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影片中的吸血鬼形象
自1931年首部吸血鬼影片《德库拉》在美国问世以来,吸血鬼影片就一直在西方长盛不衰。自《德库拉》后,欧美各国争相拍摄吸血鬼影片,跟风之势愈演愈烈。《诺斯费拉图》、《惊情四百年》、《黑暗中的魔鬼撒旦》、《嗜血伯爵》、《魔鬼之血》等,成了吸血鬼影片超越时代的经典之作。
在这些影片中,几乎所有的吸血鬼们都是这样的形象:骨瘦如柴,双眼凹陷,张牙舞爪,从脖子饮血;他们绝对不能见到阳光,没有呼吸、心跳、脉搏,甚至没有体温;他们不断地增加,新的吸血鬼也会把自己咬过的人类转化成同类……
可是,呈泛滥之势的吸血鬼影片在刺激我们感官的同时,不禁也让我们心存疑虑:这是魔幻、童话,还是现实?世上真的有吸血鬼吗?吸血鬼们疯狂的噬血、不死的躯体,是否也可用一种科学的东西来解释?
上面的影片几乎所有的吸血鬼形象都跟一个名叫德库拉的吸血鬼有关。德库拉面如蝙蝠、尖牙利齿,是19世纪英国小说家斯托克所著小说《德库拉公爵》中的吸血鬼之王。
德库拉的原型系多瑙河畔瓦拉几亚公国的武拉德四世,他曾击败奥斯曼帝国的入侵,成为内马尼亚的民族英雄。然而,当他凯旋而归时,却发现心爱的妻子由于相信了自己阵亡的谣言而自杀,便发誓从此与上帝为敌,因而成为第一个、也是最强大的吸血鬼。
其实,最早的关于吸血鬼起源的说法应来自圣经。
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之后,生下的第一孩子叫该隐。该隐是个农夫,和牧羊人弟弟共同生活。有一次两人向上帝献祭,因为弟弟乘畜牧之便奉上了肉食,而自己奉上的却是青菜萝卜,招来了上帝的不满,便愤而谋杀了弟弟。翌日,上帝追问该隐弟弟的去向,说他弟弟的冤魂已向他哭诉了他的暴行,于是,上帝罚该隐终生吸食活人的鲜血来遭到世世代代被诅咒的折磨。
另一种说法是,耶稣的门徒犹大出卖了他,上帝不能原谅犹大的背叛,惩罚他变成永生的吸血鬼。至于后来那个流传较广的版本,就是英国小说家布拉姆·斯托克的小说《德库拉公爵》。
有关吸血鬼的记载
布拉姆·斯托克让我们知道吸血鬼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种族:他们的力量远大于常人,而且拥有常人无法获得的特异功能;为了维持他们这种生存状态,他们必须吸食鲜血;他们豢养着一些因某种原因而自愿贡献鲜血的人类;他们通常所采取攻击的方式是强行吸食血液。
被吸血鬼吸食过的人可能死亡,但如果一个吸血鬼打算令一名人类变成吸血鬼,他就会将自己的血液给予对方,让两种血液融合,使对方也变成吸血鬼。这种血液融合的过程被称为“初次拥抱”,在初拥之后,被吸食者即变成吸食者的后裔。通常,虽然每一个吸血鬼都拥有异于常人的能力,但他们也有很多可害怕的东西,比如大蒜、圣水、木桩和阳光。
关于吸血鬼形于文字的真实记载始于1484年。当时,整个欧洲处于吸血鬼的战争之下。吸血鬼族群在夜间出动,大范围与人类“初拥”。因为接受初拥的人类症状与瘟疫相仿,所以,当时的人类社会认为这是一次大范围的瘟疫。许多人类在未完全死亡的时候,或者在初拥的作用未恢复之前,就被他们的同类埋入地下。
几天后,由于某种原因,人们打开坟墓,发现这些尸体已经变了姿势,身上还沾有血迹。这被人类认为是他们真实接触的吸血鬼。从此,吸血鬼的传说就在东普鲁士、西里西亚、波希米亚等地流传。1484年,多明我会的两个修道士Jakob Sprenger和HeinrichKramer编写的《巫术之密》被教皇英诺森特八世(InnocentⅧ)批准出版,这是人类历史上,基督教会第一次承认神怪力量的存在。
或许,圣经只是传说,犹大也是后人的杜撰,但更接近现代史的《巫术之密》以及《德库拉公爵》让吸血鬼的传说更添一层神秘。
我们不得不深思,吸血鬼家族在夜间的出动、大范围地与人类“初拥”,难道只是欧洲教会的又一种传说?基督教会第一次承认神圣力量的存在,难道也只是一种杜撰?
