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学生作文主体,引导学生快乐作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24334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师要正视小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作文质量不高的问题。要更新作文指导观念和方法,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潜能,倡导快乐作文的理念。要确定学生作文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快乐作文。教师要做到让快乐作文的理念深入人心,及时肯定学生作文的闪光点,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体会写作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创新教法 快乐作文
  小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作文质量不高是一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共同面对的烦恼。试想,学生写作文的主动性不高,写作文纯属被逼无奈、应付了事,他的内心是苦恼的、厌烦的,怎么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呢?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一方面固然有学生写作兴趣不浓厚,生活经历不多,词句积累不足等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更要反思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正视这样的局面,作出积极的、相应的改变。
  学习是儿童的本能。从本质上来说,学习应该是快乐的。原本应该是快乐的、本能的学习为什么会变成苦恼的、厌烦的呢?这其中隐含的东西是很值得小学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的。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以斯普朗格的观点证之,不少小学语文教师教导学生写作文的行为并不是“唤醒”,相反的却是一种“抑制”。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下决心更新作文指导观念和方法,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潜能,倡导快乐作文的理念,真正地做到确定学生作文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自觉、快乐、高效的作文行为。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到确定学生作文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快乐作文呢?
  一、让快乐作文的理念深入人心
  中国古代经典著作《论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告诉我们以学习为乐是一种最高的学习境界的道理。纵览历朝前贤,多少人数十年如一日地学习,虽然身处逆境仍勤学不辍,乐此不疲,在他们研究的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其实就是“乐学”的最好证明。另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提出过兴奋与抑制的一组概念,阐述的是一个人在受到外界刺激或是诱导的时候,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会处于兴奋与抑制的状态并指挥他进行积极或是消极的相应行为。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积极转变观念,把快乐作文的理念深植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
  快乐作文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阐述得了的。本文仅从引导学生做好写作前的情感准备角度论述。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来看,生活经历不足,情感体验不够丰富应该是最大的障碍。因为这些东西不像语言积累、技法学习通过主观努力在短时间就能有所提高的,所以,在布置给学生写作任务之后,语文老师首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做好写作前的情感准备,教师可以根据写作任务组织一些相应的活动,比如说写景类作文可以组织实地考察,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观看视频或是照片等;比如写人叙事类作文可以组织故事交流会……总之,一句话,不管学生完成什么样的写作任务,都要在他们动手作文之前有组织的活动中完成情感的积蓄,让他们觉得写作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是一件快乐的事。
  二、及时肯定学生作文的闪光点
  学生的写作水平总是存在差距的。有的学生写作兴趣高,写作水平高;有的学生写作兴趣低,写作水平有待提高。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写作水平越高,写作兴趣就越高,而写作兴趣越高,他的写作水平就提高得越快。可以说,像这样的学生在写作兴趣与水平上已经形成良性循环,不需要语文教师过多地操心。相反的,那些写作兴趣较低,写作水平有待提高的同学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
  对于那些写作兴趣较低,写作水平有待提高的同学,语文老师更要注意保护他们的写作兴趣。尤其是在这些学生写完作文后,要注意及时肯定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可以撇开他们在作文整体上的不足,单就立意、结构、修辞甚至是某一段落、某一句写得好进行鼓励,并以此激发他们求得进步的欲望。当然,及时肯定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并不等于没有原则地一味奉承,还是要在鼓励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足,让他们明确改进的地方。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在平时的作文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尽量地不要给学生的作文划分出三六九等,注意不要让那些写作水平有待提高的同学屡屡受到教师评价的打击。如果非要给学生每次作文相应评价,就不妨考虑先给不同水平的学生划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再根据他们的作文实际给出相应的评价。
