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门票价格二级市场机制的探索性构想@、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s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旅游季节性包括两个方面:旅游旺季游客集中出游导致旅游资源的供不应求,以及淡季旅游资源闲置造成的旅游产业失衡。本文通过对旅游旺季所产生的诸多现实问题加以分析,构建出景区门票二级市场定价机制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可行性分析中得出结论:旅游景区门票二级市场定价机制可以解决当前我国旅游景区面临的产权模糊、环境恶化、供求失衡、管理体制混乱等诸多现实问题,实现旅游景区定价的复合目标。
  关键词 公共产品 定价机制 二级市场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季节性是旅游产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对景区生态环境和游客感应环境及旅游经济效益产生了很大影响。当前国内研究主要关注旅游季节性的特征、成因、影响、对策等方面。也有学者建立博弈模型、定价模型对季节性进行分析,但都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景区门票定价的可行方案。
  在我国,旅游旺季景区资源的稀缺性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具有公共属性的景区来说,其所提供的服务数量有限。在当前旅游供需严重失衡条件下,由于对环境生态承载力的忽视,使得旅游景区过多的关注于游客数量和消费水平,而不是关注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景区的管理与运营进入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是,旅游消费者消费体检价值下降,强化了其对由于景区门票定价合理性的质疑,满意度下降。对于旅游景区来说,接待能力的不足,导致其侵占绿地植被,破坏自然景观:旅游污染物的产出量超出了旅游地生态系统的净化与吸纳能力,致使旅游资源和环境退化,唯一的回报就是获得一点经济利益,付出的却是重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惨痛代价。近几年中,门票收入在景区营业收入中的比重居高不下,景区接待游客的数量屡创新高,如表-1所示。提高门票价格来控制客流的措施在现实中起不到任何作用,公众舆论压力下的涨价行为屡屡被看成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并且实践调查发现,门票收入中用于环境保护的比重又微乎其微,这又加剧了外界对景区门票涨价动机的质疑。
  目前,国内景区价格制定基本形成了中央定价、地方定价和政府调控下的企业自行定价三级并存的定价管理体制。由于旅游景区价格涉及的内容广泛,制约因素复杂,在价格制定方法、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争议。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争议,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供求被人为的割裂,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消费者“被涨价”了,没有任何参与定价的渠道,对于景区门票价格确定上没有任何发言权,所谓的消费者听证会也不过是流于形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在旅游景区产权自然垄断的前提下,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景区给出的任何价格。消费者用货币选票投票的权利在巨大的需求规模下已经无法发挥其功能。
  二、景区门票定价乱象的机理分析
  景区商品交易是产权的交易,有什么样的产权制度就有什么样的交易行为。因此,我国现存的自然文化遗产景区的产权制度安排及其衍生的管理体制是导致遗产景区门票价格定价误区的根本原因之一。为彻底厘清旅游产业的产权关系,本文将旅游景区包含的产业内容划分为休闲产业、游览观光产业、配套支持产业。休闲产业和配套支持产业,属于市场经济范畴,利用市场方式进行资源的配置与调节便可以达到最优,而游览观光的产业内容——(自然与人文)景区资源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属性,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手段加以开发、利用。
  显然,正是由于产权公有属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复杂性导致旅游景区在使用价格机制等市场手段调节供需时的遮遮掩掩,进而导致了包括价格机制在内的市场机制的无所作为。稍加分析便可以理解当前关于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机制争议的诸多困惑(如图-1所示):一方面,旅游景区供给主体模糊不清(游客本身作为合法公民也是旅游景区所有者的一个组成部分),需求主体无法参与,门票收入支出信息不公开,旅游消费者所获效用与所支付的货币成本之间被完全割裂开来,公众出现质疑是很正常的。另一方面,旅游景区类型的多样性(如,旅游、科研、宗教、军事等)、经营目标的多样性(经济目标、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以及业态多样性(景区包括了公共属性服务和私营业务等多种业态)也是导致旅游景区门票定价机制争议的重要原因,并且进一步导致价格机制在调控旅游淡旺季客流过程中的失灵。
  图-1 旅游景区门票定价机理分析
  综上所述,在旅游景区门票定价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市场与政府规制的双重失灵,价格机制、评级制度以及政府的管理体制已经无法保障旅游景区的安全、平稳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旅游景区门票定价机制体系——旅游景区门票的二级市场模型
