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在中学班级教育管理模式中的实践研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8327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礼记·中庸》中曾言及:“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意思是说不论做什么事,事先做好计划则可能成功,而没有准备就会失败。每个人的一生都应当有所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规划,这便是我们所讲的“职业生涯规划”或者“人生规划”。唯有如此,人生才能尽由自己掌控,生活才能更加殷实、充分、自由和快乐。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应当从青少年抓起,就此结合了当前初中班级教学管理的部分经验,简要概括了几点帮助学生确定人生目标,提升学习效率,更优化班级管理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中学班级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管理策略 人生目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给了我们一个重大的人生启示,他认为,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保尔的一生奉献给了革命斗争事业,所以他的人生是光彩夺目的。而对于广大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如同清晨的雨露,一切都是刚刚开始,他们将来是要成为国家栋梁的。所以,当前的每一步脚印都要向着光彩的人生方向迈进。这便需要他们制定好人生的计划,确定今后的职业生涯,知晓自己的爱好、能力、兴趣、特点等,然后择其优势,选择发展目标,完成目标。以下就是笔者作为一名班主任简述的教学启发方法。
  一、在初中班级教学管理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在初中班级教学管理中班主任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使其明确人生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它是践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培养“四有”青年的教育需要。1980年,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针对全国的青少年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少年”的教育倡导。而此次教学探讨中,我们所面对的刚刚好是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他们空有一腔热血,但是,缺少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的了解,难免虚度光阴,碌碌无为。因此,我们中学班主任教师,有必要、有责任为其指明前进的道路。
  其次,尝试渗透中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也是提升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的需要。通过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做事的规划意识。比如,养成定时定量作息的好习惯,定时起床,可以避免性格的懒散;而定时休息,则是为了给第二天创造一个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定量阅读,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并且积累宝贵的阅读和人生财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班级,融入于班级,为班级争光,创造荣誉,从而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所以,综合来看,尝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二、中学班级教学管理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方法
  (一)通过简单心理、技能测验,确定人生前进方向
  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评估”,而被评估的对象就是初中生,评估的方式主要分为三种:信息化评估、自我评估和他人评估。信息化评估,指的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参与试卷答题,然后,根据答案,计算机会出具一份较为专业的职业技能、兴趣发展鉴定报告,给与受评人较为客观真实的参考。而自我评估,则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估,一般通过反思、反省的方法进行。他人评估,则主要是通过父母、教师、同学和朋友来完成,由他们来给出学生建议,从而确定发展方向。另外,从评估的内容方面来看,多集中在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和情商等多个方面,依据这些测评结果,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制定出较为清楚、科学以及合理的人生发展规划,使其人生前进的道路不再迷茫。一般来说,国际上较为公认的职业能力倾向测试主要有两个,其一是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其二是迈尔斯-布里格斯职业性格测试,巧妙的结合这两个教学测试,可以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向更好更快发展。
  (二)民主投票竞选,争做班级“小管家”
  企业单位需要管理,如同班级运行需要管理一般,今日的青少年总有一天会走入社会,步入用人单位,与其让他们等到那时再意识到激烈的岗位竞争,不如今时今日就给学生们营造一种激烈的岗位竞争氛围。比如,完善班级的班干部岗位竞选机制,采用民主投票选举、教师委派以及学生监督等多个机制共存的方法,让有组织、有纪律、有沟通能力的人才,扮演班级的“小管家”角色。对于初入初中学校的学生,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并不太了解,此时可以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或者以往在学习中获得的称号为评价依据,指派班级的各个岗位的负责人。然后,以一个学期为限,对班级中的各个班干部实施业绩考核,其他成员负责监督,教师制定奖惩机制。一个学期之后,对考核优秀的班干部实施通报表彰,而对考核不合格的班干部及时更换,再由学生民主投票产生。如此,让学生提前感受到班级中人才激烈的竞争环境,他们才会有更加强烈的表现欲,在自己的人生中书写华丽的篇章。
  (三)帮助学生看清职业发展动态,合理择业
