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实施安全教育初探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RUOFEI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安全教育是学校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也是人本教学理念以及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然而,在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总是能够听到关于小学生安全问题的相关报道,这说明当下小学生普遍缺乏安全意识。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应当加强必要的安全教育,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安全教育展开了相关论述,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创新方法,以期能够为小学体育教学和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安全教育;创新方法
  一、小学体育教学实施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体育教学贯穿每个人教育的不同阶段,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中体育教学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育也成为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小学生普遍缺乏安全意识,且大多活泼好动、好奇心重,有的小学生甚至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这些都成为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期,一旦产生较重的损伤,后果不堪设想,特别是体育运动中场地、器材以及周围建筑物等都有可能带来安全风险,小学生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能力和防卫意识,由此频频发生意外事故,这也使得小学体育实施安全教育非常必要。
  二、小学体育教学的特殊性
  之所以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另外一个原因就在于小学体育课程的特殊性。一方面是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该课程授课对象为7岁至11岁左右的儿童,这个时期正是小学生快速长身体、形成个人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小学生的肌肉以及骨骼发育尚未定型,极容易在體育运动中发生意外;另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根据我国新课标的要求,小学体育课程不仅包含体育运动的教学,同时还要学生健康知识、技能与方法的培育,其指导思想为“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保障体育课程的安全高效开展。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的创新方法
  (一)以身示范,培育安全意识
  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培育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将安全第一的理念传递给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安全意识包括了对于危险因素的规避和如何更安全开展个人活动,同时也包括了个人财产的安全意识培育。如在体育课中,场地及运动器械的选择首要要考虑的是可能存在哪些安全风险,场地是否有监控确保学生活动在教师的视线之中,器械是否陈旧、是否有个别学生会私自在施工中的场地中追逐或者夹带尖锐的配饰打闹等。教师要以身示范,做到明令禁止,安全无小事,教学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教学流程,上下课都要仔细清点人数,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并且,安全意识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教师在每一节课中逐渐渗透、循序渐进完成的,师生都树立了安全意识,那么无论是体育课上还是生活中都能够远离危险。
  (二)科学指导,规避潜在隐患
  体育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即便是在小学体育课程中也会存在着安全的风险,容易对小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如果小学生缺乏安全意识,且运动不规范,极容易造成扭伤或韧带拉伤等问题。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的时候能够进行科学而全面的指导,例如在小学足球课堂上,要明确告知所有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并解释热身运动的原因:通过热身运动,肌肉群和关节开始适应运动强度和节奏,不会出现突然扭伤或拉伤的问题。笔者认为由于小学生对于抽象的解释缺乏理解,建议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短视频的形式来告知学生。同样,在运动过程中一些技巧性的动作要领也要以直观生动形象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规避潜在的风险,如体育运动量力而行、如何在跳跃运动中安全落地、运动后饮水饮食的注意事项等,系统科学指导将在很大程度上规避安全隐患,保障小学生的人身安全。
  (三)提前教授,掌握自救方法
  即便是教师做好了充足的安全教育准备工作,但是由于小学生对于安全隐患缺乏必要的认知,且数量众多,不可避免就会出现安全事故,如活泼好动的小学生经常会扭伤或擦伤身体,或者不小心划破皮肤等。这个时候就需要小学生掌握自救的技巧,国内外经常会报道个别小学生发生意外,不懂得如何自救且没有教师及时干预导致伤情进一步恶化的案例。这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的时候要具有隐患意识,及时传授给小学生必备的自救技巧,防患于未然。例如,教授给小学生如何进行简单的伤口包扎,避免伤口的感染,同时也鼓励小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帮扶,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及时告知教师,在简单自救基础上寻求更多的帮助,灵活采用自救措施。
  此外,针对于患病的学生教师要格外关照,避免参与剧烈的体育运动。如有的小学生患有哮喘,一旦剧烈运动极易发病,后果难以设想,教师要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健康状况,且引导学生如有身体不适要及时告知,避免因体育运动造成二次伤害。
  (四)依法教学,严格贯彻落实
  最近几年,总是会出现关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事故报道,这使得学校以及教师都格外注重学生的人身安全。之所以其他学校会出现教学事故,很大的原因在于教师并未严格遵守安全教学法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教学法规和制度,并且在此笔者建议部分小学可以构建关于体育安全教学的规章条例,从而能够为教师开展体育课程安全教学提供必要的制度依据。例如,在体育课开始前,教师应当提前向学生讲述有关本次课程的注意事项以及行为禁忌:严格遵守运动指导规范、不允许随意嬉戏打闹、斗殴等,所有学生必须在指定教学范围内开展活动,同学之间要互助互爱,确保班级每个成员的安全。依法教学,严格贯彻落实将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率,为学生的人身安全保驾护航。
  (五)善于观察,开展心理疏导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其性格尚未稳定成型且再当下信息化时代中很容易受到各种信息的误导。例如近两年比较火爆的短视频中,就出现了不少极限运动爱好者,他们挑战极限、突破自我的精神固然可嘉,但是存在着的安全风险系数极高,特别不适合小学生观看。小学生容易模仿,当下很多小学生在家养成了玩智能手机刷视频的习惯。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干预小学生这种不安全的模仿行为并引导其树立安全价值理念。此外,小学生比较单纯且性格多样,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因此存在消极情绪或其他不良情绪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避免因为心情不好而产生攻击行为或者自残行为。这对于小学生个体而言,无论是身体发育还是精神构建都是一种潜在威胁,对于其他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安全隐患。体育教师对于这类学生要格外关注,能够及时捕捉学生的不良情绪,积极沟通、安慰和疏导,正向积极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够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来。
  综上可以看出,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是尤为必要的。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当充分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制定一整套安全教育的操作流程,树立安全教育理念,将安全教育融入到每一节体育课程中来,从而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具备安全意识,远离潜在威胁,让学生健康积极成长,享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欢乐,这也是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基础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彬.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田径,2020(06):66-67.
