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之后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涉水就要“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人生两百年”,因为只有这样才体现我们“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登山就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因为只有这样才体现我们“少年心事当拿云”。我们做人做事都要有高度,这是必然的。但是,当我们达到了一个绝对高度之后,我们怎么办呢?
  我们以山来做个譬喻吧。
  我们登上了山巅,感觉真好。上可摘星拿月,周身云气飘动,自己恍若在仙境一般,百鸟鸣唱,仙乐洗濯世俗的耳朵,心旷神怡;下可看到山麓小若蝼蚁的人群、星罗棋布的水洼和良田,人间美景尽收眼底,真个是赏心悦目。但你是否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呢?席慕蓉说过:为什么走得最急的也是最美的时光,为什么锁得住笔,却锁不住青春和忧伤。说的貌似就是我们处在山巅的感觉,欢乐过后,也许剩下了忧伤。就像你某次月考,你考了个年级第一,处在山巅了,但是下次你可能是第二,甚至也有可能是第二百,胜利的喜悦不经意间化作了倾覆的悲哀。既然可能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那么,你就得有做好下山的准备,而且心态上十分淡然。其实,人生就是这样,你从低处往高处走,走向某个平衡点,你以为会越走越高,但当你走到这个平衡点的时候,就发觉你已经最高了,要么就永远处在这个平衡点上,要么沿着这个平衡点往下滑,而事实上,一生都处在这个平衡点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是大红大紫之后,然后开始黯淡,最终还可能寂灭,这就是辩证法。水势澎湃浩荡,有高潮,自然有低音;人生此起彼伏,有高峰,自然有低谷,于是我们说:站在最高处固然是最好的,假如因为某种原因,或者是内因,或者是外因,我们不得不下山了,我们就坦坦荡荡接受下山的事实,或者我们预见到下山的事实,就主动下山,还唱着幸福的歌谣下山,其实是一件很美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鲍叔牙吧,那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在管仲席卷政治风云之前,就已经叱咤政治风云了,没有管仲,鲍叔牙很有可能占据了一个很大的山头,在山巅长袖善舞,游刃有余,而且这样拉风的日子还会很长久。但是管仲来了,那个用毒箭射杀公子小白的管仲来了,那个不会做生意但却多分红利的管仲来了,那个给人帮忙越帮越忙的管仲来了,鲍叔牙知道自己的山头保不住了,怎么办呢?是用嫉妒心杀死管仲呢,还是用自己手中的权威倾轧管仲呢,抑或是借助国君之手铲除管仲呢?鲍叔牙都没有这样选择。他选择了请管仲上山,自己下山的决策,给一段历史留下了一串佳话。其实,任何一种职位,一个人都不能长久拥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旧更替,万象更新。
  当然,如果山巅空气不是稀薄,又无人来抢山头,自己有能力可上九天揽月,那么,暂时不下山或者长久待在山上,不亦乐乎?
其他文献
在港大演讲“一首歌,一个时代”之前,我特别对身边台湾和香港朋友们做了“微调查”,问他们:“你的启蒙歌是什么?”“启蒙”,不一定得是儿时听到学到的歌,而是,回首想想什么歌对你自己的成长历程有着特别的意义。  几乎每一个人都得认真地想一想才给得出答案。世代不同,答案不一样。在台湾,老一辈的,也许会说出一首抗日时期的爱国歌曲,譬如《家在山那边》或者1945年之前的一首日本民谣。年轻的有的提到像《橄榄树》
PART1果蔬切片  一个灯箱、一把锋利的刀以及掌握一些拍摄技巧,就能将平时桌上的菜点变成摄影艺术品。  想要拍出右图这种效果非常简单,将买来的果蔬使用菜刀小心地切成尽可能均匀的薄片,然后将它们放在灯箱上。切片的厚度一定要相同,即使差别1~2毫米,也会影响切片的通透感,对拍摄结果造成巨大的影响。  拍摄时打开灯箱,关闭房间里面其他光源,将对焦从自动对焦切换到手动对焦,避免自动对焦系统出错。最好将曝
