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汽车产业战略发展论坛召开

来源 :汽车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t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召开了首届中国汽车产业战略发展论坛,希望通过发挥协会战略发展平台的作用,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而努力。
  2021年6月26日,首届中国汽车产业战略发展论坛在江苏南京顺利召开。
  当前,汽车行业正在积极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在风起云涌的产业变革中,中国汽车工业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中国汽车产业如何才能抓住机遇,是值得每个汽车人深思的问题。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召开了首届中国汽车产业战略发展论坛,希望通过行业内外深度的交流与对话,碰撞出智慧火花,凝聚大家的力量和智慧,对产业发展的未来战略方向进行识别,凝聚共识,助力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主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参加了此次论坛,并介绍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报告(2021)》的有关情况。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还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副主任刘明;同时,来自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研等行业机构和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一汽集团、重庆长安汽车等行业企业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伊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致辞,代表主办方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并介绍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报告(2021)》情况。随后论坛嘉宾进行了主题演讲,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重要观点向与会代表进行了分享。
  在各嘉宾的主题演讲结束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对协会所开展的《中国汽车品牌发展研究》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了分享,随后邀请与会代表对中国汽车产业战略发展平台和“双碳目标”下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等专题进行了座谈讨论。
  与会代表积极发言,来自北斗星通、上汽集团、北汽福田、字节跳动等企业的代表感谢协会为行业交流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并对相关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最后论坛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做了总结。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落下了帷幕。
  经过一天的会议,与会代表对行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进一步凝聚行业共识,并对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希望充分發挥协会战略发展平台的作用,共同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而努力。
其他文献
由于环境条件限制,某些采用Ackermann转向的智能轮式车辆仅能获取局部地图和定位信息,给路径规划造成了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中提出了一种融合TangentBug和Dubins曲线的局部路径规划算法。首先通过采样的方法构建了规划参考点集合,然后以Dubins曲线作为规划路径,旨在满足车辆最小转向半径的运动约束和目标点处的航向要求,并加入了沿规划路径的碰撞检测和考虑定位误差的状态转换规则。最后通过实车实验证明:本文算法能使车辆按规定位姿到达目标点,并可保证规划路径的安全性和实时性;本文算法可有效避免定位
为了进一步挖掘插电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节油潜力,借助智能网联环境提供的通勤车辆历史运行数据,提出了一种PHEV实时优化能量管理策略。该策略由离线与在线2个部分组成。离线部分对通勤车辆历史运行车速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能够反映该通勤路线特征的循环工况曲线,进而采用Pontryagin最小值原理(PMP)算法构建PHEV燃油经济性最优控制问题,其中协态变量的求解采用打靶法实现以得到该特征工况下的PHEV燃油经济性全局最优。在线部分结合离线特征工况下的协态变量优化结果,针对PHEV实际运行工况进行协态变
缸内混合气分布不均匀、燃烧温度高等原因,直喷氢内燃机的氮氧排放水平很高。为探索降低直喷氢内燃机NOx排放的控制方法,该文基于一台2.0 L自然吸气直喷氢内燃机,通过试验研究了过量空气系数、转速、点火角和喷氢压力对NOx排放的影响,并通过多参数的耦合调节,控制NOx排放,得到了样机的最大动力性下,未经后处理就实现近零排放(NOx≤20×10-6)工作边界。研究表明:通过稀燃和推迟点火角,可以在牺牲少
对于某重型卡车的双金属鼓式制动器,在近500℃高温工况下,进行了台架试验,测量了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的动态应变和动态温度特性。采用ABAQUS有限元(FE)软件,进行了热-应力-磨损耦合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制动鼓外表面的周向应变呈现近似周期性的交变特性;周向为制动鼓的主要变形方向,最大周向应力出现在开口边缘处;摩擦片的磨损量分布极不均匀。验证了该双金属鼓式制动器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准确性,试验与仿真结果可为鼓式制动器的失效分析和结构优化提供基础。
我们预判,2021年全年国内汽车销量为27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6.7%左右。其中,乘用车221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9.5%左右,商用车490万辆左右,同比下滑4.5%左右。新能源预计全年销量24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76%左右。  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汽车产销数据的统计分析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国内车市呈现出四大主要特点:  整车市场保持高速增长,超过年初预期。销售市场延续去年下半年的高速增长势头,
激发消费内生动力,促进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引导农村居民绿色出行,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4月溧阳首站开门红,2021年新能源汽车下乡势头正劲。  6月11日,重庆站正式启动,众多政府领导、企业高层、行业专家亲临现场。  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商务部驻成都特办贸管处副处长刘岭,国家能源局电力司二级主任科员杜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为车载新型动力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流场板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之一,起分配反应气体、移除水分与杂质和传导电子等作用。目前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流场方面的研究,大多针对常规流道进行了尺寸和流场布置方式的优化,部分研究在流道内部添加不同形式的堵块以增强气体传质,或将多孔介质材料应用于流场板,或设计新型的三维网格流场结构,通过此类方式来优化燃料电池的水热管理,强化传质效果以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本文中对这些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得出若干结论。
针对传感器定位精度受环境影响较大及其对自动驾驶车辆行驶安全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定位融合及校验算法。通过建立短时短距航迹推算模型进行定位预测,使用无迹卡尔曼滤波实现预测定位结果与实际定位结果的非线性融合,从而提高定位精度。通过定位校验算法,判断实际定位数据是否发生偏移,并研究主动避险控制算法使车辆能够保持定位失效前的轨迹继续行驶直至停车,进而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既能够提高定位精度,也能够有效判断定位是否发生偏移,同时在定位失效发生后,可以控制车辆按参考轨迹安全行驶。
为提升乘员约束系统安全性能,本文中将近似模型参数优化技术应用于约束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中。首先建立某车型驾驶员侧约束系统仿真模型,并基于实车碰撞试验结果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然后采用灰狼优化(GWO)算法优化克里金(KRG)模型的相关参数,得到高精度的GWO-KRG近似模型。最后,基于GWO-KRG近似模型和可靠性优化方法对约束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GWO-KRG近似模型能提供更准确的预测响应值;经可靠性优化后的约束系统安全性能得到提高的同时可靠性也得到保证。
为探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运行参数对其输出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Simulink平台,利用Thermolib工具包搭建Mark V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分析模型,研究了电堆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温度、氢气压力、空气压力及空气过量系数等关键运行参数对单体电池电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适当增加H2压力、空气压力以及空气湿度,可以改善电堆性能;电堆温度、空气温度以及空气过量系数对燃料电池性能影响是有一定限度的,达到最优状态后,提高参数不会改善电池的性能。该分析结果有助于理解关键运行参数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