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兴趣教学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各类学校都树立“健康人生,快乐进取,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以兴趣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并结合当前农村小学生年龄特征,精心培育学校“兴趣文化”,让师生在浓厚的兴趣氛围里润泽心灵,拥有爱心,感悟人生,在快乐的人生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兴趣;学习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些问题,比如,如何理解兴趣含义,在教学中,教师如何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一些看法,以免共进。
  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兴趣呢?本人粗略认为:兴趣是人们对某种事情产生深厚感情。我们不必深究其义,但我们知道,如果我们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不感谢兴趣,我们的教学成绩如何不想而知,如果我们学生对学习不感谢兴趣,上课不专心听,作业不认真完成,那么学习成绩肯定不那么理想。兴趣是我们做好各种工作前提,既然兴趣那么重要,我们又如何培养兴趣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关注。
  一、 教师要帮助学生,关爱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观点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一个好的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学生,感到跟学生交往总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学生都成为好人,善跟他们交往,关心她们的快乐和悲伤。平时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恬静的微笑,一句温柔的话语,老师对学生爱的表现,可以照亮许多人的人生。但是,激励学生,要把握好一个度量,并不是一味地讨好学生,也不是说不能批评学生。总之,对于这方面的问题,教师必须灵活运用,“审时度世”,根据不同状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这样教师就做到游刃有余,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二、教师要信任学生,树立平等和谐的民主意识
  首先,信任是建立感情,师生之间必须培养一种互信的感情,建立一种朋友之间的友谊。师生应该弹奏一支和谐的乐曲----教师传授技能,学生接受知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只有建立在信任孩子的基础上,它才会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如果缺乏对孩子的信任,则全部教育智谋,一切和教育上的方法,手段都像纸牌搭小房子一样定然倒塌。”这一精辟的论断给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教育就是信任。把信任寓于学生学习、生活及自我管理之中,大胆放手让学生做自己所做的事情,他们有了兴趣我们工作就顺利多了。
  其次,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民主关系,对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起到极大作用。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举行民主性原则,讲究平等,他常说的话是“商量商量”,让大家发表或举手表决,以上就是我们针对师生存在的问题论述的几个有效促进师生沟通关系的基本条件,教师一定要善于在平平凡凡的工作中,在小事中播种关心学生的感情,不要只是播种,还要给种子萌发的幼芽,一点点浇水施肥,才能成参天大树。只要善于播种,就到处有机会,只要善于培植,就能处在长翔之情的树林里畅游。
  三、教师对学生多一点点关心,多一点常识,多一点宽容,就是对学生最好的鼓励。
  学生放下了顾虑,得到老师肯定,学习目的就明确了,兴趣就浓,就肯静下心来学习,成绩肯定会有所提高。这就是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难道这不是兴趣的功劳,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四、做睿智教师,育快乐儿童
  快乐学习并不难,难的是保持一颗童心,把自己当成孩子才能了解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才会知道要教给孩子什么,我认为:“只会讲的教师是平庸的,只会分析的教师是良好的,只会领主的教师是优越的,只能使学生领悟的教师才是伟大的。
  教师在教学中要“除去严色”,这里的严是指教师的严肃和刻板,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为了保证他的威严而总是严肃又刻板的,试问哪个孩子会喜欢这样的老师呢?因此,小学教师就应该是快乐的,应该是拥有童真的,那样他所教的孩子才会是快乐的。保持童真的方法除了丢掉刻板和严肃之外,还需要尽可能地接触儿童文学,了解儿童世界。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乐趣,自如地带着孩子们遨游在多彩的世界里,培养他们独创的想象力,并让孩子们在过程中享受快乐。
  五、让学生从自主学习中发现学习乐趣
  在课堂上,我主张教师快乐地教,学生快乐地学,因为教育原本就应该是快乐的,快乐是课堂永远的主题,而教师要把学习的快乐带给学生就要让学生会自主学习,从而切身地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
  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在课堂上,教师非常注意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因为幽默是一种智慧,具有幽默感的语言可以让人身心愉悦,教师的幽默可以打破沉闷的气氛,融洽师生情感,激发兴趣,活跃课堂,使学生在愉快的笑声在掌握知识,发展思维。
  六、更新教育理念
  在教学实践中,要更新自己教育理念,根据实际状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模式,利用性格开朗的优势和学生打成一片,让自己和学生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不是天生俱来,是依靠我们教师用“爱心”来培育。因为爱是一个口袋,往里装会有满足感,往外倒有成就感。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们能做的或许不是那些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壮举,如果我们都能打开自己爱的口袋,把爱播洒向那些如宝玉般的孩子们,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绩、理解、感动,还将是自我的蜕变和灵魂的升华。
  七、寓教于乐
  愉快教学是怎么实现寓教于乐的?首先我们得明白,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以生为本,让学生动起来,动手,动脑;其次,我们应该借鉴其它教学法,如情境教学法,成功教学法的优点,创设栩栩如生的情境,让学生在积极的课堂氛围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最后,所有益于教学的手段,如小组合作法,角色失学法等,都要为我所用,只有教师的头脑活,课堂才会活,只有活的课堂,教师愉快的课堂。
  俄罗斯的一句谚语说得好:“漂亮的孩子人人爱,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教师带着愉快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对学生一视同仁,能使学生感到亲切、温暖,感到老师不再是至高无上的长者,讲台上的圣人。兴趣教学创造了和谐的,平等的育人环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情绪的“调节器”。