  [2]邱美春.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的改进策略分析[J].才智,2020(15):217.
  [3]朱强.小学体育课堂安全问题策略谈[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7):113-114.
  [4]贾立波.浅议如何安全开展小学体育课教学[J].内蒙古教育,2017(16):67-68.
其他文献
【摘要】疫情期间,无论是灵活引用鲜活的新闻素材丰富语文课堂,还是课堂内外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人文性”语文课堂的特性体现。有时,是依托疫情素材、熏陶“三观”的大语文课;有时,是感受经典之美和文化自信的古诗文课堂;有时,是聚焦社区、社会的作文取材。这些特殊时期的语文课,无不是渗透着笔者对突显“人文性”语文课堂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疫情;人文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化自信  2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越发展,为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途径。在初高中数学的衔接中,二次函数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更高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并突破这个难点,本文借助GeoGebra动态软件,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直观感知图象变化,进而理解问题的本质,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二次函数;GGB;动态演示  初中数学到高中数学,是从具体数学到抽象数学的转化过程,是一次逻辑思维升华的过程。不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方式,将思维由中心主题向四面延伸,扩大了思维范围和深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化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构建层次分明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能力;运用思维导图展开联想,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小结,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运用思维导图展开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系统性思维能力;迁移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发散
【摘要】于近年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真切体会到美术微课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带来的便利,以视听结合的方式,结合网络素材,充分发散学生思维。本文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论文研究目的、背景及方法”,“美術微课在中小学低年段美术课程中实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美术微课教学实践、教学实例与教学模式”,“美术微课课程的组织与评价”。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讨论,为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低年段美术课堂改革提供了一
6月18日,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在京召开全国学校安全工作视频会,部署各地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实际,做好2020年全国学校安全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林锐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主持会议。  陈宝生:确保师生安全是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要及时调整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积极有效应对  陈宝生指出,确保师生安全是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摘要】特殊儿童是相对特殊的儿童,与普通儿童有一些不同,长期以来我国都重视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最近几年,我国在教育各个阶段都推行融合教育,是指将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安排在同一个班级学习。基于此,本文从概述融合教育、推行融合教育的重要价值、班级融合的有效实践策略以及班级融合教育实践的有效推进措施四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班级;融合教育;实践  融合教育,主要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动力。为了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只能是那些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才能专注于听力和思考。本文将研究有趣的教学方法对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针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最终希望支持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不管在质量还是效率上都得到提升。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育增强了学生的认知方法,积极,完全舒适,学生潜在的主动性被这些创造性地思考的教学激发出来,提高了低年级
【摘要】摄影有着独特艺术魅力。引入小学美术课堂,不仅要教导学生摄影知识,更要通过发表积极向上的摄影作品让小学生把生活点滴记录下来,留存美好的记忆,切实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关键词】手机摄影;美术教学;美育  摄影是德育和美育的一种新形式。摄影有着独特艺术魅力。随着科技的飞跃发展,曾经的高档摄影器材,现在一台手机就能随拍即看拍摄效果,还能随时进行转存、发送。小学生通过创作和发表积极向上的摄影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观书有感》中的一句诗,它告诉我们,有了源泉和动力,事物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那么,小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丰富多彩、充满喜怒哀乐的生活才是孩子们习作的“源头活水”。  习作本身应该是小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但很多习作课上老师全然不考虑学生对实际生活的体验,而学生也仅为了应付作业任务,要么东拼西凑、生搬硬套,要么抄袭他人、假话连篇,完全没有自
【摘要】“十指有长短”,一窝鸟蛋破壳而出都有先有后,同样道理,一个班的学生,有些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比较快,有些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比较慢。因此,为了让绝大多数学生都受益,学生进行理解练习时,教师应布置一题学生做一题,教师评讲一题。教师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发适合软件,例如,可以利用AI2开发课堂练习软件,使得学生在学生端(个人电脑、平板)提交课堂练习,教师就可以在教师端看到全班学生课堂练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