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传播的心理学

来源 :科技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moko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和社会不公的不断出现,不少愤懑而压抑的群体一直需要找到情绪表达的理由,而部分谣言则成了大众情绪表达很好的由头。
  
  日前,一则“军车进京”的离奇谣言忽起于微博,继而在广大社会公众中迅速蔓延,引发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而就在几个月前,媒体披露了有关部门查处的一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例:某军事论坛的网络编辑看到论坛帖子里有“铁鸟回光返照、化作青烟”的诗句,又结合其他网民的只言片语,竟编造出“空军掉了一架飞机”的“爆炸性”新闻。
  谣言,已经成为我们这个社会不死的幽灵,时不时就会沉渣泛起。在进入信息时代以后,随着手机短信、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现在即时聊天工具、网络自由论坛及微博的出现,谣言更是带来了巨大的杀伤力。
  对此,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沈政告诉笔者,如果从深层次来考量,近些年各种谣言在社会上呈现普遍蔓延的趋势有着极其深刻复杂的社会背景。很多人长期以来一直生活在紧张不安的环境之中,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和社会不公的不断出现,不少愤懑而压抑的群体一直需要找到情绪表达的理由,而部分谣言则成了大众情绪表达很好的由头。
  就在最近,就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近日,国内天涯社区等网站论坛中有人冒充中新网发布新闻信息称“一北大学生王某因网站备案未成功,网站被关,带刀将贵州省通信管理局机关干部刘某杀死”。这条消息迅速满足了大众对目前大学生求职难、政府机关僵化式管理的不满情绪。
  由于大众并不是专业人士,没有能力、没有意识也没有时间对每条信息去核实,所以很多人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对此消息进行转发和评论,一天的时间内该条消息就在新浪微博上被转载上万次。谣言的传播者在传播信息中发泄自己的心理苦闷,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寻求一种自我的心理安慰和心理快感。
  但当微博官方及相关部门出来辟谣后,一部分转发者发现此前自己“传谣”,觉得再次转发辟谣信息有损自己“公信力”,而另一部分转发者仍然会抱着“事出必有因”的心理,拒绝接受事实。所以辟谣信息传播的力度远远比谣言的传播力度弱得多。
  所以,同样是“北大学生创业不成杀害管理人员”的信息帖,在被新浪官方和贵州省通信管理局盖着公章联合“微博辟谣”后,只被转发区区不到七百次。
  当然,现在谣言的蔓延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有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已经是一个互联网大国,网民人数超过5亿,比一些国家人口总量还多。并且处于微博等自媒体时代的互联网已经是这些网民言论最为自由与活跃的一个空间。
  在这个平台上,不仅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也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然而,针对互联网的相关管理却还没有及时跟上,这给一些对社会怀有严重不满情绪的人传播谣言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平台与空间。在这种局面下,一些谣言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不仅传播速度前所未有,其所形成的杀伤力往往也是前所未有的。
  此外,一些子虚乌有的谣言之所以能够大范围流传并造成比较恶劣的影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出现一些广受关注的事件时,政府相关部门往往信息不公开、不透明,有关单位也常常不立即进行真实的信息披露,要么在披露相关信息时对一些问题遮遮掩掩,要么干脆置之不理,在得不到权威的信息来源时,一些民众只好听信道听途说,在“蝴蝶效应”的作用下,结果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导致谣言满天飞。
  因此,要有效遏制谣言的传播,当前我们需要治标也需要治本,除了要求社会公众不信谣、不传谣,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并以法治手段加以保障和约束以外,在信息传播方面,一定要用法治的手段健全我国相关部门及单位的信息及时公开制度,及时保障信息传播的公开透明,这样就会在源头上遏制谣言的传播。
  其次,加速推进社会发展及国家管理改革,最大限度缩小贫富差距,消除社会不公,减少社会不满情绪,就会瓦解谣言传播的社会心理基础。另外,相关部门和单位重塑在信息传播方面的公信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唯有在社会公众中树立了公信力,才会让社会公众相信机构信息发布的权威性与可靠性,做到了这一点,就是有谣言传播,也会很快不攻自破,不会发挥太大的杀伤力。