  根据当前旅游景区的产权特点和旅游景区经营的多重目标要求,本文引入了市场经济体制中一种重要体制安排——二级市场定价模型,并构建了旅游景区门票定价二级市场模型(如图-2所示)。
  本模型的主要功能在于为旅游景区门票定价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平台,保证市场机制在调控供给和需求的有效性,并且同时能够兼顾旅游景区公有属性所要求的公平、公正性。
  旅游景区门票定价二级市场模型的构建流程如图2所示:
  首先,由政府建立专门的旅游景区经营管理审核机构,明确相应的审核指标体系,对于具有公共属性的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接待设施容量、交通容量等诸多指标进行准确核算,确定景区的接待量,也即是旅游景区可以发行门票数量。在此基础上,根据景区经营成本和收益、运行情况等指标确定景区门票的发行价格、发行周期等。同时,旅游景区建立网站滚动发布旅游门票的相关信息。
  其次,建立景区门票一级市场平台,该市场指的是门票发行市场,在这个市场上门票承销商(例如,旅行社、航空公司、酒店等旅游企业)可以认购政府部门核准景区发行的门票。通过一级市场,景区筹措到景区运营、环境维护等所需的资金,而承销单位或个人可以获得景区的门票,并且收益和风险自担。每一个景区接待总量均按照全国行政区域划分分配门票承销数量。尽量保证旅游景区门票发行在全国发行时的区域均衡与公平(例如,可以通过人口规模确定各区域的门票数量),门票一旦售出,只能通过二级市场自由买卖流通,发行单位不提供退票服务。   再次,建立相应的门票流通二级市场平台,二级市场指的是门票流通市场,是一级市场所发行的门票进行自由市场交易的场所。游客有自由购买和销售的权利,溢价折价完全由市场决定。
  最后,针对国际旅游市场,加大宣传,采用统一信息发布平台以及国内门票二级市场接入服务,保证国外游客可以顺利的通过二级市场获得所需的景区门票。同时,建立相关跨境发行平台,接受国外景区的加入,形成联盟,逐步走向全球化合作模式。
  四、旅游景区门票定价二级市场模型的意义
  具体来说,旅游门票二级市场定价机制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消除旅游旺季接待压力:将缓解我国旅游景区游客井喷造成的诸多负面效应:景区超负荷接待导致旅游资源和各种设施的过度损坏;交通拥堵,航班、车次、汽运高度紧张,安全事故增多;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景区休闲、支持配套产品价格的暴涨;接待量剧增,使服务质量下滑,消费者利益受损;投诉率的提高,迫使许多旅行社人为压缩业务量等。
  2、平衡游客分布结构:有助于平衡旅游热点、旅游温点、旅游冷点的游客接待,利用价格使得游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布合理化。
  3、二级市场定价机制可优化收入分配: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旅游消费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奢侈品,可以利用其消费价格优化收入分配,减小我国日益增大的贫富差距,。
  4、二级市场机制透明的自由交易定价,消除了社会各界对景区门票涨价的质疑,有利于行业的社会认可度和接受程度,提高信誉。
  5、由旅游景区经营评估机构确定的门票发行数量,可以彻底控制景区游客接待数量,对景区环境治理和恢复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防止旅游景区的相关企业以实现短期经济利益而损害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一级市场采取的区域平衡措施可以充分反映景区的公共产权属性。
  五、结论
  旅游景区二级市场定价模式,将旅游景区的公共产品属性与市场机制很好地隔离开来,即保证公共资源的公平原则,又能保证旅游门票在旅游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调节作用。一级市场采取公共产品的定价模式,完全根据其成本确定其价格,但此时价格没有考虑市场需求,所以在此基础上利用二级市场,完全由市场机制确定其最终价格。该定价模式首先可以准确获得旅游景区的客流量数据,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极大的避免了旺季旅游景区资源的过度使用,造成的环境破坏、交通堵塞以及其他的经济及社会成本。其次,通过市场机制确定旅游景区这一具有公共属性的稀缺资源的最终消费者。最后,该种定价模式对旅游淡季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提升,在旺季被抑制的旅游需求会在旅游淡季得到释放,可以消除旅游淡旺季的巨大差异。□
  [基金项目] 本研究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JY008)和2012安徽省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2SQRW239)资助。
  (作者:黄和平,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安徽工商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产业经济;刘颖,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陆林 山岳风景区旅游季节性研究一以安徽黄山为例[J]地理研究.1994,13(4),50-58
  [2]张捷, 都金康, 周寅康, 等. 观光旅游地客流时间分布特性的比较研究[J].地理科学,1999,19( 1) : 50- 54.
  [3]陆林, 宣国富, 章锦河, 等. 海滨型与山岳型旅游地客流季节性比较[J] .地理学报, 2002, 57( 6) : 731- 740.
  [4]卢松, 陆林, 王莉, 等. 古村落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科学.2004,24( 2):250- 256.
  [5]牛亚菲. 北京市旅游客流时空分布特征与调控对策[J].地理研究, 2005,24( 2) : 283- 292.
  [6]李团辉. 浅析旅游节性表现及成因[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17( 2) : 137- 140.