吸血鬼与神秘血液病
一种神秘的血液病,会揭开吸血鬼的千年之谜吗?
从众多基督教会被说得神乎其神的传说中,我们知道,很多西方国家都承认了吸血鬼的真实存在。
可是,全部来自神话传说及影片中的吸血鬼故事,又不得不让我们怀疑:你发现过吸血鬼吗?答案是:没有。既然没有,那些千篇一律的关于吸血鬼的特征及传说又从何而来?
多少年来,史学家、宗教学家及科学家一直为这个不解的谜而努力探索。终于,有科学家认为,世上有吸血鬼这一说法根本无法成立;吸血鬼的真实起源,来自于一种血液病——卟啉。
这是美国血液专家科尔卡斯的一种大胆推想。
在观看影片《德库拉2000》之后,经过观察,他发现卟啉症患者的患病症状,竟酷似影片中的吸血鬼!
卟啉是一种鲜为人知的血液疾病,这个词源自希腊文中的porphura,原意为紫色。卟啉症患者由于基因变异或环境毒害,在血红素生成过程中产生的光敏色素——一旦接触日光,就会变成烈性的毒素,从而引起严重的卟啉症。在最严重的卟啉症患者体内,卟啉会蚕食聚集区域附近的组织和肌体,使患者严重贫血,面部器官腐蚀,尿液呈现紫红色,并出现种种怪异的、让人联想起吸血鬼的举止。
首先,卟啉症患者像传说中的吸血鬼那样,只能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不能见光(按科尔卡斯的推断,这也许就是传说中吸血鬼惧怕阳光的最初原型);
其次,绝大多数卟啉症患者都伴有严重的贫血,这不仅因为他们只能生活在黑暗中,他们身体中的卟啉还会影响造血功能,破坏血红素的生成。通常,卟啉症患者的身体上还会带有大片的色素沉积——往往是紫色的。因此,他们的面容都是极度苍白,这也符合传说中吸血鬼的经典形象。
另外,由于毒素的作用,卟啉症患者的耳朵和鼻子都会被其腐蚀,而皮肤上也会布满疤痕,使他们看上去格外苍老。在欧洲的传说中,长生不死的吸血鬼常常都会被描述为类似的样子,于是以讹传讹,就有了“吸血鬼不死之身”的说法。实际上,卟啉症患者的寿命通常都非常之短。
最后,就是吸血鬼最为奇特的嗜血特征的由来了——对于大多数卟啉症患者,输血和补充血红素能够有效地缓解症状,直到现在,这依然是重要的治疗方法。血红素非常顽强,通过消化道依然可以被小肠吸收。这意味着,至少从理论上讲,古代的卟啉症患者可以通过吸食或饮用鲜血来使自己感觉舒服一些。
如此说来,作为恐怖化身的和嗜血凶手的吸血鬼,本身很却极有可能是血液疾病的最大受害者——他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遭受着痛苦的煎熬。
但是,仅有卟啉症这种解释,似乎还不足以令传说中吸血鬼的形象如此“丰满”。
科尔卡斯认为,吸血鬼传说还可能吸收了某些关于狂犬病的认识,理由是,狂犬病相当多的症状与其较为相符:畏光,讨厌刺激性的气味(如大蒜),面色苍白,有想咬东西的欲望,被咬者同样会患上狂犬病等。于是,关于1484年传说中,吸血鬼从墓地的棺材中出来,与人类“初拥”就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15世纪,欧洲发生了大面积的瘟疫,卟啉病患者也泛滥成灾。人们为了避免受到传染,将病死的患者匆匆集体下葬。而实际上,有些人并未真正死亡。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打开坟墓,便会发现尸体变了姿势,手指和嘴角还沾有血迹——这实际上是由于被掩埋的卟啉病患者在昏迷中醒来后,在棺内痛苦地换气所致,或者为了减轻病痛,他们疯狂地吸食同类的血液。
在蒙昧的中世纪,这样让人恐怖的现象就逐渐被附会成了吸血鬼,从而引发了持续几百年的吸血鬼迷信。
或许,这也是1484年人类历史上基督教会第一次承认吸血鬼存在的原因。
自1931年首部吸血鬼影片《德库拉》在美国问世以来,吸血鬼影片就一直在西方长盛不衰。自《德库拉》后,欧美各国争相拍摄吸血鬼影片,跟风之势愈演愈烈。《诺斯费拉图》、《惊情四百年》、《黑暗中的魔鬼撒旦》、《嗜血伯爵》、《魔鬼之血》等,成了吸血鬼影片超越时代的经典之作。
在这些影片中,几乎所有的吸血鬼们都是这样的形象:骨瘦如柴,双眼凹陷,张牙舞爪,从脖子饮血;他们绝对不能见到阳光,没有呼吸、心跳、脉搏,甚至没有体温;他们不断地增加,新的吸血鬼也会把自己咬过的人类转化成同类……
可是,呈泛滥之势的吸血鬼影片在刺激我们感官的同时,不禁也让我们心存疑虑:这是魔幻、童话,还是现实?世上真的有吸血鬼吗?吸血鬼们疯狂的噬血、不死的躯体,是否也可用一种科学的东西来解释?
