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伤逝》到《蜗居》

来源 :决策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peter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的短篇小说《伤逝》,发表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在相当长的一个“文学时代”里,作者如雷贯耳的大名和作品本身的份量,吸引了一代代读者寻着它去阅读。
  六六的长篇小说《蜗居》,出版于当今的“影视时代”。作品的艺术成就与《伤逝》并不在一个层级,若不是同名电视剧的拉动,可以肯定地说,知道还有小说《蜗居》的人,只能是一个狭小的群体。基于此,本文就从小说《伤逝》到电视剧《蜗居》谈点只言片语。
  《伤逝》是将“五四”运动前后的时代背景加以浓缩,让读者通过人物命运去透视、领会作者的文外之意。《蜗居》是拿当今现实以“房事”为由加以扩展,把某一群体的尴尬展示给观众。
  耐人寻味的是,《伤逝》与《蜗居》,仿佛跨越时代产生了遥相呼应的远程效应,两部作品的人物彼此似曾相识。
  《伤逝》中的涓生、子君;《蜗居》中的海萍、海藻、苏淳、小贝。其身份属性,都是青年知识分子,习惯上把这类人称为“小资产阶级”。这群不同时代的被城市边缘化了的打工族“白领”,事实上近乎无资无产。当今一些青年“小资”,就算有车有房,那也是靠银行“按揭”;有点股票,多数人被设局“套牢”。没有人去较真他们与“小资产”是否名实相符,就像“阶级”本是中性词并无褒贬之意,没必要心虚似地换成“阶层”,无非就是某个群体的代表符号,仅此而已。人们观念中的“小资产阶级”,多是就那个群体中人的心态、情趣、言谈、举止有别于其它群体而独具特色,即“小资情调”而言,并不是别的什么带有政治色彩的东西。
  由于无资无产,从学校走出来的“小资们”,想在都市落脚,就不得不选择与他们不屑为伍的“小市民”为邻。
  《伤逝》中涓生、子君“看了二十多处这才得到可以暂且敷衍的处所。”
  《蜗居》中的海萍、苏淳寻到“藏在城市中的一个狭窄的里弄里,简陋、破败、晾晒衣服如彩旗般铺展开来的处所。”
  涓生和子君,还占有“一所小屋里的两间南屋”,且还有“极其安闲幽静”的舒适感。
  海萍和苏淳没撞上好运,“他们居住的屋子是一间十平米左右的老式住房后加的阁楼,卫生间和厨房都是跟邻里共用的。”
  两相比较,不知道涓生、子君是应该为自己身处封闭落后的年代而庆幸,还是海萍、苏淳要感叹自己生在与世界接轨的转型期以至于今不如夕。
  若作简单的类比,就容易犯“形而上”的错误。值得思考的是:寻找住所的小问题,其中是否隐含着被人忽视的大问题。
  时代在发展。时代的列车迅猛向前,载着精神,载着物质。时代的列车还经年不息地载着曾经是以土地刨食的农民进城打工。安身才能立命。蜂涌入城的农民工,以他们人数上的强势,大面积占领“地盘”。于是,逼着那些从学校走出来的知识青年,要么“蜗居”在闹市中的某一角落;要么“蚁居”在城、乡结合部的某个棚户区混扎于“小市民”群体之中。
  《伤逝》中的涓生、子君;《蜗居》中的海萍、海藻、苏淳、小贝们,虽隔着时代的“代沟”,却害有一个通病:与城市底层社会的“小市民”在思想上格格不入,无法也不愿意与“小市民”思想沟通更别说在情感上打成一片。
  然而一接触到生活实际,“小资们”鄙视的“小市民”习气,却如同镜面反射般的将“小市民”“影像”在他们身上印照得分毫不差。
  《伤逝》中子君“因油鸡争食与同院的小官太太暗斗”;《蜗居》中“被邻居抱怨用水太多的海萍,以反指邻居偷用自家的油予以回击”的情节描写,都十分到位地指出了:知识青年“小资们”精神上的制高点,一旦被行为挪走了支撑,居于制高点上的“自优感”必然会落入市俗的酱缸,结果是不能脱俗。
  《伤逝》和《蜗居》都反映了知识青年“小资”的男女结合。不同时代的两部作品中的人物,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证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小资”们步入结婚或同居过的“二人世界”之后,只要他们还没有跻进所谓“中产阶级”的行列,还混扎于底层“小市民”之中仍处于“蜗居”或“蚁居”的生存状态,其“小资”情调的瑕疵,在柴米油盐面前将无处遁形。生活的苦水,犹如漂白溶液般不停地侵蚀他们理想的斑烂色彩,最终只能留下一片惨白。
  《伤逝》中的涓生、子君“吃了筹钱,筹来吃饭”。子君为打发寂聊养的油鸡和小狗“阿随”,涓生“经多次的抗议和摧逼,油鸡们也逐渐成为肴馔……”“‘阿随’终于用包袱蒙了头,由我带到西郊去放掉了”……
  《蜗居》中的海萍、苏淳为一块钱可以吵得不可开交。为省钱,海萍反对苏淳抽烟,将苏淳的一包烟训斥着扔出窗外,苏淳居然急忙跑出去又捡回来。海藻向男友小贝提起借钱给姐姐时,小贝摊牌式的言道:“将来也要钱,结婚、买房,还要养小宝宝 ”……
  也难怪,依海萍的估算,都市最基本的生活成本,需日进四百元。可以想见,生存的压力近乎于令人窒息。
  有人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殊不知,当压力变成动力之后,被动力作用的物体一定要有可供转换为功率的场。就像蒸汽机的锅炉和厨房用具高压锅。如果锅炉的压力不能作用于蒸汽机;压力锅的压力不能作用于锅内的食物,又无安全阀减压,其结果,压力形成的动力就只能作用于锅炉或压力锅本身——爆炸。
  人的生存道理又何尝不是如此。
