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q27028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语文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教学内容更为合理。那么,如何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呢?
  一、利用评价提高对学生的学习反馈
  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二是通过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传统的评价以阶段性考试为主,考试的内容与高考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考试方法其实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进行的,让高考牵着鼻子走,不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对学生的考试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考察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知识,二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但是,在高中的头两年,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不多,有的教师就选择给学生做一些高考题,这样就会让学生感觉学到的知识无处可使,感觉学习语文知识没有什么用,这容易使学生走向极端。学生的心里觉得一是教师的指导不可信,不想再学习,二是不想阅读,不想写作,只是一味地做高考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进入了误区,由此造成了头两年做高考题,高三又回头打基础的怪现象。这样的现象让学生成绩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教师的信心也不再足。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语文成绩,目前的测评方式与测评内容都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如果不改革,语文教学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读与写紧密结合提高语感
  在写的方面,高一时就要进行套路模仿,可以写一些小的片段;到了高二阶段,要注重写的创新性,进行研究性写作,比如在立意、布局、语言等各个方面都要有创新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作有深度。在文章的结构布局创新方面,让学生学会开头、结尾、过渡伏笔的撰写,学会前后照应、营造悬念等。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准确地使用语言,善于引用名言佳句,并养成写作的习惯。到了高三,写作能力要全面提升,学会写各种文体,为高考做好准备。
  三、大量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对于高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教育非常重要,阅读也要分成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比较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图书,面要广,应涉及小说、散文、传记、科普等各个方面,当然健康的武侠小说也在阅读范围之内,在大量阅读中发现自己的阅读兴趣。第二个阶段是渗透阶段,具有一定的深度,教师要介入指导。首先,书的阅读可以由教师来推荐。教师把所推荐的书的特点、阅读方法等介绍给学生,最好列出要阅读的书目。其次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推荐,并介绍推荐理由是什么。第三是根据课本的进度进行阅读,分类渗透与指导,进一步培养读书兴趣。第四是定向阅读,为了体现读书的收获,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谈感受、说体会、写读后感等,也可以举办读书沙龙、座谈会,也可排演戏剧、小品等。
  四、注重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知识就是学来运用的,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来解决遇到的问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教师要做的就是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语文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学会应用,只有把“听、说、读、写”几个方面融为一体,学生才能掌握较为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其次,要鼓励学生把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做到知识为生活服务,生活为知识提供实践。语文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要做到课内外相结合,教材与辅导教材相结合,少讲精练与实践体验相结合,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如果能做到这四点,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会大大提高,视野也会得到扩展。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应耐得住性子,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教学,做到知识系统性,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伍国林.浅谈如何使用高中语文新教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06).
  [3]江海清.“念高危”究竟“念”什么?[J].语文知识,2003(09).
  [5]梁捷.一个多年的困惑──高中语文究竟“高”在哪儿[J].课程.教材.教法,1996(05).
  [6]罗家刚.“臣请为王言乐”该怎样理解[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03).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最重要的是能立足课堂,吸引所有学生的目光.于是我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总是把数学内容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的、生动的、具体的情境中,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我也发现有的数学教师在创设情境中,为了寻找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而绞尽脑汁,似乎找不到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就无法进行教学,从而出现了某些情境设计牵强附会的状况.有的数学教师一提起情境,就马上与多媒体课件联系起来,似乎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在新课改深入实施的形势下,素质教育被提到重要位置,而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传统的“听讲式”“填鸭式”课堂显然已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在课堂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选取了许多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和
日本:在北美锯材的生产区,关于至12月份间的产品发货问题的谈判由8月底开始。花旗松原木的价格较高,日本国内花旗松市场形势低迷。尽管加元汇率有所增加,加拿大产区锯材价格仍然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时,注意力常常难以集中,有的心猿意马,有的昏昏欲睡,有的两眼呆滞,有的东张西望。这些情况表明:传统的语文课堂阅读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的语文教学。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阅读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以批注为抓手,引导学生使用批注法进行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语文水平,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下笔者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