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训练机构新教员培养及教学转型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教育科学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训练机构对新教员所采取的培养方式,多多少少都因为一些主客观的原因,而影响了教员的迅速成长。在树立新的机场保障理念条件下,对新教员的培养需把握下面几个问题。
  一、训练机构新教员培养需注意问题
  (一)建设高水平的教员队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造就打得赢、不变质的合格军事人才是永恒的主题。教员队伍建设是在梯次配备、新老交替、不断更新的动态过程中进行的。新教员处于教员队伍的源头,其综合素质将影响甚至决定未来整个教员队伍的状况。通过开展一系列教育,使新教员沿着正确的方向快速成长,也是教员队伍打好基础性的关键性环节。部分新教员自身所学专业不是机场保障专业,学员对于将来所从事的工作选择的余地也比较小,正是因为这样,好多到训练机构的新教员都面临着一种困惑,自己在院校所学专业与机场保障专业并不相同,可是自己将来却要从事机场保障专业的教学,难度比较大。
  (二)新教员毕业于各大院校,都是同学中的佼佼者,他们有的是优等生、优秀学员、优秀学员干部,他们热情高,思想活跃,敢闯,敢试验,创新意识强,工作有冲劲,但是他们社会阅历浅,有的人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自我定位高,感觉过于良好,听不进去批评,彼此水平不一。每一名同志也都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从大的方面讲大约分为两种,一是倾向于教学工作,想长期从事教学,二是将教学作为一个过渡过程,将来可能转向其他岗位。不同的职业规划,导致学习的努力方向不一样,学习的动力也就不一样,直接影响到新教员在初始阶段能力素质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新教员培养方式,不能满足空军战略转型和机场保障新理念树立,这体现了两个思路变化,一是空军的战略职能有所提高,二是空军的专业技术合成有所增强。这种思路变化延伸至新教员培养上来看,就是传统的新教员能力素质培养方式未考虑到新教员专业不对口、学习动力大小不一样等因素的影响,单纯靠自学或集中培训,这样的方式目的性不明确,会使培养有行动却收效不大,所以必须舍弃。
  二、注重培养新教员的能力素质水平
  (一)注重空军机场保障正在实现四个转变,由被动维持型向主动保障型转变,由日常保障型向实战保障型转变,由分散组织型向体系保障型转变,由传统经验型向精确保障型转变。这四个转变带给我们的思考就是机场保障要向更积极化、实战化、体系化、精确化的方向转变。教员是训练机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既是训练机构将专业保障知识转化成机场保障能力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战斗力生成的维持者。教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战斗力生成是否有效,机场保障工作是否得力。所以我们教员的能力素质一定要紧跟机场保障理念发展的最前沿,用最新、最全面的知識来武装自己、用最娴熟的技能来强化自己,这种学习对于新教员培养的起步阶段尤为重要。
  (二)注重新教员培养是训练机构教员基础,既是机场保障人员的直接培训者,也是机场保障工作的间接参与者,更是空军战斗力构成要素之一。新教员能力素质能否扎实打牢,并得到显著提高,直接关系到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以及受训学兵的学习成果,间接影响了学兵在日常场务保障工作中,能否准确、高效全面地完成机场保障任务。不管是“门门专”的通用型教员,还是“专一门”的专一型教员,都从不同方向对受训者起着培训作用,所以教、授是教员的基本技能。一个新教员在未进行培训前,掌握的只是单一的、纯理论化的知识,对于如何把知识通过自身表达,传授出去的能力还不具备。那么对新教员进行教学技能等一系列的方法培训,提高其能力素质就是教员岗位职责的需要。
  三、培养新教员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一)以新的机场保障理念为指导,坚持一体化原则,并在薄弱环节上下功夫,新教员培养要遵循“规范运作,严格管理,工学结合,自学为主”的一体化原则,按照“适应—提高—成熟”的大体构架来进行培养,并不断灌输新的机场保障理念。新教员是一个整体,在切合实际的总体目标下,依据可操作性原则,将总目标进行分解,变为更加明确具体的规定,使参训人员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所要完成的任务。在整体教育的基础上还要着力查找缺项漏项,重点在薄弱环节上下功夫。教员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教员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新教员能力素质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按照由浅入深、由理论到方法、由单一到全面这么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新教员能力素质水平提高的第一责任人是教研室主任,他们要对下属新教员的个人现有能力水平、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乃至心理特征都要有一个整体把握,不能搞一锅煮、一锅端,要根据不同人,不同情况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分别为其制定针对性强的单项计划,因材施教。
  (二)新教员不管毕业于机场保障专业还是其他专业,对机场保障任务都参加的比较少或者是没有。所以在新教员培养过程中,要积极为新教员创造参加机场保障活动及相关工作的机会。比如可以通过联系上级机关,安排新教员到场站进行短期或中期的见习、代职,这个过程从专业方面讲,新教员要完成两个工作,一是直接参加飞行保障,先看后学,最直观地了解机场保障,二是要通过自己的见闻,查找出机场保障中的关键环节,以此明确自己学习过程中最关键的几个点。机场保障专业训练机构的教员是机场保障战斗力的生成要素,新教员培养是强化这一要素的基础工作,特别是机场保障理念的树立,对此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细心调查、仔细安排、认真落实,搞好机场保障专业训练机构新教员的培养工作。