  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生的写作兴趣需要教师的保护,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但与此同时,学生的写作兴趣更需要教师的激发。以战争喻之,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像防守,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像进攻。只有攻守兼备才能打赢战争。所以说,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都很重要,而且从某种角度来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至还要重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想方设法,通过多种形式巧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尽可能地让他们感受到写作带来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写作中。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有许多,常用的有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丰富生活的体验;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以读促写;要求学生以日记、周记等形式勤练笔;还有写作经验交流,等等,不一而足。我认为,这些先进的经验都是非常好的,是值得小学语文老师学习并实践的。不过,以上列举的不过是一些具体的操作办法。笔者认为,不管选用什么样的办法,都要遵循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作文的原则。要注意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特长等,鼓励支持他们的个性发展。因为,只有这样的教育教学才是学生真正想要的。
  四、让学生体会写作成功的喜悦
  相比过程的快乐来说,结果的快乐总是更令人自豪。这就好比农夫的耕作,耕作的过程再怎么快乐,恐怕也比不过收获时的快乐。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保持小学生写作过程的快乐体验,更要注意让学生体会到写作成功的喜悦。因为只有学生很好地体会到写作成功的喜悦,他们才会觉得写作过程中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才会激励他们争取下一个成功。
  每位老师激励学生的方式方法总是不一样的。我喜欢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写作成功的喜悦:我会在学生每次作文之后,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给出相应的意见并要求学生作出相应的修改。然后,我会把学生反复修改之后定稿下来的文章发到班级主页上,特别好的文章还会推荐到校刊或是其他更高级别的刊物发表。这样的话,学生就会很好地体会到习作成功的感受。此外,每一个学期,我还会从所有学生的全部作文里选一篇最好的作文,汇编成册并送到每一位学生家长手中,让家长们也感受到孩子的进步。这样,孩子受到家长的表扬,反过来对他们写作兴趣的提高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
  参考文献:
  [1]王婷.小学语文快乐作文教学法初探.时代教育,2010.
  [2]黄燕.三“乐”教学法,让作文快乐无穷.新课程学习,2013.
  [3]姜素芹.小学快乐作文教学方法之我见.吉林教育,2014.
  [4]周庆华.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作文成功之路,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定程度上,兴趣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同时,教师对兴趣的有效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对于语文这门学科而言,学生对语文是否有兴趣,直接决定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高低。因此,在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就要积极引进激趣教学手段,努力营造良好的趣味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发展语文素养。
摘 要: 在教学改革的实施背景下,通过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对实际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比较有利。小学语文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比较关键。本文主要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游戏法的应用作用及应用现状详细分析,并就游戏教学设计方法的应用详细探究,以期从理论层面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关键词: 低年级 小学语文 游戏设计  对于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联系学生的学习特
摘 要: Lotka-Volterra是数学生态学中最重要的模型之一。本文依照Lotka-Volterra的生态意义详细叙述了它的建立及演化过程。  关键词: Lotka-Volterra 生态模型 历史演进
目前农村小学作文评改方式还停留在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的方式,导致教师疲于奔命、学生受益甚微。我认为作文评改方式应是开放的、多元的,如师评师改、学生自评自改、互评互改、小组轮评、家长助改等方式可随机采用。有效采用这些开放作文评改方式呢?这就需要创新,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作文评改是农村小学作文评改方式创新之一,具体做法如下:  一、利用信息技术,增加学生参与作文评改的机会。  小学生进入高年级以后,随着
期刊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 HO)是催化血红素降解的起始酶和限速酶。它存在全身大多数组织中如肝脏,子宫,胎盘。大量研究表明 HO 作用下产生的内源性的
合作学习对学习有着明显的积极影响,能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良好非认知品质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在合作学习情景中,积极互赖指的是学生要认识到不仅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还为其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因此如何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积极互赖,对合作学习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对合作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互赖,包括如何通过任务驱动法、责任承担法、评价激励法、问题调动法及澄清问题法做了探索
期刊
摘 要: 受到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影响,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是带领学生更好学习的指导者。高中生已经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及逻辑能力,保证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本文主要阐述通过将学生分层,通过创新更合适的教学方式,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同时对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