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来源 :参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fhei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在逐渐增加。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能够给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本文主要是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意义入手,针对基层综合性的文化服务中建设方式和手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基层 综合性 文化服务中心 建设方式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简称中心),是现阶段国内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能够为基层社会群众提供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教育,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力量。通过积极建设中心,能够为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良好的文化支撐和精神动力。积极开展中心的建设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效果。
  一、中心的建设意义
  在开展中心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全方位地集中精神文化产品,给基层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发挥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心能够有效促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中心,集合了较多方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党员教育、体育健身、文化宣传、科学普及等方面,是基层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能够有效提升群众的精神文化品位。第二,中心的建设,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中心的建设,主要是朝向凝聚乡情的方向,汇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培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1]。
  二、中心的建设方式和手段
  积极建设好中心,能够为基层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活动基地,有效满足人民大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一)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积极满足人民大众的基本需求
  在开展中心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重点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从人们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建设方式和手段。按照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积极开展中心建设工作,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在建设中心的过程中,首先,可以针对人民大众的文化诉求进行全面分析,比如说发放相应的调查报告,让当地群众填写,调查报告的内容主要是中心的建设想法和群众自身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建设负责人需要针对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和总结,尽可能从人们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展相应的中心建设工作。[2]
  (二)提升中心的开放性和公共性
  建设中心,需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公共性,为人们的文化活动提供良好的场所和环境。首先,负责人员需要保持着开放性、先进性的思想观念,积极转变自身的想法,使用良好的运营思维,从而推动中心能够更好地经营和运转。其次,中心的建设,可以和当前市场进行有效的接轨,积极提升服务中心的公共性,平衡商业利益和社会利益二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良好升级。[3]
  (三)充分促进科技文化融合创新的实现效果
  想要提升中心的总体建设效果,需要促进科技文化和创新手段的有效融合。科技文化融合创新手段,能够有效跨越相应的服务业、工业以及文化产业等多领域,推动文化服务中心焕发出自身的活力。想要促进科技文化更好地融合创新手段,需要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同时负责人和设计者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针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生态和谐效果给予充分关注。提升中心的创新性,积极使用多种先进技术,能够提升文化中心的总体建设成果。[4]
  三、结语
  中心,对于满足基层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具有积极效果。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文化基地。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积极满足人民大众的基本需求,提升中心的开放性和公共性,充分形成科技文化融合创新的实现效果,是中心的建设方式和手段,对于现阶段中心的建设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陆晓曦.文化社区:城市核心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样本——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7(01).
  [2]朱琳.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制度创新研究——以山东省玉皇庙镇综合文化站为例[J].人文天下,2016(12).
  [3]陆相林,赵宁.石家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路径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05).
  [4]周玮.我国力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J].新疆新闻出版,2015(03).
  (作者简介:孙万才,男,大专,大安市海坨乡文化站,中级,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其他文献
摘要:戏曲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是先辈们留下来的瑰宝,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鉴赏水平也不断提高,这对演员的基本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戏曲演员只有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和个人修养的培养,才能演绎出令人赞叹的作品。本文从高超的表现力、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良好的理解力和永无止境的学习精神等方面来论述一位优秀的戏曲演员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戏曲 演员素质 表现力 想象力 理解力  戏曲是我
摘要:视觉是人体辨别事物最重要的器官之一,通过视觉来对外界的一切信息进行获取,从而在大脑内开启对应的分析。平面设计则是以人体的视觉系统作为主要沟通和表现的方式,并与其他多种方式进行结合,从而创造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者信息的视觉系统。人体视觉系统的分辨以及了解能力都并不只局限于平面,对于立体以及多维视野,也依旧能够保持高程度的理解能力。所以,在平面设计视觉语言中对采用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从而更有效的对
提出一种称为类多信号分类(CMUSIC)的方法,其利用脉组间频率步进信号,在具有M个脉冲的脉冲串(子带,即窄带)中高分辨估计径向速度。利用此速度估计值补偿距离-多普勒耦合和多
摘要:正所谓“留取时光在图画”,无论在开端还是在物化过程中,所有美术创作都离不开作者所处的地域,离不开时代的助力。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度,任何一个时代,无不孕生出彼此不可替代的当代艺术。  关键词:当代艺术 审美需求 时代特征  一、现当代审美需求的时代性  “当代”被流动的时光打上了烙印,确证了一段段生存时空,所以绘画的时代性被不断地赋予新的诠释。  美并不像任何刺激物那样产生刺激,它致使启
摘要: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古建筑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在建筑方面上的体现,体现出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也反映出我国民众的智慧。本文对古建筑屋脊上的角兽的含义进行解读,旨在加深对古建筑文化的了解。  关键词:古建筑 屋脊角兽 含义  在我国很多古建筑上,常常会看到檐角屋脊上排列着一些数目不等的小动物作为装饰,这些装饰品是中国建筑装饰的一大特点。它们不仅体现了工匠师傅们的智慧,还体现出了我国传统文化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钢琴课程被更多学生选择。在高校钢琴教育中,对学生音乐素养进行提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首先阐述了音乐素养在钢琴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之后针对高校钢琴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钢琴教育 音乐素养 策略  一、音乐素养对钢琴教育的重要性  钢琴在乐器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其音乐表现力极强。钢琴属于演奏难度较高的乐器,在具体弹奏中变化丰富,这就使得
摘 要:实践证明,任何一次艺术表演的成功,都是艺术创造所带来的效果。本文以声乐表演艺术再创造为研究对象,探究声乐表演艺术再创造的内涵、原则,剖析声乐表演艺术再创造的具体实践,为创新声乐表演艺术再创造的路径、方式出谋划策,也为后来研究声乐表演艺术再创造的专家、学者及从事声乐表演艺术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 声乐表演 再创造 艺术  声乐表演,实际上,就是声乐与表演的二合一。在实践中,一首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促进了群众文化活动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声乐艺术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缺陷,如缺乏辅导和声乐理论教学,这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 声乐艺术 发展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迫切,更加渴望改善文
摘要:一个地方的文化对当地的人们有引导作用,在文化艺术的熏陶下,可以不断提高和满足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精神需求,这对于我国当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大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艺术工作,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农村 群众文化 艺术工作  一、做好农村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的必要性  做好农村群众文化艺术工作对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
摘要:由于超链接技术的应用,人类的信息处理和交流正从文本向超文本转化。基于网络数字媒介的UI版式设计已经完全不同于纸质平面媒介的版式,文本信息的架构方式从平面二维展开变成了立体网状层级信息架构,媒介也以手机屏幕和PC显示器为界面,信息的传递也从单向传递变成了双向交互。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和建构适应网络数字媒介的UI设计的版式方法和理念。本文主要论述了UI设计中的版式设计的相关概述并进行相关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