小巧机身防抖加持,富士发布X-S10无反相机  2020年10月15日,富士胶片宣布推出X-S10无反相机。新机机身重量450克,配备2610万像素X-TransTM CMOS 4传感器和X-Processor 4高速图像处理器,机身防抖(IBIS)能提供最高6.0挡的防抖功能,内置18种胶片模拟模式,支持4K/30P 4:2:2 10 bit或1080P/240P的10倍慢动作全高清视频。关注官
芭芭拉·摩根为玛莎-格雷厄姆(Martha Graham)拍摄的肖像,定格了这位现代舞传奇的艺术精髓。除此之外,美国的现代舞者几乎都曾出现在她的镜头中。拍摄这些关于现代舞蹈的照片,芭芭拉·摩根并非以宣传的角度介入,而是一种隐喻,一种关于舞蹈或舞者的象征意象。  芭芭拉·摩根最初接触摄影是身为摄影记者的丈夫的“推销”,但是她觉得照片只能算是新闻报道,并非艺术。虽然早期专注于绘画,但是1935年,第二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迭,器材有了更丰富的选择,但在提到摄影器材的时候首先依旧被提及的还是“画幅”。随着中画幅相机价格的亲民与手机摄影传感器材的完善,如何选择合适的器材,一场看起来“老生常谈”的辩论依旧在持续。总结  从专业摄影师与器材从业者的角度上来讲,现阶段绝大多数的推荐依旧是全画幅。有着更广泛的镜头群,更成熟的整体技术支持。在给予爱好者推荐层面依旧是要看自己的拍摄需求,如果预算没有太过拮据,依旧推
时尚摄影是着重于展示服装与其他时尚物件的摄影方式之一,其诞生可以追溯到摄影技术诞生的最早期阶段。在其几乎等同于整个摄影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有趣的变迁以及无数引领时代的摄影大师与令人惊艳的年代大片。在翻阅这些照片的过程中,我意外地发现了时尚摄影有趣的变迁史——从黑白到彩色,发型服装款式的不同流行趋势、设施设备和拍摄手法的进步与变化。对老相机和旧照片情有独钟的我,将在这篇文章里分享两位可以算得上
题目一 传统  所谓“传统”,指的是从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尚、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它通常作为历史文化遗产被继承下来,其中最稳定的因素被固定化,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如民族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传统等。  请以“传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思路点拨】  提示两点:一、应当如何对待传统?陕西师大哲学系教授丁为祥先生这样说:“在
摄影艺术作品如今已被国内外众多收藏家认可,而规范、精致的输出制作成为了摄影作为艺术品的一个基础,怎样的作品制作才符合国际的收藏规范,摄影家李明将结合自己的作品案例,为大家一一解析作品输出与影像收藏的关系。  博物馆级的“数字暗房”  《隙地》作品以丝绸之路为地点线索拍摄,这些采用彩色胶片拍摄的作品处理起来十分繁琐,而在我拍照的年代,还没有数字影像,所有的照片都是呈现在纸张上,摄影本身也是有物质属性
陆建国  昆明东展影视影像俱乐部部长  全民摄影时代来临,摄影消费群体出现两极分化,中老年离退休影友是实体门店常常光顾的铁杆粉丝,而手机摄影族多以年轻人为主。独家对话余继宏  Q:是什么契机让您开启了影像行业之路?  A:1984年,年轻的我进入镇政府工作,给报社、杂志社、影赛投稿是我工作之余的一大爱好。80年代末,在下海经商大潮下,我辞去公职开起了影楼,专拍当时非常流行的“明星照”。来拍照的客人
五年前,我独自坐火车从 |慕尼黑| 前往荷兰|阿姆斯特丹| 。  我背着双肩包走出蕴藏着华贵沧桑的阿姆斯特丹火车站,参观了“梵高博物馆” ,然后嚼着一欧元的汉堡逛到红灯区,那里摩肩继踵,穿着荧光比基尼的或者补妆或者摇摆的舞女把我看的一怔一怔。在花红柳绿的红灯区边的小烟铺,挑了三包雪茄给家父。总共六根,才花掉五欧元,比我想象的便宜太多,兜里掏着钱,心里偷着乐。  溜达到晚上十点,已经没有什么好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