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前路坐骨神经阻滞术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yig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前路坐骨神经阻滞与传统入路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8—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90例行膝及小腿手术患者,男45例,女45例,年龄(46.23±14.87)岁,年龄范围为18~76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每组45例。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分别以传统与改良入路行前路坐骨神经阻滞术。记录坐骨神经显影深度、神经阻滞穿刺深度、穿刺针显影评分、坐骨神经扫描时间、坐骨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最低电流强度、穿刺针道个数及穿刺成功率。

结果

传统组患者坐骨神经显影深度[(6.54±1.13)cm]显著深于改良组[(4.68±0.98)cm],改良组坐骨神经扫描时间及坐骨神经阻滞操作时间[(26.00±7.00)s、(150.00±43.00)s]均短于传统组[(33.00±8.00)s、(170.00±38.00)s],改良组的穿刺针道个数[(1.30±0.30)个]少于传统组[(2.10±0.80)个],改良组穿刺针显影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神经阻滞穿刺深度,最低电流强度及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改良前路坐骨神经阻滞可有效降低传统前路阻滞的操作难度,提高成功率,可作为坐骨神经阻滞的补充方法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骨代谢标志物、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 纳入180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和45例绝经后健康女性对照者,采用DXA测量受试者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值,测定血清中骨代谢标志物;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回归研究维生素D与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的关系.结果 ①绝经后2型糖尿病腰椎骨密度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②70%绝经后2型糖尿病存在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组的股骨颈、Ward\'s三角骨密度较维生素D充足组显著降低(P<0.05)
目的评价维奈克拉单药或联合CD20单克隆抗体(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CLL)的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ClinicalTrials.gov、美国食品药品监理局和欧洲药品管理局等网站,收集结局指标包含安全性的维奈克拉单药或联合CD20单抗治疗R/R CLL的临床研究,提取安全性相关数据,采用R软件进
目的 探讨功能残气量监测联合呼气末正压滴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纳入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的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一般资料,给予气管插管正压通气,首先测定无外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e)下呼气末肺泡内正压(PEEPi)、功能残气量(FRC)、潮气量(VT)、呼吸频率(f)、呼吸功(WOBimp)、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