上面的影片几乎所有的吸血鬼形象都跟一个名叫德库拉的吸血鬼有关。德库拉面如蝙蝠、尖牙利齿,是19世纪英国小说家斯托克所著小说《德库拉公爵》中的吸血鬼之王。
德库拉的原型系多瑙河畔瓦拉几亚公国的武拉德四世,他曾击败奥斯曼帝国的入侵,成为内马尼亚的民族英雄。然而,当他凯旋而归时,却发现心爱的妻子由于相信了自己阵亡的谣言而自杀,便发誓从此与上帝为敌,因而成为第一个、也是最强大的吸血鬼。
其实,最早的关于吸血鬼起源的说法应来自圣经。
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之后,生下的第一孩子叫该隐。该隐是个农夫,和牧羊人弟弟共同生活。有一次两人向上帝献祭,因为弟弟乘畜牧之便奉上了肉食,而自己奉上的却是青菜萝卜,招来了上帝的不满,便愤而谋杀了弟弟。翌日,上帝追问该隐弟弟的去向,说他弟弟的冤魂已向他哭诉了他的暴行,于是,上帝罚该隐终生吸食活人的鲜血来遭到世世代代被诅咒的折磨。
另一种说法是,耶稣的门徒犹大出卖了他,上帝不能原谅犹大的背叛,惩罚他变成永生的吸血鬼。至于后来那个流传较广的版本,就是英国小说家布拉姆·斯托克的小说《德库拉公爵》。
有关吸血鬼的记载
布拉姆·斯托克让我们知道吸血鬼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种族:他们的力量远大于常人,而且拥有常人无法获得的特异功能;为了维持他们这种生存状态,他们必须吸食鲜血;他们豢养着一些因某种原因而自愿贡献鲜血的人类;他们通常所采取攻击的方式是强行吸食血液。
被吸血鬼吸食过的人可能死亡,但如果一个吸血鬼打算令一名人类变成吸血鬼,他就会将自己的血液给予对方,让两种血液融合,使对方也变成吸血鬼。这种血液融合的过程被称为“初次拥抱”,在初拥之后,被吸食者即变成吸食者的后裔。通常,虽然每一个吸血鬼都拥有异于常人的能力,但他们也有很多可害怕的东西,比如大蒜、圣水、木桩和阳光。
关于吸血鬼形于文字的真实记载始于1484年。当时,整个欧洲处于吸血鬼的战争之下。吸血鬼族群在夜间出动,大范围与人类“初拥”。因为接受初拥的人类症状与瘟疫相仿,所以,当时的人类社会认为这是一次大范围的瘟疫。许多人类在未完全死亡的时候,或者在初拥的作用未恢复之前,就被他们的同类埋入地下。
几天后,由于某种原因,人们打开坟墓,发现这些尸体已经变了姿势,身上还沾有血迹。这被人类认为是他们真实接触的吸血鬼。从此,吸血鬼的传说就在东普鲁士、西里西亚、波希米亚等地流传。1484年,多明我会的两个修道士Jakob Sprenger和HeinrichKramer编写的《巫术之密》被教皇英诺森特八世(InnocentⅧ)批准出版,这是人类历史上,基督教会第一次承认神怪力量的存在。
或许,圣经只是传说,犹大也是后人的杜撰,但更接近现代史的《巫术之密》以及《德库拉公爵》让吸血鬼的传说更添一层神秘。
我们不得不深思,吸血鬼家族在夜间的出动、大范围地与人类“初拥”,难道只是欧洲教会的又一种传说?基督教会第一次承认神圣力量的存在,难道也只是一种杜撰?
