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奈克拉治疗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安全性的meta分析

来源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onerc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维奈克拉单药或联合CD20单克隆抗体(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CLL)的安全性。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ClinicalTrials.gov、美国食品药品监理局和欧洲药品管理局等网站,收集结局指标包含安全性的维奈克拉单药或联合CD20单抗治疗R/R CLL的临床研究,提取安全性相关数据,采用R软件进行meta分析,效应量为相对风险比(RRR)及其95%置信区间(CI)。

结果

共纳入9项研究,全部为单臂临床研究(前瞻性研究8项,回顾性研究1项),共纳入819例患者,其中单药组719例,联合用药组100例。维奈克拉单药或联合CD20单抗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血液系统不良事件,3~4级中性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和贫血发生的风险分别为46.96%(95%CI:40.27%~53.76%)、20.46%(95%CI:14.79%~27.59%)和15.31%(95%CI:10.30%~22.15%)。其他3~4级不良事件主要包括感染[17.79%(95%CI:15.15%~20.77%)]、肿瘤溶解综合征[3.00%(95%CI:1.75%~5.09%)]、高血糖[5.98%(95%CI:3.80%~9.29%)]和低钾血症[4.27%(95%CI:2.54%~7.08%)]。因为不良事件,28.82%(95%CI:16.56%~45.24%)的患者中断维奈克拉治疗≥1次,17.19%(95%CI:10.96%~25.94%)的患者降低维奈克拉剂量,9.56%(95%CI:7.64%~11.89%)的患者永久停用维奈克拉,1.90%(95%CI:0.86%~4.17%)的患者死亡。接受维奈克拉联合CD20单抗治疗的患者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风险和维奈克拉减量风险明显高于单用维奈克拉患者(57.00%比41.69%,RRR=1.36,95%CI:1.12~1.66;38.18%比14.97%,RRR=2.55,95%CI:1.48~4.39)。

结论

维奈克拉治疗R/R CLL的不良事件主要为血液系统不良事件,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风险超过40%。联用CD20单抗后,除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因不良事件导致维奈克拉减量的风险明显增加外,其他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并未增加。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鹤壁市人民医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84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方案,观察组接受纳布啡复合丙泊酚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以及麻醉诱导时间、检查操作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以及术中患者体动反应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各时间点的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指标以及麻醉诱导时间、检查
目的 分析脑血管病患者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睡眠障碍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根据睡眠障碍情况分组.对照组(n=60)为不伴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睡眠障碍患者,观察组(n=60)为伴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睡眠障碍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多导睡眠指标和认知功能(MOCA)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执行功能、记忆力、注意力、定向力、语言流畅性及MoCA总分明显更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OL、NREM S1期睡眠时间
目的 分析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骨代谢标志物、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 纳入180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和45例绝经后健康女性对照者,采用DXA测量受试者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值,测定血清中骨代谢标志物;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回归研究维生素D与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的关系.结果 ①绝经后2型糖尿病腰椎骨密度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②70%绝经后2型糖尿病存在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组的股骨颈、Ward\'s三角骨密度较维生素D充足组显著降低(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