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同行,向美生长——“尚美”教育下的“四美”养成教育探索与实践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mi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尚美”教育引领下,积极探索“四美”养成教育模式,即培养学生美的形象、美的心灵、美的行为和美的品性,可以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使学生美而不同、各美其美,与美同行、向美生长.
其他文献
对2015—2020年绍兴市柯桥区新入职小学英语青年教师的调查显示,小学英语青年教师的素养存在专业吻合度低、素养短板多和PCK能力不均衡等问题.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可通过构建教师素养结构、探索教师素养评价方法,精准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是基础教育发展的人才基石,其课堂教学能力的进阶是保障学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可对高中生物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并从教师的评价、教师培训进修的机制与内容、学校的教师管理等方面,探索高中生物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进阶策略.
绍兴市柯桥区在基于素养提升的青年教师成长区域实践中,建构了“共建共享共成长”的幼儿园城乡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形成了“青檬”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体系和“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反思评价”三方闭环开展的“青檬”研修基本路径,创新了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也促进了城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青年教师培训工作中,绍兴市柯桥区实验中学通过厘清青年教师共性和个性需求“订单”,设计“SCL阶梯”成长路径,构建新的培训模型,采取诸如扎根团队成长、聚焦课堂关键、紧跟课改潮流、开设“云上夜校”等校本培训举措,促使青年教师又好又快地成长.
“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应严格遵照执行上级“双减”精神,同时也要做到“减负不减质,减负不减责”.学校可采取增整体素质、增课堂实效、增课程资源、增作业精度、增服务能力的“五增”方式,通过“以增促减”,把“双减”政策切实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课堂誓词是教师课堂教学主张的集中体现.宁波市江北区新城外国语学校通过分析课堂誓词的价值,对课堂誓词进行凝练,从而践行课堂誓词,不断提升和优化教师专业素养和情感,让全校教师在不断聚焦课堂誓词的过程中,更好地自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吸引、保留和发展乡村教师是一个时代难题.打造共同富裕的乡村教育县域样本需要解决“乡村教师队伍结构失衡”“乡村骨干教师流失”“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受限”等问题,采取唤醒认知、职后修炼、强化交流和优化环境四大策略,从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专业能力及城乡教师双向流动等内容入手,不断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从而实现乡村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作为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省中的县域示范,做好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还需要价值支持、文化支持和信念支持.
在“双减”背景下,推行切实有效的作业改革制度,减轻作业负担、控制作业总量、优化作业设计、提升学习品质已迫在眉睫.杭州采荷中学教育集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作业减负,在经历了幼稚摸索、成长实施两个阶段的不断总结吸取经验后,推行“作业限行”运行管理机制,成效显著:不仅激活了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状态,提升了教师的作业设计与研究能力,而且树立了学生乐学和学校轻负的口碑.
循证教学主张教师经验、智慧与教学证据的最佳结合,其核心是基于证据实施教学.余姚市兰江中学进行了建构“促进学习的评价”理念下的初中循证课堂的实践研究.学校基于“促进学习的评价”教学理念,以评价为核心,以“目标理解”“内容建构”“方法多元”“理答高阶”“反馈强化”等为评价维度,运用“诊断量化表”“问题描述表”“诊断书”“整改书”等循证工具,通过实施“观察—描述—反思—改进”评价策略,探索循证教学路径,打造优秀课例,并创建了校本化循证教学资源库.
生命意义感是指个体认为自己生命有意义,能够清晰地意识到生活的目标和使命,并且愿意不断增强对生命含义、目标和使命的认识和理解,其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尝试优化认知方式,激活内在动力;立足实际活动,生发积极情感;借助优秀文化,内化积极品质,由此夯实生命情感教育,培育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促使其产生爱惜与敬畏生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