吸血鬼与神秘血液病
一种神秘的血液病,会揭开吸血鬼的千年之谜吗?
从众多基督教会被说得神乎其神的传说中,我们知道,很多西方国家都承认了吸血鬼的真实存在。
可是,全部来自神话传说及影片中的吸血鬼故事,又不得不让我们怀疑:你发现过吸血鬼吗?答案是:没有。既然没有,那些千篇一律的关于吸血鬼的特征及传说又从何而来?
多少年来,史学家、宗教学家及科学家一直为这个不解的谜而努力探索。终于,有科学家认为,世上有吸血鬼这一说法根本无法成立;吸血鬼的真实起源,来自于一种血液病——卟啉。
这是美国血液专家科尔卡斯的一种大胆推想。
在观看影片《德库拉2000》之后,经过观察,他发现卟啉症患者的患病症状,竟酷似影片中的吸血鬼!
卟啉是一种鲜为人知的血液疾病,这个词源自希腊文中的porphura,原意为紫色。卟啉症患者由于基因变异或环境毒害,在血红素生成过程中产生的光敏色素——一旦接触日光,就会变成烈性的毒素,从而引起严重的卟啉症。在最严重的卟啉症患者体内,卟啉会蚕食聚集区域附近的组织和肌体,使患者严重贫血,面部器官腐蚀,尿液呈现紫红色,并出现种种怪异的、让人联想起吸血鬼的举止。
首先,卟啉症患者像传说中的吸血鬼那样,只能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不能见光(按科尔卡斯的推断,这也许就是传说中吸血鬼惧怕阳光的最初原型);
其次,绝大多数卟啉症患者都伴有严重的贫血,这不仅因为他们只能生活在黑暗中,他们身体中的卟啉还会影响造血功能,破坏血红素的生成。通常,卟啉症患者的身体上还会带有大片的色素沉积——往往是紫色的。因此,他们的面容都是极度苍白,这也符合传说中吸血鬼的经典形象。
另外,由于毒素的作用,卟啉症患者的耳朵和鼻子都会被其腐蚀,而皮肤上也会布满疤痕,使他们看上去格外苍老。在欧洲的传说中,长生不死的吸血鬼常常都会被描述为类似的样子,于是以讹传讹,就有了“吸血鬼不死之身”的说法。实际上,卟啉症患者的寿命通常都非常之短。
最后,就是吸血鬼最为奇特的嗜血特征的由来了——对于大多数卟啉症患者,输血和补充血红素能够有效地缓解症状,直到现在,这依然是重要的治疗方法。血红素非常顽强,通过消化道依然可以被小肠吸收。这意味着,至少从理论上讲,古代的卟啉症患者可以通过吸食或饮用鲜血来使自己感觉舒服一些。
如此说来,作为恐怖化身的和嗜血凶手的吸血鬼,本身很却极有可能是血液疾病的最大受害者——他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遭受着痛苦的煎熬。
但是,仅有卟啉症这种解释,似乎还不足以令传说中吸血鬼的形象如此“丰满”。
科尔卡斯认为,吸血鬼传说还可能吸收了某些关于狂犬病的认识,理由是,狂犬病相当多的症状与其较为相符:畏光,讨厌刺激性的气味(如大蒜),面色苍白,有想咬东西的欲望,被咬者同样会患上狂犬病等。于是,关于1484年传说中,吸血鬼从墓地的棺材中出来,与人类“初拥”就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15世纪,欧洲发生了大面积的瘟疫,卟啉病患者也泛滥成灾。人们为了避免受到传染,将病死的患者匆匆集体下葬。而实际上,有些人并未真正死亡。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打开坟墓,便会发现尸体变了姿势,手指和嘴角还沾有血迹——这实际上是由于被掩埋的卟啉病患者在昏迷中醒来后,在棺内痛苦地换气所致,或者为了减轻病痛,他们疯狂地吸食同类的血液。
在蒙昧的中世纪,这样让人恐怖的现象就逐渐被附会成了吸血鬼,从而引发了持续几百年的吸血鬼迷信。
或许,这也是1484年人类历史上基督教会第一次承认吸血鬼存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