  四、训练机构教学转型的紧迫性问题
  (一)我国现面临的国内、国际局势都很不稳定,国内有藏独、疆独、台海问题;国际有钓鱼岛争端、南海诸岛争端等等,这些不安定因素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成为战争,所以军队随时要做好作战的准备。教学训练机构必须也紧跟形势,改变以日常保障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实战化教学模式,以实战带动日常保障。
  (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新技术、新装备不断装备机场,如机场道面异物探测系统、机场鸟类活动跟踪探测系统、机场信息化灯光、高压供电检测、控制系统等等。这些高、新装备在部队广泛应用后,训练机构必须及时引入、跟进,研究出适合新装备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培训出场站所需要的学兵。   (三)新装备的应用,就会带来新的问题、遇到新的情况。训练机构培训对象是一线保障人员,他们在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咨询培训机构的相关教员。在面对这些以前没接触过、没见过的问题时,训练机构必须去攻克它,找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五、训练机构教学转型面临的问题
  (一)近几年训练机构教员的下场站巡回服务、参观见习的机会较往年少了很多,日常保障、应急保障参与较少,制约作战教学效果。很多新同志对机场保障的全过程都不了解,更别谈战时机场应急保障了。教学人员对机场保障情况不了解、不熟悉,谈何紧贴部队需求进行教学转型,必须加强教学人员对实际保障的掌握了解。
  (二)装备建设落后于部队,阻碍教学水平的提升。新技术、新装备不断装备到部队,但训练机构的很多装备用的都是部队淘汰下来的老装备。很多新装备教员都没见过,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开展针对性教学。装备老旧,会让一部分学兵产生“场站反正没这个装备,学了回去也用不着,不如不学”的厌学情绪,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教员能力素质偏弱,影响科研和技术创新。现在教学训练机构普遍存在教员成分新,转专业干部较多。在适应教学岗位,掌握专业理论、实践知识所用时间周期长,导致教员队伍素质整体偏弱,建设发展缓慢,缺乏“专家型”和“领军型”人才。严重制约了训练单位在机场保障方面的科研、攻关能力。
  六、训练机构教学转型的几点建议
  (一)教学转型必须紧贴机场保障理念,从提高飞机应急起降能力、多机种大容量应急容纳能力、战时机场恢复再生能力、机场安全管控能力、飞机遇险处置特勤保障能力这五个核心能力着手,着眼空军未来发展趋势,创新机場保障模式机制,在将创新的机场保障模式机制应用到教学中去,从而促进机场的保障水平提高。必须不断从外界汲取各种信息,从外军的实战、日常保障方式、方法;我军日常保障及应急机场保障;民航机场的保障方式、方法;地方专业院校办学、施训方法中总结出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形成训练机构独有的办学特色,为机场保障系统输送各种优秀人才。
  (二)训练机构的培训模式必须突出实战,在教学过程中将应急作战演练融入到教学中去。突出实战,将实战融入教学。如机场飞机拦阻设备保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模拟战时机场飞机拦阻设备被摧毁,进行应急抢修的科目演练。学兵在演练中一来可以掌握最基本的各项抢修技能;二来可以掌握应急保障预案,回到部队后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迅速做出反应,提高战时生存能力。在装备不更新的情况下,如何立足现有,将现有装备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显得更为重要。制定符合现有装备的教学方式、方法;合理规划装备的使用;研究现有装备进行升级改造的可能性。立足现有,发挥出现有装备的最大作用。
  (三)有的装备体型庞大、结构复杂、难以掌握,通过引入仿真设备,仿真教学,通过仿真手段提升教学水平。可以很好的向学兵展示装备的结构、原理,有助于学兵更好的掌握装设备的操作、管理、维护和保养工作,为学兵回场站后的任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装备是提升机场保障事业的一个重要砝码,训练机构就是培养学兵学会这些装备的操作、管理、维护和维修。如果训练机构都没有这些装备,如何教学兵去操作、管理、维护和维修。训练机构要及时向上级申请新装备,更新实习器材,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针对性教学。训练机构的教学应该和部队的保障实际保持一致,所以必须和部队保持经常性的沟通。最好的办法就是经常性下部队巡回服务,从各个场站的所见、所闻中总结经验和做法。这样一来可以掌握场站的装备使用、维护情况;二来可以了解场站的保障模式和做法;三来可以锻炼教员的保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来还可以为部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举四得,为训练机构教学转型注入活力。
  总之,训练机构新教员的培养及教学转型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进一步转变的工作思路,改革创新,不断的在教学过程中摸索、改进和提高。力争使新教员的培养及教学转型工作有一个大的较大的改观。
其他文献