  总之,教师既要为学生之师,又要为学生之友,心灵沟通了,亲和力增强了,兴趣浓了,教育育人更能得心应手。这就是本人的一些不成熟看法。
  参考文献:
  [1]《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著名渡江出版社
  [2]《教育原理》.王丹主编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读者文摘》
其他文献
摘 要:历史在中国文化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发展,我们必须了解自己国家发展史。高中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较为全面的一次,国家对历史也很重视,可想而知,学好历史很重要。但是以前那种历史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转变。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效果  中国式课堂教育向来是教师教、学生学。历史课程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因此学生学习起来十分枯燥。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发生的时间、人物、事件需要学生死
摘 要:中考物理复习容具有基本概念、原理多、实验多、知识面广、题目综合性强等特点,为了在复习过程中,既能较好地减轻师生的负担,又能做到提高质量,使学生在这个阶段获得更大的发展,在复习的过程中,很多优秀教师都会讲究复习的方法,例如,用分类法复习重要的概念;用比较法复习易错易混 淆的概念;根据复习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也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物理复习;复习策略;中考;初中物理;基础
摘 要:词汇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至关重要。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发挥。语言学习者只有具备充足的词汇量,才能读懂和听懂,词汇的识记是英语学习中的基础环节。高效地记忆英语单词,首先要分析词汇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词汇采用不同的记忆方法。其次,科学的、现实可行的记忆方法也是识记英语单词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英语;词汇;记忆  词汇记忆法有浅、深编码法两种。浅编码法注重从词形或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育者在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曾经一度被忽视的美育也日益受到重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挖掘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不同的几个方面介绍了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做法,希望对广大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加强;美;教育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的教学理念已
课堂是教育教学实施的主要阵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主要靠课堂教学来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体现有趣,有用,有效。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又是在教学活动中得以体现的,因此,怎样在有限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老师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小学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怎样安排好课堂的节奏,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  一、内容的安排  巧妙地安排课堂内
摘 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步雨奠基阶段,搞好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的后继学习和发展影响极大。小学数学更是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应该注重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改革方向,促进小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指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
摘 要:小学数学应该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当然,因材施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注意的问题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如何教好这门学科呢?笔者认为,应该首先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数学老师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  如果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学生
摘 要:叶圣陶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我们认识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对个人的终身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它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又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认真、细致的教学观察,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目的不明确,不会倾听,书
摘 要: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把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要考虑以学生的最终发展为目的。而不要过多地考虑知识结构体系。教学活动应首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关注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创设适宜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真正成为
自觉性是一种意志品质。自觉,就是不需别人督促,自己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孔子主张“自克”。所谓“自克”,就是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问题,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方面,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的内容。从教育的角度来讲,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作为一个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我认为学习只有自觉主动,否则是无法学好、无法学到真正的知识的。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生自觉学习习惯越来越差,尤其是对于自我克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