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后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

来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xue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比较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后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建立正常高原人C5/6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A13.0.2对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最后加入韧带和关节囊,通过模拟前路手术摘除椎间盘建立椎间植骨融合的有限元模型,加入前路内固定器及后路椎弓根系统三种三维有限元模型.各模型施加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种生理载荷,模拟颈椎6个方向的生理活动.[结果]前路和后路2种固定方式均明显减少了前路椎体融合植骨块的应力,后路固定较前路固定更减少了植骨块的应力.主要的应力集中在椎体和螺钉交界处,不同方向运动上下螺钉承受的应力没明显差异.[结论]前路椎体间融合后通过前路和后路固定均可以降低植骨块的应力,达到手术后的初始稳定性,后路椎弓根固定在前路融合后其生物力学的稳定性强于前路钢板固定.
其他文献
过去一个世纪,由于影像学、神经生物学、生物力学及外科技术的发展,给脊柱外科带来巨大的变化。推测在21世纪,脊柱外科将会有更大的进展。rnrn1 影像学rn  自1891年Rntgen
随着对人类基因结构及其功能研究的深入,基因疗法极可能成为21世纪临床治疗脊柱疾病的有效手段。成功地将治疗基因转入椎间盘内的靶细胞,以及在动物模型上利用基因疗法成功促进
目的:观察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方法:2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例在应用纳洛酮的基础上加用氨茶碱,对照组10例单用氨茶碱,两组各用3~5天,观
枢椎齿状突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颈椎骨折,但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容易漏诊、误诊,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占颈椎骨折的10%~14%[1],尤其老年人的发生率更高.近年来由于诊疗水平的提
目的:探讨经口咽入路行寰枢椎手术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方法:全组手术共17例。行寰枢椎融合术14例,减压融合术3例。统计感染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结果:全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
目的:探讨小儿外阴阴道炎的病因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外阴阴道炎患儿96例,年龄4个月~10岁,取阴道分泌物常规显微镜检查和细菌培养加药敏及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培养加药敏.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aemia-reperfusion iniury,IRI)是指肢体缺血损伤和再灌注损伤的合称,临床中术中应用止血带、骨筋膜室综合征、休克、断肢再植、带血管蒂组织移植等过程
股骨头坏死主要好发于30~50岁的中青年.股骨头一旦塌陷,大部分患者将不可避免的进行关节置换术.由于人工关节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对于年轻患者来说,一生中可能要经历二次甚至多
目的:探讨散结镇痛胶囊在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3例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孕三烯酮组和散结镇痛胶囊组,对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