其他文献
“一些人身边可能没有交心的朋友,没有途径把苦恼释放出来,内心很孤寂。尤其是女人,天生是偏重精神的,她们需要依赖、保护和给予,‘性爱灵修’班正是利用了这个东西。”  在身心灵培训课程中,号称“心灵成长导师”的秦铭远向学员们宣扬婚外性自由,鼓吹换妻换夫是女性解放的途径。经媒体揭露,秦铭远所在的广东惠州市的“KHAOS 国际静心山庄”,日前已被警方立案调查,“性爱灵修”的本来面目也渐渐水落石出。那些原本
期刊
“我孩子大约在四五岁的时候经常拉肚子,听朋友说吃诺氟沙星管用,我也给孩子吃了这药,前前后后十多粒。孩子现身高明显比同学矮许多,我后悔莫及想撞墙。有什么补救措施吗?做妈的心急后悔。求懂医的解答!!”一位网名叫“胡说的西红柿”在网上发帖,担心自己的孩子因为吃了诺氟沙星,导致个子长不高,寻求大家的帮助。  记者在诺氟沙星的使用说明书中看到这样的描述:本品在婴幼儿及18岁以下青少年的安全性尚未确立。但本品
期刊
上期文章中我们提到,新能源汽车姓“电”不姓“汽”。目前大部分新能源车,无论是弱混合动力车、中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还是纯电动汽车,都离不开电。更准确地说是离不开“电池”,尤其是对锂电的需求,为国内众多涉足锂电的企业带来了机会。  电池是关键  电池,最开始就是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产生电流的容器,正因为容器里盛有液体,所以叫“池”。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的概念变得越来越宽泛,比如我们
期刊
最近围绕着两篇合成生物学科研论文是否能自由发表,牵动了多国科学家的神经。  事出 2011 年年底,荷兰和美国两组科学家,“制造”出一种传染力更强的新型 H5N1 禽流感病毒。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H5N1 禽流感病毒自从 2003 年记录在案以来致死率将近 59%, 确实“毒力强大”。但迄今为止,并未发现这种病毒能在哺乳类动物中传染。  荷兰和美国这两组科学家的研究,通过在既有的 H
期刊
大脑越聪明,朋友就越多  科学家发现,大脑越大的人,拥有的朋友越多。维持友谊需要脑力,而拥有真正朋友的人要了解某个人正在想什么,就不得不动用更多的认知技巧。但社交网络中的人则恰恰相反。   研究人员发现,人们拥有朋友的数量和他们的眼窝前额叶皮质大小存在一定联系。这个大脑区域位于眼睛上方。科学家对40个人进行了实验,并对他们的大脑进行了磁共振解剖图像扫描,以便测量他们的前额叶皮质的大小。大脑的这个
期刊
在太空飞行状态下,王赣骏从中国东边到西边,只要不到10分钟。从幻想飞天的明人万户,到王赣骏进入太空,再到以杨利伟为代表的中国航天员,探索太空的飞天脚步,正走得越来越密集。  3月31日,在“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2011-2012”颁奖典礼上,王赣骏获得了“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他是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华人,也是美国范登堡大学的教授。他也是第一位在太空从事自己设计的实验的科学家。虽然他
期刊
健康快车是专为贫困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手术的列车,至今已开赴全国115个地方,救治了超过12万的贫困患者,为他们带去了光明。  3月24日、25日,北京市民参观 “健康快车”火车医院活动在北京车辆段启动,很多市民登上了这辆特殊而神秘的列车。到4月5日,这辆特殊的列车将从北京西车辆段开往河南洛阳市和广西百色市。和普通列车不同,它的运行时间将长达9个月,而它肩负的任务也更为特殊——专为生活在偏远地区的贫
期刊
“这是一种海陆空三系机器人,它不用改变形状就能快速实现三种地形条件下的运动。在未来,可以应用于侦察或者载人三系飞行器。”一名中学生自信满满地对评委们介绍着他的研究成果。   这个男孩就是来自于育才学校的穆博文。正是由他设计的这个机器人获得了第三十二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一等奖。除了穆博文以外,他的一些校友们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提升科学素养至关重要   5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和4个单项
期刊
探亲访友,总免不了要送礼,如今大举进攻市场的保健品似乎就成了人们的首选。可这些宣称高科技、无所不能的保健品是否真的有疗效?它们真的经过严格的临床检验和实际应用了吗?  科技的发展涌现出了一些新的科学发现,表明自然界有很多“能吃的、有疗效”的物种和物品。但科学新闻不代表临床功效,前者也许是动物实验、细胞实验的发现,即使临床也是小部分人的统计资料;说到临床功效则需要临床证据。比如,喝红酒有助于预防动脉
期刊
美国飞行汽车公司特拉弗吉亚宣布,他们的名为“Transition”的飞行汽车成功地进行了试飞,并于近日首次亮相,打算年底投放市场,售价为27.9万美元(合人民币175.8万元)。Transition更像是能在路上行驶的飞机,它拥有可折叠的机翼。  ——《洛杉矶时报》      用设备就能阅读人的思维?     由神经系统科学家菲利普·娄领导的团队,开发出了新一代便携式脑部神经监测设备,能通过“头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