  [7]钟静, 张捷, 等.历史文化村镇旅游流季节性特征比较研究[J].人文地理, 2007, 96( 4) : 68- 71.
  [8]张朝枝, 保继刚.休假制度对遗产旅游地客流的影响[J].地理研究,2007, 26( 6) : 1295- 1303.
  [9]田勇.孙艳梅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模型确立研究[J]价格月刊,2007(2)16-18
  [10]张成杰.傅云新旅游景区收益管理框架分析与策略初探 商业时代 2007(1)98-99
  [13]马永立.谈俊忠.万绪才.张安制定风景区门票价格数学模型的研究[J]经济地理2000(1)93-98
  [11]王晓东;段治平;李佳风景名胜区门票上涨与收益管理定价方法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9(02)46-50
  [12]周亚庆,伍恒东.基于季节性问题的区域旅游业战略创新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经济论坛.2009,456(8)
  [13] 颜磊等.九寨沟世界遗产地旅游流时间特征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1)171-177.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各项能源的需求急剧上升,我国对煤矿的开采量也是很大,但是由于在开采煤矿中极易发生矿难,所以开采煤矿不仅是有技术的难度而且还存在安全性的威胁。基于此,加强在煤矿企业中的安全性就非常重要,而对安全工作进行思想指导则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注重党建思想工作在煤矿企业的宣传,从而不断加强煤矿企业的安全教育建设,在学习过程中要进行不断的创新,提高煤矿企业的创新生产率以及加
期刊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步发展和全球经济竞争的加剧,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组织发展和成功的关键因素所在。因此,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非常重要。本文从人力资源计划,员工的招聘与解聘,员工培训和绩效评估四个方面入手,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彼得原理》 绩效评估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一、人力资源计划  1、首先明确人力资源计划的目标,即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作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一部分,兼具医疗保障制度共性的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独特特性。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与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生命健康状况。现行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运行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武汉大学为例,重点探讨了大学生保险意识不足和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不完善两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医疗保障 校医院 保险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7.8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 本文指出我国当前在排污权交易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国际碳交易的相关制度进行了分析,经过研究,可以参考借鉴国际上关于碳交易的成功做法并实施运用于我国排污权交易。  关键词 碳交易 排污权交易 环境法 中国  中图分类号:TK227.6 文献标识码:A  良好的理论需要合适的制度,但是能够有效的执行也要法治的保障,我国参照国际上成熟的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成功的起步,但是对于排污权交易方面立法的缺失,导
期刊
摘 要 新农合是一项旨在造福于农民群体的制度。但在具体实施中却让医疗机构赚取了比农民更多的利益。也就是说,新农合的实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利益转移现象。本文基于利益转移一般理论的介绍,对新农合利益转移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新农合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合 农民利益 医疗机构利益 利益转移  中图分类号:C913. 7 文献标识码:A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
期刊
摘 要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党和政府顺应时代的需求提出“建设社区”的方案,以改善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但是,住到城市安置社区后,原本具有较高自治性的村民却普遍出现政治冷漠现象。现代化浪潮下,这种与政策方案“貌合神离”的结果为何会出现(可称“政策执行偏差 ”)?笔者力图从组织理论和过程分析的角度分析该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以期有所裨益。  关键词 基层民主 安置社区 执行偏差 组织理论 过程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从社会工作者如何介入拆迁户的维权行动的角度出发,就拆迁户的概念界定,拆迁户维权的现状,社会工作介入拆迁户维权行动的必要性,社会工作介入拆迁户维权行动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社会工作 拆迁户 维权行动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推动,各地方的拆迁事宜陆续落实,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拆迁方与被拆迁方诸多方面的矛盾升华,成为各方
期刊
摘 要 集体谈判权是调节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其存在有其现实必要性与法理基础,而权利要得到实现需要完善的保护机制。本文以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规定》等立法现状,并从谈判主体、保障机制等方面对《武汉市餐饮业工资标准集体合同》进行解读,分析目前我国集体谈判权保障的现状,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应的保障途径。  关键词 集体谈判权 权利保护 法律保障 权利保障社会化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D922.5
期刊
摘 要 任何一种社会管理理论和实践,都是特定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双轨”体制的地方社会管理创新新路径,即充分实现国家、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协同作用,以实现社会管理的生态协调运转,新时期尤其是要发挥社区的社会管理协同作用。  关键词 “双轨”体制 地方社会 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一、地方社会管理创
期刊
摘 要 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由环境问题引发的邻避冲突越来越多。本文以近年来频发的“PX”事件为例,分析了地方政府化解邻避冲突的机会和空间,从而为解决这一问题和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提供研究设想,以供学者讨论。  关键词 邻避冲突 地方政府 “PX”  中图分类号:D921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70年代,“邻避”(NIMBY)的概念就在西方学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