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胺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相互作用及体系的聚集行为对溶液性质的影响

来源 :化工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anboliweny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聚酰胺-胺(PAMAM)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之间形成聚集体的过程,分别以动态光散射、荧光探针方法测定了聚集体的中值粒径及疏水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c(SDS)的增大,以单体形式进入PAMAM内部的SDS分子逐渐转变为胶束状态接枝在PAMAM表面上,聚集体中值粒径增大,疏水性增强.随着ρ(PAMAM)提高,当低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SDS与PAMAM之间以疏水作用为主,聚集体中值粒径及疏水性明显增加;当高于CMC时,SDS与PAMAM之间主要以离子力作用为主,聚集体中值粒径与疏水性均出现峰值.聚集体对溶液性质随作用时间延长呈现出相同影响规律.在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条件下形成聚集体结构及演变过程示意图对PAMAM和SDS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其他文献
以硫磺菌子实体为原材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水提醇沉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对硫磺菌子实体多糖(LSP)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研究了LSP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LSP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50℃,LSP得率为8.12%;LSP对DPPH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OH(羟基)自由基和O2-·(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EC50(半最大效应浓度)分别为1.26、3.67和5.98 mg·mL-1.
为了稳定乙醛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利用流程模拟软件对乙醛装置的分离单元进行建模和优化计算,考察了乙醛产品塔回流比、塔釜加热量、塔板温度分布、塔顶回流温度等主要操作参数对乙醛产品纯度和操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品塔合适的回流比为0.90~1.05,塔釜加热量为5850~6200 kg/h,实现了乙醛产品质量稳定.
为了探究菌草制浆的可行性,分析了绿洲一号和巨菌草两种菌草原料的化学组分和纤维形态,研究了菌草原料的硫酸盐法制浆性能,结果表明,绿洲一号和巨菌草的综纤维素含量均达到70%以上,α-纤维素含量为40.22%~47.14%,木素含量为20.66%~24.22%,灰分含量仅为2.73%~3.72%,平均纤维长度为1054.59~1614.80μm,平均宽度为23.51~42.47μm,长宽比为38.02~42.74.两种菌草的纸浆得率为45.85%~47.83%,皆可成浆.
针对公路隧道施工中存在的不良地质段问题,文章介绍了不良地质段的施工要点、监控技术、勘测判别方法和处理措施,提出了管棚支护、导管注浆加固和分阶段开挖等施工技术要点,并结合老龙山隧道工程案例,分析了施工措施和取得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施工技术进行处理后,隧道山体结构和地质结构更加稳定,不良地质段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对隧道开挖引发的地层扰动进行应力和位移的快速及准确计算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实际意义.本文基于非线性Hoek-Brown强度准则,求解了隧道开挖后塑性区的应力和位移解析解,并对应力和位移解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塑性区半径随开挖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当mi≤20时,rp/r0随开挖半径的增大呈现非线性增大的演化规律,当mi=25,rp/r0随着开挖半径的增大呈现先增后减趋势;不同mi值时,rp/r0随着GSI增大而非线性增大;剪胀和开挖半径对的影响中,开挖半径对位移的影响更加显著.
对国内外粉煤成型干馏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成型方式、成型压力、黏结剂和干馏条件等方面综述了影响粉煤成型干馏的因素,发现加黏结剂冷压成型方式是目前的研究重点,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及较易在工业中应用等优点,并提出了复配黏结剂面临的挑战及其及发展前景.
[目的]针对宁夏特色优势作物西瓜、甜瓜白粉病发生日趋严重的问题.[方法]采用镜检法、ITS序列分子鉴定和国际通用的甜瓜白粉病生理小种鉴别寄主与标准鉴定体系,对宁夏地区不同地点、不同栽培方式的西瓜、甜瓜上采集的11份病菌样本进行白粉病病原菌及生理小种鉴定,并采用离体叶片鉴定方法对23份甜瓜种质资源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11份病菌样本的分生孢子形态符合单囊壳白粉菌的形态特征,有纤维状体,病菌样本的rDNA-ITS序列与单囊壳白粉菌Podosphaera xanthii的ITS序列聚为一类,病菌样本对鉴别寄主
文章对长隧道照明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并从照明灯具造价和用电量两方面进行节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设计方案可大幅降低工程造价,节约用电费用.
AO工艺利用硝化液内循环实现生物脱氮,很难保证缺氧区的缺氧条件,导致脱氮效果不理想,污泥絮凝性差.为了达到强化生物脱氮的目的,本研究采用外加电流提高缺氧区的污泥活性和生物絮凝性,探索不同电流强度下污泥接触角、zeta电位和污泥粒径的变化,结合三维荧光光谱(3D-EEM)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胞外聚合物(EPS)的组成,考察外加电流对污染物去除和污泥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流强度低于30mA时,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加,TN和COD去除率提高,酶活性增强.当电流强度为30mA时,ORP为-135m
[目的]以鲜当归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杀青、含水量、包装方法及储藏条件对鲜当归保质储藏期的影响.[方法]将鲜当归置于80℃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分别杀青2、4、6、8 min,并采用食品塑料袋进行真空和普通包装,分别置于常温和低温(4℃)条件下储藏,以不杀青、非真空包装且常温环境储藏为对照组(CK),分析比较不同处理对鲜当归保质储藏期及指标成分的影响.[结果]杀青4 min、真空包装、低温储藏且含水量控制在45.00% ~47.00%时,鲜当归指标成分损失最少,其中挥发油、阿魏酸及浸出物含量分别是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