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在”与“从”的用法比较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执教《最后一课》(现编入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学生质疑文中第5自然段“他看见我在广场上跑过”一句中的介词翻译得不当,应将“在”改为“从”或将“过”改为“着”,我斟酌了一番,觉得学生言之有理,遂给予了肯定。
  查《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商务印书馆 2005年第5版) ,P1694“在”(zài)⑦介词,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事情发生~去年;~礼堂开会;这件事~方式上还可以研究。
  P227~228“从”(cóng)①介词,起于,“从……”,表示“拿……做起点”:~上海到北京;~这儿往西,~现在起。②介词,表示经过,用在表示处所的词语前面:~窗缝里往外望;你~桥上过;我~桥下走;~他们面前经过。
  “在”和“从”都作介词,表示时间、处所等时,怎样区别呢?
  
  一、作介词表示时间时
  
  在:表示的时间是某一比较确定或带有模糊性的“点”。
  从:表示出某一时间起点,并延续的意思。它和后面的时间名词一起,表达出时间“线段”或时间“射线”,例:
  A.他在前天晚上就完成了这篇论文(模糊性时间点)
  B.他从前天晚上开始直到今天都在写这篇论文。(有起、止点,有时间间隔,如一条时间线段)
  C.他从前天晚上起一直在写这篇论文。(一个起点,止点不明,有时间间隔,如一条时间射线)。
  
  二、作介词表示处所时
  
  在:表示的地点、处所较固定。后面被修饰限制的动作或行为发生在某一平面内或空间内,有处所范围感或局限感
  从:表示的地点、处所有变迁,显示出变迁的历程。后面被修饰限制的动作或行为以某一平面或空间作为起点迁移运动,有空间距离移动感。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与后面的处所名词构成介词结构(介宾短语),来修饰限制动词,常见的如:跑、跳、走、跨、飞、冒、流、淌、钻、倒、提、背、移、迁、推、拉、拖、运、来、传等。这些动词往往有“推移感”“流动感”或“运动感”。例:
  A.红梅在操场上跳舞。(范围局限感)
  B.小刘的妈妈在屋里弹钢琴。(范围局限感)
  C.老师从讲台上来到我座位旁,关切地询问。(移动感)
  D.悠扬的琴声从音乐室里飞出来。(移动感)
  
  三、作介词表示方位时
  
  在:表示方向方位比较固定或相对固定。
  从:表示方向方位有起点或起止点。例:
  A.小花狗紧紧跟随在他的后边。(方位相对固定)
  B.一声巨响从前方传来。(有起点,也有止点)
  读者试析以下例句:介词“在”与“从”的运用是否恰当?
  1.魏书生老师在一九七八年就开始着手教改。
  2.他从去年在我校毕业,成绩优异。
  3.他在我国古代大量的史书、方志以及古人的日记、游记、诗词中寻觅古代气候的线索。
  4.他的研究成果,从今天以至今后,都会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长久地放出光彩。
  5.一架银色的飞机从蔚蓝的天空中自由地飞行。
  6.海水从我们的脚下扑了过来。
  (陈恩礼,四川省阆中市柏垭中学校)
其他文献
一、国外金融控股公司(集团)发展的特点及比较通过对各国金融控股公司(集团)发展的具体研究,我们感到,各国金融控股公司(集团)的发展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其发展模
一、“走X”用法的扩展情况“走红”和“走俏”两词是由动词性语素“走”分剐与形容词性语素“红”和“俏”构成的述补式复合词。起初,以这种方式构成的“走X”仅限于“走红”
快速判断语病的有无,要善于抓住选项中的“敏感”因素,如否定词、双面词、介词、指示代词等,因为这些因素隐含着常见的语法错误,如否定词的“否定不当”,双面词的“双面不能照应”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下辖凯里市及麻江、雷山、丹寨、黄平、施秉、镇远、三穗、岑巩、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台江、剑河15个县。黔东南是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水族等35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根据2002年的统计资料,全州总人口431余万,其中汉族人口近84万人,占总人口的29%,少数民族人口有347余万人,占总人口的71%。该地区是全国最大的苗族侗族居住地,据1990年全国第
汉字是世界上众多文字中最具形体特征的书写符号,它在记录汉语的同时,还体现出独特的文化功能。这种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汉字字形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