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特长生作为一个独立而又特殊的学生团体存在,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学生自身的发展都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对高中体育特长生如何进行科学的培养成为了学校讨论的一项新的课题。本文从体育特长生的选取和培养两个方面方法对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做出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 培养方法
選材是重点,应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条件,挖掘学生潜力
学校对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选材是诸多方面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如何在茫茫学子中选出适合作为体育发展的学生,应该引起学校领导以及指导教师们的充分重视。在现有的条件和背景下,高中体育特长生的选取,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身体条件、形态特征
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特长生,顾名思义就是要在体育方面做到出类拔萃并且有着和优于常人的身体素质,体育特长生无论是从四肢长度、肌肉等体态特征还是从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上讲,都应该选取各项都符合标准且适合发展体育项目的学生。
吃苦耐劳、意志坚定
体育是一项耗费体力的行为和活动,长期刻苦的训练要求学生有着不怕吃苦的精神和气质,保证每天训练保时保质的完成。
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
良好的道德风气是校园活动的一项重要行为准则,需要每个学生严格遵守,作为学校内的一个特殊群体,学校在选择这一群体成员时,更应该将品德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标准。
综合成绩达标
增加高考通过率是培养体育特长生的一个重要目的,在学生的选取时,文化课成绩也应该成为一个考核标准,而不是简单的体育一项特长,只有学生综合成绩达到国家规定的考试标准,才能作为学校的体育特长生进行培养。
二、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方法
1、要求高中体育特长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
最为刚刚步入青春期的高中生来说,思想和行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叛逆心理的“指导”,尤其是整天埋在体育训练的特长生,整日的训练以及较少的和外界接触。会使他们内心产生极大的躁动,养成抽烟、饮酒、逃课等不良生活习惯,长此以往体育特长生便成为了学校违规违纪的重点对象。对此,指导教师应该在对体育特长生的训练中,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把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专业训练中去,改变长期以来体育特长生养成的不良生活行为习惯,抓住青春期叛逆的心里并进行深刻的开导教育,使其从内心里认识到良好品行的重要性,也借此改变体育特长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恶劣形象。
2、加强对高中体育特长生坚强意志的磨练,作出科学的指导
体育活动对学生有着很高的身体要求和吃苦的精神,每天重复着同样的训练工作,许多特长生开始产生强烈的烦躁感导致中途放弃。对此,指导体育老师应该对训练的时间以及强度做出适合学生训练的调整,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训练进程针对性的加大训练强度,避免枯燥的单体式重复训练,积极指导学生对未来进行深刻认识,调动学生积极性,对常规训练制定长远目标,从而使学生抱有强大的动力进行训练。
此外,指导教师应该对常规训练做出科学性的指导,合理安排训练的时间以及训练强度,实行间歇性休息、一对一指导、自助学习领悟等环节,这样既保证了正常的训练量又使学生们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事实证明,不合理的训练方式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并没有起到预期的训练效果,而学生在科学的指导方式下训练,节省了原有方式下的大部分休息时间,训练效率也会高出很多。
3、重视文化课等其他方面的学习
特长生的培养方案并不是一味的追求过硬的专业知识,而忽视了文化知识的考核。而现在高中体育特长生所表现出专业课和文化课的严重失衡,一方面,体育特长生的专业课可以基本符合国家考核标准,而文化课水平则均处于班级中下,不能达到国家考核标准。然而无论是从国家考核标准还是从学生自身长远发展来看,文化课的学习都应该成为体育特长生重视的方面,体育的道路不能一直走下去,曾经在体育事业上去的辉煌成绩的人在退役后遭受落魄处境的事例也屡见不鲜,这值得我们进行深深的思考。所以正处于文化学习的关键阶段的高中,最为专业体育的特长生仍然不能忽视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学生要想求得自身长远的发展就需要在不断提升体育专业的各项技能的同时,又应该兼顾文化知识的学习。从学校来看,体育指导教师应该和文化课老师做出密切的交流,对体育特长生进行专项的培养。
学校、家长双方深入交流,引起高度重视
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不能单单靠有限的师资力量来完成,作为校领导应该对本校体育生的培养方案作出明确指示,虚心向其他高中学校学习经验并进行交流,聘请专业的指导教师,购进先进的体育训练设施等,争取为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特长生家长应该对特长生的培养方案有充分的知情权,家长可以明确自己孩子的培养发展目标,积极配合和支持学校工作,鼓励和引导自己的孩子刻苦学习,保持良好认真的训练态度,完成学校培养的各项标准。
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又艰巨的任务,无论是学校、学生还是学生家长都应该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在高中这种成长坏境下,在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工作中,训练教师必须具有科学的训练方法作为指导和不怕辛苦的奉献精神并将忘我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各个高中学校在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中应该明确培养目的、培养任务和培养方案,打造出一批又一批德育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郑立新.对体育特长生教学的点滴认识[J].成才之路