摘要:变电站的日常运行中,因各种原因会发生各类事故,提高电气变电安全运行质量至关重要。本文重点介绍了影响变电运行质量的常见故障,指出了改进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措施,阐述了提高变电运行质量的技术措施,今后进一步提高安全运行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a  关键词:变电 安全运行质量 措施探讨  1 影响变电运行质量的常见故障  变电站中有些线路和设备工作负荷大,且对工作条件和环境的要求比较高,这些线路和设备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Hypermesh软件建立臂架式起重机有限元模型,在Ansys中计算了起重机在最危险载荷工况下的应力和变形,找出了起重机的薄弱环节,指出了检测重点,为寿命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从断裂力学疲劳分析的角度估算起重机的理论使用寿命,给出了裂纹长度与累积使用次数的关系,当裂纹长度大于某尺寸时,裂纹的扩展速率明显加快,需要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为起重机的检修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起重机 强度
期刊
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到来,战争进入基于信息系统的联合作战,即将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作为生成作战能力的物质技术基础,发挥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互操作的融合功能,实现作战单元、要素和系统的整体联动。显而易见,以机械化基础的传统教育训练体系,己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要打赢信息化战争,靠的是信息化军事人才和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有机结合,靠的是人的信息素养,即信息意识的增强和信息技能的运用。抓住信息化军事人才
期刊
摘要:针对抽油机井能耗高、开发效果差的问题,分析了影响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因素,提出了抽油机井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在产液量不变的前提下,结合油井的实际生产状况,合理优化机、杆、泵等抽汲参数,优选出一套最适合油井的生产参数,达到了提高机采井系统效率、节电降耗、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抽油机 调参 泵效 效果分析  1 抽油机井生产参数的优化做法  生产井抽油系统参数对其抽汲效果、免修期、能量损耗
期刊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理念的深入、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广泛,大学生社团的数量越来越多,分类越来越细,但是作为非正式组织在自我摸索式的发展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社团在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得出了社团的发展重点是需要学校以及学院的支持,需要合理规章制度的引领,需要社团干部的自我努力的结论。  关键词:社团管理;会员;社团活动;活动经费;活动质量  大学生社团
期刊
摘要: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考风对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理论课考试的几种形式与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基于教考分离的基础有机化学开放式试题库建设的思路与方法,提出了开放式试题库建设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认为,高校理论课考试中实行教考分离势在必行,开放式试题库对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发挥学
期刊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一项重要的目标之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是整个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分为“一体化、三层次”,为实现“一体化”的实践教学目标,将专业实践教学划分为“三层次”和“四模块”,从专业理论课程内容的设计、实践教学系统和内容、实践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的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和优化,提出一种工科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期刊
摘要:抽油机井杆管偏磨一直是造成孤东采油厂采油三矿检泵周期短的主要原因。随着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综合含水不断升高,使抽油机井杆管偏磨现象愈加严重,缩短了杆管使用寿命。本文系统分析了油井管杆偏磨腐蚀原因,对目前各种管杆偏磨腐蚀技术进行论述比较,对今后管杆偏磨防治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抽油杆 油管 防偏磨 应用效果  1 抽油井管杆偏磨产生的危害  在有杆机械采油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抽油杆与油管
期刊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感染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严重损害患者免疫系统,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治愈HIV感染的主要障碍是人体内长期持续存在的HIV-1 DNA储存库,而目前应用的治疗方案对于减少并最终消除病毒储存库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