  《伤逝》中的涓生在失业后,为寻求新的工作处处碰壁,以至求告无门。出于他和子君二人“新的出路的开劈,新的生活的再造,免得一同灭亡”的考虑,涓生痛下决断,以“因为我不爱你了”为借口,结束了二人的同居生活。
  《蜗居》中“胸无大志”的小贝与价值观发生裂变的海藻,本是两支缠绕在一起的浮萍,有“爱”却无根基。在各自生存法则的引导下,海藻与人有染之后,小贝答应原谅她,却又不以结婚去付诸行动。海藻为自己的“出轨”行为深感愧疚承诺了断孽缘,却继续与宋世明保持接触。你无法找到这一对同居一室的“恋人”有为对方考虑的丝毫行为表现。“分手”是小贝自尊心遭致极度伤害后的无奈之举,“分手”也是海藻期盼已久求之不得的结果。
  回过头来看《伤逝》中的涓生、子君的“分手”。“只是盐和干辣椒、面粉,半株白菜,却集在一处了,旁边还有几十枚铜元。这是我们两人生活的全部,现在她就郑重地将这留给我一个人,在不言中,教我藉此去维持较久的生活”。这是涓生看到“分手”之后的子君所作的最后安排。这段静物素描似的文字叙述,读之令人动容。
  涓生和子君似的“分手”,在“跟着感觉走”,“潇洒一回就死”,“大不了从头再来”的浮躁时代,已难有所见。
  《蜗居》中的小贝与海藻分手了。
  分手后的海藻可以专心致志地做“二奶”。
  分手后的小贝很快身边又出现了另一个女孩。
  《伤逝》中的涓生、子君分手了。
  分手后的子君,死了。怎么死的?郁抑成疾不治而亡?被逼嫁人寻了短见?总之,作者没有交待。
  其实,子君是有活路的,而且可以活得很“体面”。这里不妨设想一下:
  因为与人同居过,做正房夫人可能难度大点,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做阔老、大亨的姨太太。这有十足的把握。知识女性做姨太太在当时也是一种时尚。
  不要名份,做达官显贵的“外室”,也就是今天的“二奶”。
  不管设想中的哪种选择,子君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绝无问题。兴许子君还念旧情,运用钱势资助涓生或是借用权势提携涓生,让涓生脱出苦海修成正果,去享用“成功人士”的殊荣。
  这里,我无意诋毁和诬罔子君,只是从《蜗居》中海萍的“成功”经历中受到某种启发后的妄断。
  《蜗居》中的海萍,经过所谓的奋力打拼,获得了最好的结局——做“成功人士”。
  然而,很可惜,海萍在打拼征途上的每一次闯关获胜,无疑都是以牺牲自己妹妹换取的。
  丈夫借高利贷的还款;被逼离职的峰回路转;丈夫身陷囹圄的取保侯审;为增收可以不加班去教“老外学生”,“老外学生”还带来了“小外学生”;海萍夫妇居然以捉襟见肘的经济条件办起了“海萍中文学校”。
  把这些事与海萍的“成功”联系起来,便不难看出:“成功人士”海萍的“成功”历程,与妹妹海藻成功地从“业余二奶”到“专业二奶”的过程,如影相随。
  别以为海萍一直在喋喋不休地告诫妹妹海藻,那不过是障眼法。《蜗居》中的好些台词,乍一听,蛮深刻的,仔细一琢磨,全是悖论。
  《伤逝》中的涓生,虽活着,虽没有成功,但他却在严酷的现实重压之下,领悟了一个看似简单却极为深邃的哲理:“只是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生活的第一着便是求生”。“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世界上并非没有为了奋斗者而开的活路。”
  “别的人生要义”指什么?为奋斗者开的活路如何走?作者不作交待,他让读者从作品的字里行间去寻找,在寻找的过程中达到顿悟。
  《蜗居》编排了一个有看点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事理却简单直白的长篇故事。虽然不惜笔墨反映现实生活多个层面的实际情况,揭示社会底层人物的艰难处境,但它没有也不可能给人提供破解问题的答案。
  《伤逝》却以知识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为主题,人物命运与时代紧密相扣,用含蓄的手法,凝重的笔调,简约的描述颇具深度的反映了一个时代真实。
  读了《伤逝》才知道什么是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真正猛士。与之相比,《蜗居》们难以望其项背,不仅仅是写作技巧,还有勇气与胆魄。
  (作者:宜昌市人民政府机关干部活动中心主任)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实施,作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一带一路”将会给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更应该明白“一带一路”的内涵,学会用“一带一路”战略来规划职业生涯。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一带一路”;战略影响;认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应习近平主席邀请,28个国家元  首和政府首脑及110个国家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人物。时势造英雄,英雄人物总是从时代风云中脱颖而出。英雄创时代,在时代的潮头,总是挺立着指点江山、运筹帷幄的英雄。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威武雄壮的伟大时代,无一不是大众与伟人同声合唱,时势与英雄交相辉映。  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政治家。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政治家的领导力和创新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没有杰出政治家的国家,难以有声有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缺