[2]黄小根.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J].知识窗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 培养方法
選材是重点,应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条件,挖掘学生潜力
学校对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选材是诸多方面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如何在茫茫学子中选出适合作为体育发展的学生,应该引起学校领导以及指导教师们的充分重视。在现有的条件和背景下,高中体育特长生的选取,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身体条件、形态特征
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特长生,顾名思义就是要在体育方面做到出类拔萃并且有着和优于常人的身体素质,体育特长生无论是从四肢长度、肌肉等体态特征还是从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上讲,都应该选取各项都符合标准且适合发展体育项目的学生。
吃苦耐劳、意志坚定
体育是一项耗费体力的行为和活动,长期刻苦的训练要求学生有着不怕吃苦的精神和气质,保证每天训练保时保质的完成。
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
良好的道德风气是校园活动的一项重要行为准则,需要每个学生严格遵守,作为学校内的一个特殊群体,学校在选择这一群体成员时,更应该将品德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标准。
综合成绩达标
增加高考通过率是培养体育特长生的一个重要目的,在学生的选取时,文化课成绩也应该成为一个考核标准,而不是简单的体育一项特长,只有学生综合成绩达到国家规定的考试标准,才能作为学校的体育特长生进行培养。
二、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方法
1、要求高中体育特长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
最为刚刚步入青春期的高中生来说,思想和行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叛逆心理的“指导”,尤其是整天埋在体育训练的特长生,整日的训练以及较少的和外界接触。会使他们内心产生极大的躁动,养成抽烟、饮酒、逃课等不良生活习惯,长此以往体育特长生便成为了学校违规违纪的重点对象。对此,指导教师应该在对体育特长生的训练中,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把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专业训练中去,改变长期以来体育特长生养成的不良生活行为习惯,抓住青春期叛逆的心里并进行深刻的开导教育,使其从内心里认识到良好品行的重要性,也借此改变体育特长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恶劣形象。
2、加强对高中体育特长生坚强意志的磨练,作出科学的指导
体育活动对学生有着很高的身体要求和吃苦的精神,每天重复着同样的训练工作,许多特长生开始产生强烈的烦躁感导致中途放弃。对此,指导体育老师应该对训练的时间以及强度做出适合学生训练的调整,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训练进程针对性的加大训练强度,避免枯燥的单体式重复训练,积极指导学生对未来进行深刻认识,调动学生积极性,对常规训练制定长远目标,从而使学生抱有强大的动力进行训练。
此外,指导教师应该对常规训练做出科学性的指导,合理安排训练的时间以及训练强度,实行间歇性休息、一对一指导、自助学习领悟等环节,这样既保证了正常的训练量又使学生们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事实证明,不合理的训练方式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并没有起到预期的训练效果,而学生在科学的指导方式下训练,节省了原有方式下的大部分休息时间,训练效率也会高出很多。
3、重视文化课等其他方面的学习
特长生的培养方案并不是一味的追求过硬的专业知识,而忽视了文化知识的考核。而现在高中体育特长生所表现出专业课和文化课的严重失衡,一方面,体育特长生的专业课可以基本符合国家考核标准,而文化课水平则均处于班级中下,不能达到国家考核标准。然而无论是从国家考核标准还是从学生自身长远发展来看,文化课的学习都应该成为体育特长生重视的方面,体育的道路不能一直走下去,曾经在体育事业上去的辉煌成绩的人在退役后遭受落魄处境的事例也屡见不鲜,这值得我们进行深深的思考。所以正处于文化学习的关键阶段的高中,最为专业体育的特长生仍然不能忽视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学生要想求得自身长远的发展就需要在不断提升体育专业的各项技能的同时,又应该兼顾文化知识的学习。从学校来看,体育指导教师应该和文化课老师做出密切的交流,对体育特长生进行专项的培养。
学校、家长双方深入交流,引起高度重视
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不能单单靠有限的师资力量来完成,作为校领导应该对本校体育生的培养方案作出明确指示,虚心向其他高中学校学习经验并进行交流,聘请专业的指导教师,购进先进的体育训练设施等,争取为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特长生家长应该对特长生的培养方案有充分的知情权,家长可以明确自己孩子的培养发展目标,积极配合和支持学校工作,鼓励和引导自己的孩子刻苦学习,保持良好认真的训练态度,完成学校培养的各项标准。
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又艰巨的任务,无论是学校、学生还是学生家长都应该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在高中这种成长坏境下,在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工作中,训练教师必须具有科学的训练方法作为指导和不怕辛苦的奉献精神并将忘我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各个高中学校在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中应该明确培养目的、培养任务和培养方案,打造出一批又一批德育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郑立新.对体育特长生教学的点滴认识[J].成才之路
[2]黄小根.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J].知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