  未来的职业动态是千变万化的,作为学生,他们很难预料到将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和需求方向,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加以辅导和帮助,在我们教师的客观分析下,他们可以看清未来职业发展的动态情况,然后,选择出一条真正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人生道路。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关之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的书籍,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了解到每一个职业的名称、职责、工作程序、工作要求、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环境,然后学生就会通过对比分析自己的兴趣、资质、身体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是否符合这些岗位要求。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查阅本省、本市各类人才市场网站,选择自己感兴趣和力所能及的岗位,对比近几年的录取要求和录取量,帮助我校学生了解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在社会环境中的地位,继而科学地选择出正确的职业定位。
  (四)以学校基础德育,推进职业道德教育
  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应当从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入手。职业道德要求,是一个人自己对职业操守的坚持,一般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及时准时、严守商业机密以及不造谣和传播对企业有害的消息,等等。职业道德,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信息传播如此便利的今天,如果有人違反了职业道德,那么,势必会遭到同行业所有同仁的摒弃和唾骂。所以,初中班主任应当高度重视对学生实施职业道德教育。比如,教师可以从“爱岗敬业”入手,以班级中的“劳动委员”的职责为例,劳动委员的责任主要是协助好班主任安排好班级同学的值日名单,并且督促和检查当日的值日生打扫清洁情况,每次劳动过后都要及时向班主任汇报本班同学的劳动情况以及定时发放劳动工具,报告劳动工具的损失情况等等,其中还有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责任心,要服务于班级。但是,很多情况下一部分在岗的劳动委员却以本岗位作为了自己免除劳动的“金牌”,试想这样的人走入社会步入一线岗位后,他们在工作中将会是怎样的表现。
  综上,以班级教学管理为契机,加强对青少年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尽快落实“四有”人才的培养目标,让学生由此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青年,并通过不断的坚持和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此外,实施职业规划教育,也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提升班主任班级教学管理质量的需要。因此,我们中学班主任在教学管理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孙一平,黄梅,谢晶.美国以职业发展为导向提升劳动者素质的启示[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9,(07).
  [2]温亚,顾雪英.升学就业辅导到生涯规划教育的转型——香港中学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9,(07).
其他文献
山于传统拟保系统存在无法实现风险控制和客户保留等智能化功能的缺陷,导致担保公司贷款风险增加且审批周期过长、客户流失严重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基于粗集神经网络模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认为,教学是“一切艺术中最渊博、最复杂、最高和最必需的艺术”。课堂教学作为一项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势必会面对着复杂多变的情况。语文教学由于其自身的灵活性和多变性以及可探讨性强的特点,常常面临着更多的偶发突发事件。由于高中学生思维相较于初中小学生更加活跃,认知范围更广,其复杂程度远非小学初中语文教学可比。所以,高中语文老师在教学中的应变艺术更值得我们去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越来越推崇对学科素养的培养。针对初中物理学科而言,分组实验教学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模式之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兴趣,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其学科素养的提升。但是在现实情况中,分组实验教学模式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初中物理 分组实验教学 策略  一、前言  分组实验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帮助和指导其
研究了不同煅烧程度煤矸石性能及其对水泥浆体流动性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煤矸石和未煅烧煤矸石结构差异显著,前者疏松多孔,后者较为致密,致使需水性差异很大;随着煤矸石颗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CCLLD27站位富钻结壳中8个主要成矿元素(Mn、Fe、Co、Cu、Si、Al、Ca和Ti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微区扫描和人工分层样品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1)成矿元素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语篇教学已经变成了现阶段我国小学英语学科实际教学的主要内容。然而,语篇教学也属于重点与难点内容,因此,教师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让小学生充分参与到英语课堂当中。基于此,分析了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期望经过本研究,为未来的有关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情境;兴趣  语篇教学主要是在语篇的基础上展开语言教学。语篇教学关键内容是在英语课堂当
晚清出现的期刊繁荣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的一件盛事。自1815年马礼逊在马六甲出版了第一份中文的近代化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到1902年梁启超统计全国存佚报刊时已列有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