将家里整理的更干净、更美观呢,这节课我们将开始学习一些巧妙分类整理的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感受到知识运用和学习的好处,从而在刚刚接触学习的时候就培养起自身想要自主好好学习的欲望,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发展个人核心素养。
  三、演示实验,猜想规律
  学生知识的获得如果紧靠教师的口口相传,学生记忆的程度只能达到15%,但是结合实践后学生的记忆率可以达到50%以上。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演示实验,从而让其猜想规律再自主进行探究得到结论,这对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来说是有效途径之一。
  例如,笔者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时、分、秒”这一节时,在课后笔者会先自己制作一个时钟,并准备一个真实的时钟,在课上将这两个进行结合为学生分别演示时、分,秒是如何进行走动和转化的。首先,笔者会让学生观察真实的时钟一个大格有几个小格,经过观察学生发现是5个,再带领学生复习哪一个是时针、分针、秒针,经过复习学生能够準确认出最长的是秒针、较长的是时针、最短的是秒针。此时再让学生仔细观察,分针走过一个小格秒针走了几个小格,观察后发现时针走过一个小格秒针走过60个并得到结论1min=60s。对于时和分的转化来说让学生观察要用很长的时间,此时笔者会先让学生进行猜想分、时之间的关系,再手动拨动分针让学生认真观察,来验证自己猜想的规律是否正确。经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发现:时针走过一个小格,分针走过60个并得到1h=60min,再带领学生用自己做的时钟验证是否1min=60s、1h=60min。利用实验来培养学生自觉进行猜想的习惯,这是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关键一步。
  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大都喜欢进行动手实践。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演示实验,这会引起学生头脑中对知识学习的好奇心,从而引起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一步步完善自身能力,培养数学思维来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自己能力提升的关键期,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积极结合教材、学生、以及学习环境、资源的特点来进行有效导入,从而帮助学生增进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从而完善自身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谢国军,韩彦昌.导入在数学教学中的魅力[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1999(01):132-137.
  [2]李积莲.小学数学新课导入撷谈[J].青海教育,2013(Z1):57-57.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作文教學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笔者认为,采用体验法作文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克服作文教学中的积弊。即通过树立正确的习作理念,丰富体验训练形式,实施动态的体验式教学和建立反馈和评价机制,激发写作热情,强化写作技能,提高体验式教学的效果,进而有效提高高中作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作文;体验法教学;自主写作;评价机制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得分点。在高考制度的影
【摘要】名著阅读是部编教材的着力引导的其中一部分内容,而阅读也是语文教与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编写的意图和名著本身的艺术特色,设计有效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以阅读滋养生命,以阅读促进成长。  【关键词】名著阅读;活动设计;反思  一、名著阅读的重要性  1.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第四学段(7-9年级),学会指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发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
【摘要】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关注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导致学生只学不问,只听不想,学生的提问意识十分淡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是学习过程中学到的技巧,而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则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探索能力的发展。本文将从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学生提问现状以及如何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这两方面,结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20
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今天作某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所以,作文就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生活实践的积累、情感体验的积累和语言的统一。故此,笔者在教学研究工作,引导学生从生活上积累素材,以生活素材引发情感体验,以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将字、词、句灵活运用于一段话、一篇文章中。  “体验积累式”作文教学,目的是解决“怕作文”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指
摘要:通过分析正果镇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属性等自然条件,结合荔枝的生长、结果等对环境的要求及当前正果镇的生产现状,提出正果镇的荔枝生产前景及参考方案。  关键词:荔枝;栽培;销售  一、正果镇的自然环境  正果镇位于广州市增城区东北16公里,东北与龙门县交界,西接小楼、派潭镇,南邻增江街,东南依博罗县罗浮山麓,总面积236.4平方公里。目前,全镇总人口5万多。镇辖31条行政村(含388个经
新的课标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这就决定着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指向:适应并促进学生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学生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影响学生个体发展的因素很多。身为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细心的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内心情感,读懂他们的发展需求,真正做课堂上的“轻负高效”。由于学生最具发展潜能,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启迪他们智慧、完善他们
本报综合消息 为进一步贯彻新课程标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1月9日上午,茂名市教育局组织的“好心杯”茂名市首届小学生数学口算素养展示活动圆满结束,获得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此次活动由茂名市双山小学陈桂梅老师主持,出席本次活动的有茂名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盘泽南老师、来自各地区教研室的教研
【摘要】随着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教育被纳入了现代教育体系当中重要的位置,而学生是否能够很好地接受品德教育取决于教师。因此,为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当提升思想品德教师的综合素养。本文主要分析了提升思想品德教师综合素养的必要性,从教育态度、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创新等四个方面探究了提升思想品德教师综合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师;综
【摘要】初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美的鉴赏能力。目前,特别是农村学校,古诗词教学方式依然存在以讲解为主强调字词和翻译的老套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达不到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情操目的的。针对这一点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背景了解法、丰富想象法、绘图描述法等级几个方法来进行教学,以此达到优化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鉴赏能力 
本报综合消息 2月16-17日,2019春季“北大培文大亚湾学校杯”围棋段级位赛在北大培文大亚湾学校圆满举办。本次大赛由广东省围棋协会主办,惠州市围棋协会承办,北大培文大亚湾学校、深圳市如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惠阳区体育局体育科主任郑梦龙,惠州市淡水教育局指导中心主任黄木燊,广东省围棋育苗工程理事会副理事长、惠州市围棋协会名誉会长熊伦,北大培文大亚湾实验学校校长彭涛,深圳如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