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oel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新教材把情感教育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在强调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英语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
  心理学告诉我们,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表现为一个人渴望深入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都说明兴趣在推动人出色地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参加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利用实物,引发兴趣
  
  在初级阶段的语言训练中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学习它们的名称,描绘它们的形状、颜色、性质、用途等,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因为这些实物,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会特别感兴趣。如教学(文具)的名称时,让学生拿出文具盒,老师先拿出一支钢笔。Say“a pen”in English,然后拿出两支钢笔——tow pens .反复说几遍,让学生也拿着钢笔跟老师说,很容易就把钢笔这一单词记住了。接下来又告诉学生说:铅笔——pencil,铅笔盒——pencilbox;又如:在书包里装了铅笔盒,各种颜色的铅笔,各种书本、小刀等。然后再进行下列各种句型训练:
  1what′s in the bag?
  2There is/are……in it.
  3Is there a pencilbox in the bag?
  4Are there any pensils in the box?
  5What colour are they?
  这些实物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做,消除了学生开始学习英语时认为英语难学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的思维灵活,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能当堂记熟所学内容,教学效果良好。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情景是十分重要的。如在教学去食品店购物的对话时,我事先准备了牛奶、橘汁、梨汁、香蕉、苹果、面包等,上课时把他们陈列出来,讲台便成了食品店,教师先扮演营业员,学生扮演顾客:
  T:Can I help you?
  S:Could I have some bottles of orange/milk/pear?
  T:Ok!How many would you like?
  S:Three.How much are they?
  T:Eight yuan.Is that all?
  S:Yes.
  T:Here you are.
  S:Thank you.
  表演一遍后,我再用学生学过的其它喝的东西的单词套用句型,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到讲台进行表演,表演的过程是巩固操练句型的过程,这样课堂学习气氛很浓,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的掌握了新的句型,再如学习打电话、问路、看病等日常交际用语时,我都尽量用情景教学。这样做不但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学会了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帮助记忆,提高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记忆单词是一大难点,如果机械的让他们读、背、抄、写、很容易使他们厌倦。因此我在教生词时,经常采用启发诱导、新旧联系的方法,只要能和学过的单词联系上,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做比较,他们纷纷找出拼写相近的单词,有的加头,有的加尾,有的长音词把它们按音节分开记忆。英语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常让学生迷惑。有鉴于此,教师可编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使学英语的热情升温。对初一学生讲“be”的用法,记口诀:I用am, you用are; Is跟着他,她,它。要问复数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又如,Double O的长短音,编“三字经”如下:煮毛木,看好书,脚送[u],立后屋,除之外,读长[u:]。前面7个单词是:cook, wool, wood, look, good, book, foot;接着是2个动词过去式:took(take),stood(stand);并带出另两个过去式mistook, understood;然后是一些“后屋”,classroom, bedroom, meeting room等等。再如,讲名词复数时,字母O后的情况总结为:黑人(negro)英雄(hero)爱吃西红柿(tomato)和土豆(potato)。即以初中的单词量来看,只有这四个以O结尾的单词复数接es。教师只要常收纳,多积累,勤总结,有趣口诀就会源源不断,教学也一定会趣味横生。
  
  四、穿插竞赛,调动兴趣
  
  初中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在教学中穿插单词拼写比赛、课文复述比赛、自编短剧表演赛、课文朗读比赛等多种多样的竞赛。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效果更佳。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样最大限度的将学生潜意识和显意识协调起来,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积极理解运用知识,鼓励发挥,更鼓励创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表演短剧,调动兴趣
  
  学习要“学以致用”,而英語的学习更是如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了英语后,要会开口说英语。为此,每节课,我都花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他们自编的课本剧。具体做法如下:上课前,小组表演他们课前已编排好的短剧,剧情可依照上一节课的课文的情景,也可自己创设情景,但是台词必需要运用已学过的句型。之所以这样做,为了复习旧课,而这种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创造,是语言的活用,从而加深对新学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自编自演课本剧,让学生在笑声中复习,巩固旧知识,避免了让学生紧张得窒息的提问复习法,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六、开展活动,增强兴趣
  
  在课外活动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展一些饶有趣味的活动,也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巩固课堂知识的好方法。如:留课外作业时,留给他们一些英语谜语,填字游戏让他们猜,留一些简单的英语小诗让他们翻译;每天课前的值日生报告要求学生必须在课余时间准备一些小故事、小对话、名人名言等;举办英文书法比赛,朗读比赛等,使学生们既有准备时的紧张,又领略到成功的快乐。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感到其乐无穷,而且印象深刻,经久不忘。
  
  七、善于提问,激发兴趣
  
  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把兴趣因素引入初中英语教学无疑给其改革带来勃勃生机,最成功的学习者是那些既有天赋,又有极大学习动力的人。对于学生来讲,只有他感兴趣的东西才会使其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而富有艺术的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提问激起的强烈兴趣,能使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亢奋状态。
  我在讲授新目标八年级Unit9时,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这篇课文。我先问:“How many months are there in a year?”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他们马上会回答“There are twelve months in a year.”我接着问:“Which months do you like best?”学生开始有不同的反应,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最浓,为教师导入新知识做了最佳的准备。然后我接着提问:“When were you born? 从而顺利地导入知识点。在新课小结后,我又设计了问题“Who is your favorite sports /movie star?” “When was he /she born?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在整堂课中掀起一个小小的高潮。这一系列的提问,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了思维,开拓了他们的思路,发展了智力。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存动力。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实践证明,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好英语的兴趣,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电路中极值问题的分析计算,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电路知识和数学知识的能力。
预习既是教师搞好教学的前提也是学生学会知识的基础。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因此,能否把预习落实到位,是值得教师探讨的问题。  一、注重培养预习习惯学生的预习习惯不是通过学生在课下随便翻翻教材、看看课文就可以养成的。因此,在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同时,教师不要放任自流,一定要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根据英语学科的自身特点,在刚开始时我们最好把预习放在课内进
生物学科的好玩、好学、好用以及生动、有趣注定了它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然性。通过几年的摸索和钻研,我认为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运用,可具体归结为信息技术作为几种工具在生物教学中的使用,即演示工具、情境创设工具、反馈评价工具、提供资源环境工具、思维拓展创新和探究工具。    一、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生物学科内容丰富多彩,如果利用传统的粉笔、黑板、书本、语言“四位一体”的灌输式教学,很难将其表现
高中阶段研究物理的方法有很多,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方法教育内容主要分为四类:一是物理方法:物理方法集中体现了物理学科研究方法的特色。主要有:实验方法(含观察方法)、模型法、理想化法、等效方法、对称方法、守恒方法、叠加方法、整体与隔离方法等。二是数学方法:数学是物理研究的工具,是物理学形式化的语言,数理结合是物理学的最基本方法,在众多的数学方法中常被高中物理教学采用的有:比例方法、比值定义法、图象方法、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主动探索,深入研究,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然而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抽象乏味、理论性强的现状使学生上课时索然无味,昏昏欲睡。有些教师只顾自己讲课,忽视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如何让学生变厌学为爱学,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深思的问题。讲究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历来承担着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的教化双重任务的思想政治课也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生活化。政治课也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注重知识体系完整性的教材结构,并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主线来编写教材。作为高中生,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已经有了很强的理性思维能力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初步成效    1.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像学科课程那样有相应的课程标准、教材和专业教师,这就对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科研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实验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主动采用“自修──反思”的模式,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课程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从而促进了专业成长。  2.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
在课堂教学中上,如果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认识教材,进而会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他们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