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外侧与后路腰椎间融合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的比较

来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le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斜外侧腰椎间融合(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和后路腰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54例翻修手术资料,由患者选择手术方式,其中OLIF 25例,PLIF 29例,2组年龄、性别、手术节段、术前融合节段、邻近节段退变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及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结果 与PLIF组相比,OLIF组手术时间短[(111.8±42.4)min vs.(203.9±53.1)min,t=-6.695,P=0.000],术中出血少[(103.6±74.0)ml vs.(545.5±256.2)ml,t=-8.869,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8.5±2.2)d vs.(13.8±5.1)d,t=-5.154,P=0.000].2组围术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5±3.9)月vs.(18.1±3.8)月,t=1.352,P=0.182].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OLIF组96.0%(24/25),PLIF组89.7%(26/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8,P=0.375).结论 OLIF和P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均有良好疗效.与PLIF组相比,OLIF具有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开发出一个公立医院管理人员“T”型能力模型,以有效提升医院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推动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方法:通过融合有关“T”型人才和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成果,凝练提出一个公立医院管理人员“T”型能力模型.结果:提出的公立医院管理人员“T”型能力模型包含了外在的能力特征:至少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和多学科、跨领域的知识技能;内在的能力特征:能力素质、目标追求与成就、个人特质.结论:提出的“T”型能力模型将为公立医院管理人员的培训、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提供参考依据.
目前,大型公立医院处于改革转型阶段,其功能已成为集医教研于一体,致力于解决疑难杂症的现代化医院.想要使公立医院走向符合定位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就要完善、改变医院以往的管理体系、模式,营造适合创新的氛围,以科技创新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目的:分析北京市某三甲医院近期门诊患者检验危急值管理数据特征,探讨门诊患者危急值信息化闭环管理中的不足及改进方法.方法:分别收集研究医院2020年6月起完善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向患者推送危急值预警通知管理方法前后、同期各4个月,共8个月的门诊检验危急值管理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数据结果.结果:信息管理系统改进后,危急值管理质量指数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分析门诊危急值管理数据,针对问题完善信息化管理方法,提高了门诊患者危急值的抢救成功率,缩短了抢救平均时效,有效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医疗质量.
目的:探讨公立医院急诊科功能定位和相应的新型绩效管理体系建立.方法:归纳总结急诊主要功能,针对不同的岗位开展岗位要求,同时设计绩效系统.结果:经过广泛调研和调查后,确立了急诊3大主要功能,即识别、抢救、支持,3小功能为“托底、保障、应急”.由此带来的急诊不同岗位的设置,采取了班次费结合重点病种、重点技术权重为主要考核机制的绩效分配体系.结论:新型急诊绩效体系的成功建立,打破了原有急诊绩效以职称为主要因素的绩效体系,学科功能强化,学科建设获得较大进步.
基于多维度综合分析健康管理平台整体绩效考评方案,测算点单价,进行工作量点数回归建模,为健康管理平台及相关医技科室建立兼顾劳动价值、劳动强度、服务质量、成本控制的绩效分配机制,并设计针对健康管理业务特点的激励措施.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科室实际情况,有效传达管理层绩效目标和战略信号,形成正向激励,深化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