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流动管窥地域文化对教师发展的影响(上)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fei3306543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基础教育均衡化的推进,教师流动性也逐渐增强。作为一名调任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地域文化差异,分析家长、学校、地方教育的教育价值观念,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培养积极的地域文化情感,既充分融入,又不失个性,才能成长自己,发展学生,发展学校。
  关键词:教师流动;地域文化;教师发展
  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并体现该群体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生活方式的综合体,也是特定地域人们的行为规则,直接影响着该地域人们的行为。教师作为地域范围内的一种职业群体,其发展必然带有地域文化的烙印。本人从教二十余年,曾在海边乡村小学、发展中的苏北县城实验小学、教育发展高地苏州工业园区小学任教,也曾去四线城市乡镇中心小学支教,深感地域文化对自身成长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基础教育均衡化的推进,教师职业视野的开阔,教师流动性也逐渐增强。作为一名调任教师,该如何尽快地了解文化差异,更好地融入地域文化,发挥自己的优势,提升自己,促成学生长?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任教经历阐述地域文化对教师发展的影响。
  一、价值观念影响教师的发展方向
  价值观念是地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地域的家长的教育价值取向、單位的主流价值观念、教育行业的教育指导理念直接影响教师的发展方向。作为一名新调任教师,首先要观察、分析当地的价值观念,取长补短,既入乡随俗,又不失自己的个性。
  1.家长的教育价值取向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方向
  经济、文化背景不同的地域,家长的教育价值取向也有着很大的差别。乡村小学远离县城,有的甚至离镇也很远,父母在城里打工,年迈的爷爷奶奶只能管管孩子的起居。小学毕业前,大部分孩子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这样的教育很难谈家校合作,更不要指望家长督促、辅导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时间,不对学生在家学习有过高的期望。
  县城小学的学生家庭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读书改变命运”仍然是绝大多数家长的固有观念,在高考指挥棒下,学习是他们的第一要务。大部分家长都会积极配合老师,甚至主动要求教师多布置作业,增加额外辅导。虽然上级教育部门不允许考试排名,但每次考试,家长总会千方百计了解孩子的排位。“应试”在不知不觉中裹挟了教师的发展雄心。如果此时教师不抬头望路,也许若干年后就会成为一个只擅长出卷、猜题、讲题的老师。
  发达地区的家长大多有着较高的学历,较好的经济基础,对教育有着自己的见解。一个班级几十个家长既有“开心就好”,也有“能力至上”,更不乏“成绩要好,作业要少”的各种要求,把“办人民满意教育”“民主教育”的口号运用得淋漓尽致。严格要求自己,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是教师必须经常自省的内容,同时,因材施教,方法灵活是对教师提出的进一步要求。
  2.学校的主流价值观念影响着教师的发展动力
  学校的主流价值观念也是学校的核心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表现为学校特有的个性、素质与氛围,表现出学校成员共有的意识、习惯和行为方式。
  以教师教科研发展为例,在村小工作时笔者没发表过一篇论文,在县级实验小学工作十四年,发表文章不超过十篇,在现在的学校工作七年,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近三百篇。笔者深觉有此成就除了自身对教育教学的积淀,更多的原因是学校氛围的影响,学校制度的促进。现在笔者所在的学校重视教师成长,希望通过发展教师来发展学生、发展学校,有完善的教科研奖励体系和骨干教师评比细则。我校还有“科研先锋队”“名师工作室”“课改小组”等各种团队供教师学习,每月的科研公示及每学期的科研表彰大会让笔者感觉到学有所值。这种浓厚的学术氛围促使笔者从被动培训走向主动学习。
  (待续)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依旧有不少语文教师不但不重视作文课教学,甚至忽视它的重要性。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点,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其实,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应该“上下求索”。面对作文教学的尴尬局面,语文教师不应回避作文教学,更不能选择放弃。写作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使用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的重要方式,更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描述的进程,是学生自我
期刊
在教育不断改革以及信息不断更新的背景下,教育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样。小学生六年的时光围绕12本语文课本展开,教师们采用各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背诵所有知识点,参加无数的考试,以提高其听说读写能力。然而当同学们步入社会,他们所学的很多知识却无法直接指导生活,没能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  美其名曰的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真的为孩子提供了正确的教育吗?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学生除了接受知识,还要上山烧炭、在家挣公分,
期刊
摘要: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智者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古今中外有所成就的人都喜欢读书,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使其一生与好书相伴至关重要!  关键词:读书;兴趣;鼓励;习惯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位挚友,带领我们跨越时间和空间,
期刊
中国语文课程不断改革发展,从21 世纪初强调的三维目标,到现在提出的重视核心素养,指向的其实是一个目标,即回答“ 语文课程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本质问题。这就要求一線教学人员转变教学观念,完成从讲授验证到自主建构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转变的必要性  1.讲授验证式教学的弊端  之前的讲授验证式教学致使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浅、碎、散的问题,导致对语文的元素,即字词句段篇和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等
期刊
学习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一文时,学生对参考资料上关于“垣墙周庭”一句的注解和句式提出了质疑。  垣墙周庭:即“垣墙于周庭”,院子周围砌上墙。周庭,院子周围。垣墙,名词作动词,砌墙。相应地,该句翻译为“院子四周砌上围墙”。(徐长学主编《文言文解读》,长江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三版)  那么垣墙周庭到底是不是一个省略了“于”的省略句?这里的“周”是名词还是动词?  课本注解该句为:用矮墙把庭院四周围上
期刊
3.地域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教师课堂教学方式  教育教学理念随着社会对人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变化而不断地丰富完善,不同地域对教育的理解程度不一样,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也会有所区别。  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學为例,在到苏州任教之前,笔者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能力,一直觉得这就是当前全国的好课理念,所以要求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以及课堂的习得都要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完成。到新的地域学校任教,参加几次教学研讨活动,听几次
期刊
陆超,男,1.84米。很帅。  他穿牛仔裤、西装。牛仔裤很白,西装从不系领带。会弹一手好吉他。不写诗,却会画画。是中文系的才子。  他有个女朋友,是数学系的,上海人,才1.58米。他一星期至少能收到两封情书,算下来,一年就是104封左右。他把这些情书留下最好的两三封,其余的全部送给女朋友做演算纸。他的女朋友很得意,也很爱他。  他为人很好,同学都喜欢他。但他很倔,很不得老师宠爱。他在路上遇到老师从
期刊
在新高考形势下,如何帮助学生在高考考场上得高分呢?  我们首先看一下近两年全国卷高考作文考了什么:  2017年: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2018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
期刊
摘要:课堂讨论是许多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形式之一,的确,有效的课堂讨论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常出现问题,形成了一些误区。本文列出了几个课堂讨论中常出现的誤区及原因所在,以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课堂讨论;话题;时机;方式  课堂讨论就是对教学中的有疑问的内容进行探讨、研究,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信息交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我们教师究竟该如何在课堂上开展真正有
期刊
正所谓“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香消玉殒、美丽可人的十娘沉箱殒命让人痛心。对于她的死因,人们也一直在思索、探究。造成杜十娘悲剧的原因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杜十娘识人之误,孙富使坏和封建礼教的罪恶。但笔者认为,李甲的男权思想意识和杜十娘个性追求与时代大势的冲突才是造成她悲剧的主要原因。  其中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男权思想意识。杜十娘悲剧的直接酿成者——李甲处在男权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