1948年4月14日,国民党《中央日报》发表了一张蒋介石在南京丁家桥国民党中央党部礼堂主持召开会议的照片。照片上蒋介石站在主席台中央,主席台后排右侧,与蒋介石仅两人之隔的一张小条桌上,一男一女两位速记员,正埋头将蒋介石的话变成一个个速记符号。靠蒋介石近些的那位年轻女速记员,就是抗战期间由中共中央南方局直接领导、被我们今天称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沈安娜。      打入国民党中央党部     
去年底以来,江苏南京六合区长芦街道拆迁办门口挂出一副对联,上联是“拆天拆地拆天地”,下联是“安民安心安民心”;湖南邵阳官方挂出的标语牌则称:“谁不加快发展,谁就是邵阳历史的千古罪人!谁不加快发展,谁就是邵阳人民的不孝子孙!谁不加快发展,谁就是邵阳今天的混世魔王!”上述标语因充满权力的霸气,引发诸多争议。此外,贵州毕节七星关区何官屯镇街头部分垃圾箱被喷印“严禁人畜入内,违者责任自负”的警示语,亦被指
2009年3月,曾参与多个海外著名智库发展的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受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下称国经中心)理事长曾培炎亲邀,成为了国经中心8名执行副理事长之一。  1997年开始,刘遵义任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同时,还是斯坦福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和胡佛研究所名誉研究员。他研究的领域包括经济学理论、应用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等。    此外,他还是美国大学优等生
日前,香港中文大学成功研制出将脑电波转换成繁体中文的 “脑-机接口”系统。  据专家告知,将脑电波转化成繁体字,所用原理与用手机键盘“笔画输入法”类似:戴上无线脑电波接收器,面向计算机屏幕上的中文笔画输入接口,当注意力集中到不同方位时,就能在屏幕上先后选横、竖、撇、捺、勾五种笔画,然后将中文字逐笔写出。  而 “打字”速度,除了与“脑-机接口”系统的传输快慢有关外,主要和“输入法”的功能有关,比如
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中国反对拐卖人口行动计划(2013~2020年)》,该计划要求完善预防拐卖人口犯罪的网络,开展维护妇女权益、促进性别平等的村规民约修订和培训,建立举报拐卖人口犯罪奖励制度,等等。分析称,随着第二个国家反拐行动计划出台,今年的打拐风暴将更为深入。
湖北省改革发展中制定的三大文化旅游圈功能互补。一是武汉“1 8”城市圈在我国中部极具文化旅游发展潜力,整合推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包括三国之旅、红色之旅、宗教之旅、温泉之旅、科教之旅等。二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拥有2个世界文化遗产、9个国家自然保护区、35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3个国家级地质公园。三是仙洪旅游试验区充分展示了江汉平原农耕文化、平原水乡风光、红
实 现中国梦,要靠“中国民”——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英雄;实现中国梦,要靠“中国家”——企业家、科学家、教育家……;实现中国梦,也要靠“中国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官员队伍。中国各级党政官员,是国家的公权人物、社会的组织者、人民的服务者。自古以来,官能兴国,官可亡国。治国重在治官,治官必破除“官本位”。实现中国梦,必须破除官员至尊至上的社会价值观。  一、何谓“官本位”?  2013年 9月23日
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  以范蠡最初的意思,杀人就得偿命。当妈的疼儿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姓范的,你还算不算人?虎毒还不食子呢。范蠡摊开双手反问,我这叫食子么?他是自作孽,不可活。老西施伏在他身上,揉过来搓过去,我不管,你必须得救他。  范蠡一声长叹。他打算派老三带着钞票去楚国救人。  老三很兴奋,这个花钱如流水的家伙,一想到自己到了楚国,像断线的风筝,可以为所欲为,忍不住龇牙咧嘴偷着乐。但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