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子苷元调控CTRP6对七氟烷麻醉后大鼠炎症反应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来源 :中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entOfJXU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牛蒡子苷元对七氟烷麻醉后大鼠炎症反应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七氟烷组及牛蒡子苷元低(5 mg·kg-1)、中(10 mg.kg-1)、高(20 mg·kg-1)剂量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6%七氟烷麻醉.牛蒡子苷元各剂量组大鼠在麻醉前腹腔注射200 μL牛蒡子苷元溶液,对照组和七氟烷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干预48 h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 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改变;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deoxynucleotidy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TUNEL)分析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C1q/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protein 6,CTRP6)、蛋白激酶 B(protein kinase B,Akt)、p-Akt、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p-NF-κB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七氟烷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穿台指数及CTRP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1L-6、IL-1β、TNF-α的含量及p-Akt/Akt和p-NF-κB/NF-κB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海马CA1区病理损伤显著,神经元凋亡指数显著升高(P<0.05);与七氟烷组比较,牛蒡子苷元各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穿台指数及CTRP6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血清IL-6、IL-1β、TNF-α的含量及p-Akt/Akt和p-NF-κB/NF-κB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海马CA1区病理损伤明显改善,神经元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牛蒡子苷元能明显改善七氟烷麻醉诱发的大鼠神经性炎症反应和认知功能障碍,其作用可能与调控CTRP6/Akt/NF-κB信号通路相关.
其他文献
中医药在改善机体免疫状态方面优势显著,是治疗和辅助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措施.中医药可通过促进相关免疫抑制因子及代谢酶的表达,调节免疫细胞及免疫因子,传递抗原信号、促进抗原识别,调节协同抑制/刺激分子等机制干预食管癌免疫逃逸.中医药干预食管癌免疫逃逸作用机制复杂,多数研究仍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如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对潜在机制认识不足,实验研究证据性不足;多数基础研究集中于单体和某种活性成分方面,缺乏对复方的研究;未明确发挥作用的具体中药成分;现有作用机制研究缺少全面、系统的评判标准;有待加强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
中药活性成分及其复方可通过调节大脑胰岛素信号通路影响下游信号传导、抑制磷酸化Tau蛋白(phosphorylated Tau protein,Tau)及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沉积、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元再生与突触可塑性、改善大脑葡萄糖代谢、减缓氧化应激等有效防治代谢性疾病认知障碍.同时,通过抑制代谢性疾病诱导的中枢神经炎症及内质网应激,间接调节脑胰岛素信号通路,以恢复代谢性疾病患者大脑的学习记忆与认知功能.中药与脑胰岛素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多靶点、多
miroRNA通过调控基因表达水平影响信号通路,在软骨细胞发育和软骨内稳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医药防治骨关节炎的潜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软骨细胞衰老相关microRNA有关.补益肾气、活血化瘀类中药可通过调控miR-140、miR-146a、miR-155等软骨细胞衰老相关microRNA及其下游相关靶基因的表达,抑制软骨细胞衰老及炎症的发生,防治骨关节炎.针灸对于骨关节炎软骨细胞衰老的治疗作用亦被证实.但目前中医药防治骨关节炎的分子作用机制尚未阐明,microRNA和软骨细胞衰老之间的具体关系尚未明确,推
颜正华教授临证善于治疗胃痛,根据9种不同证型拟出9种不同治法.其中疏肝和胃法重在肝胃同调,是颜教授临证应用时贯彻始终的治法,适用于肝气犯胃证.温阳止痛法适用于脾胃阳虚兼伴疲乏无力.祛湿化痰法适用于痰湿渐生,阻滞脾胃气机之证.养阴和胃法适用于胃病中后期的胃热津亏证.活血治胃法适用于胃痛病久,出现瘀血阻滞之证.此外另有四法常用作相兼使用的辅助治法,其中升提气机法适用于脾气不升证,消食和胃法适用于食积肠胃、脾虚不运证.通腑和胃法多用于阴虚津亏证伴便秘.降逆和胃法适用于胃失通降证.
“辨构论治”理论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洞悉机械性颈肩腰腿痛的发病机制,找到损伤结构、失衡结构及失衡原因,并予以对标、对本、对因治疗的一种诊疗模式,包括辨构诊断和调衡治疗两方面.辨构诊断即从病之标、本、因找到疾病的损伤结构、失衡结构、失衡原因.调衡治疗即针对病之标、本、因予以针对性治疗.鹅足滑囊炎的损伤结构与失衡结构相比,治疗损伤结构是标,而治疗失衡结构是本.鹅足滑囊炎的失衡结构与失衡原因相比,失衡结构是标,而失衡原因是本.在临床实践中,应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治病求因”的中医治疗原则.在辨证论治的基础
目的:探究锁阳乙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cynomorium songaricum,ECS)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8周龄野生型C57BL/6小鼠为对照组,8周龄5xFAD转基因小鼠16只,分为模型组和ECS组,每组8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ECS组小鼠灌胃47 mg.kg-1ECS溶液,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灌胃等量去离子水,每天1次,连续84 d.采用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与时间节点关系甚密,应抓住惊蛰、大暑两个关键节点,并应之与时.于惊蛰时分,疏风达肝,加柴胡疏风调肝,佐以少量羌活、紫苏、白芷、防风等风药,既针对其症,又可引药入经、以应其时.大暑之时,调气化湿,此时多取香薷、佩兰、广藿香等解暑化湿、调畅气机.抓住关键节点,及时调整治法,既可救弊于萌芽,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又可增强治疗效果,减少复发,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有裨益.
目的:研究三七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功效,为三七化妆品原料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实验及羟自由基清除活性实验检测三七根、茎、叶、花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依据自由基清除率计算半抑制浓度(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50,IC50).采用H2O2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foreskin fibroblasts,HFF-1)氧化损伤模型,以50 mg·L-1的三七根、茎、叶、花提取物分别作用HFF-1细胞,培养24 h后观察细
目的:探讨八宝丹(babao dan,BBD)体外抑制淋巴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淋巴内皮细胞(human 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s,HLECs)分为不同浓度的 BBD 组,即0 g·L-1 BBD 组、0.25 g·L-1 BBD 组、0.5 g·L-1 BBD 组及0.75 g·L-1 BBD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Hoechs33258染色实验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细胞划痕实验考察细胞损伤修复能力;Transwell实验考察细胞的迁移能力;管腔形成实验分析细胞淋巴
目的:利用贝叶斯网络技术分析重症肺炎中医证候规律,为重症肺炎证候标准化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首先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重症医学科247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信息,然后利用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技术建立证候间的贝叶斯网络概率模型,最后结合专家经验,提取重症肺炎的常见证型.结果:提取的证候要素包括风热、痰热、痰湿、气虚、阴虚、阳虚6个病性证素和肺、脾、肾3个病位证素.在此基础上提取6个常见证型,分别为风热犯肺证、痰湿阻肺证、痰热蕴肺证、痰湿阻肺兼肺脾气虚证、痰热蕴肺兼气阴两虚证、邪陷正脱证.结论:贝叶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