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模式防护教育对手术室护士手术烟雾认知与防护效果的影响

来源 :全科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g0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格林模式防护教育对手术室护士手术烟雾认知与防护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医院手术室给予常规防护教育的34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医院手术室给予格林模式防护教育的34名护士作为观察组,两组护士均为同一组人员.比较两组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烟雾认知水平、防护态度、防护情况、手术烟雾暴露程度与疼痛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士手术烟雾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士手术烟雾防护态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士手术烟雾防护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士手术烟雾暴露程度、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格林模式防护教育应用于手术室护士中可有效提高其手术烟雾防护认知,改善防护态度与防护情况,同时缓解手术烟雾暴露、疼痛程度.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基于精准护理理念的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对全身麻醉病人不同拔管时机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病人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3组,每组30例,3组病人均给予精准化护理,A组病人在BIS值为65~74时拔管,B组病人在BIS值为75~84时拔管,C组病人在BIS值≥85时拔管,观察比较不同BIS值指导下全身麻醉术后病人拔管时机病人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及呛咳发生率.结果:拔管后C组病人心率变化幅度大于A组和
目的:探讨癌症终末期病人的救护体验、应对方式和救护意愿等,为制定个体化的救护措施、提高家庭应对能力、改善癌症终末期病人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现象学研究法对13名就诊于上海市某肿瘤专科医院的癌症终末期病人依据半结构访谈提纲进行一对一的深度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提炼出癌症终末期病人救护意愿的4个主题:癌症终末期病人对于躯体不适症状管理的障碍、期望得到社会的爱与支持、期望和医护人员及家人共同参与对生命末期救护意愿的决策、对个体化善终的渴望和灵性关怀的需求.结论:癌症终末期病人因人生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认知干预对动脉瘤蛛网膜下隙出血(aSAH)病人术后肢体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8年10月—2020年6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92例aS A H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信封随机分组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运动想象疗法联合认知干预,干预时间为3个月.干预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ES)评价病人的认知功能;采用Holden功能步行分级(FAC)、Berg平衡量表(B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护理证据构建的右半肝切除术后呼吸功能锻炼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肝胆外科行右半肝切除术的146例病人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其中对照组实行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依据循证证据构建的呼吸功能锻炼流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氧合指数、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呼吸困难程度(Borg评分量表)以及术后胸腔积液、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两组病人在氧合指数、FEV1%、呼吸困难程
目的:了解不同学历层次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弹性状况及自我认知水平,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采用中文版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Self-Concept Clarity Scale,SCCS)、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对来自中专、专科和本科3所不同学历层次院校368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自我概念清晰性得分为(36.03±5.18)分;不同学历层次护生的自我概念清晰度及其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耐受性评估干预对胃癌术后病人胃肠不耐受及机体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7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2例胃癌手术病人为对照组,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45例胃癌手术病人为观察组.两组术后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营养耐受性评估干预,比较两组胃肠不耐受情况以及术后机体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5 d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恢复经口进
目的:探讨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分阶段健康指导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8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病病人根据透析时间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对病人实施健康指导,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及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遵医行为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合理饮食、控制液体摄入、血管通路维护、日常生活管理、规律运动、定期门诊随访)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
目的:探讨育龄期宫颈癌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20例育龄期宫颈癌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量表回顾性分析病人的临床资料以获取基础信息,采用女性性功能量表评价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育龄期宫颈癌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影响因素,据此确定应对策略.结果:育龄期宫颈癌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评分为(24.48±3.46)分,性功能障碍病人66例,占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育龄期宫颈癌病人术后性生活质
目的:构建二次妊娠产妇胎膜早破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其预测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收治的二次妊娠产妇100例,按照是否发生胎膜早破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二次妊娠产妇胎膜早破的风险因素,据此构建二次妊娠产妇胎膜早破风险预测模型,并将所构建模型纳入2019年7月—2020年6月收治的二次妊娠产妇100例中进行验证,以评估模型预测判断能力.结果:单因素分析得到,二次妊娠产妇胎膜早破风险因素有年龄、妊娠期糖尿病、多胎妊娠、瘢痕子宫、生殖道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的影响因素.方法:以便利抽样调查方法选取2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查阅病历法和问卷调查法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重增长超标组和体重增长非超标组在年龄(P=0.001)、透析龄(P=0.041)、干体重(P=0.022)、尿素清除指数(KT/V)(P=0.019)、透析前血磷浓度(P=0.002)、透析病人口渴评分(P=0.005)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