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之殇(上)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ueeryu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所谓“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香消玉殒、美丽可人的十娘沉箱殒命让人痛心。对于她的死因,人们也一直在思索、探究。造成杜十娘悲剧的原因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杜十娘识人之误,孙富使坏和封建礼教的罪恶。但笔者认为,李甲的男权思想意识和杜十娘个性追求与时代大势的冲突才是造成她悲剧的主要原因。
  其中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男权思想意识。杜十娘悲剧的直接酿成者——李甲处在男权尤为牢固的封建社会,男权意识已在他的思想中扎了根,是左右他言行的深层动因。在其影响下,李甲无情地把杜十娘当作东西、商品转卖了。因此,十娘悲剧的酿成,李甲的男权思想意识难辞其咎。
  实际上,在李甲的心目中,不管杜十娘如何温柔、美丽、可爱,她始终都是作为“物”存在的,没有人格,没有尊严。李甲初遇杜十娘为之“撒温用钱,大差大使”,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欢娱,从未设身处地为十娘着想。杜十娘在妓院承欢卖笑,度日如年,要求从良,他竟以“我囊空如洗,如之奈何”相答,多少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嫌疑。直到十娘说赎身只需“三百金”,并再三相托,他才出去借钱。最后,他相当于分钱未花(一百五十金是柳遇春借的),就白捡了个绝色美人。李甲和孙富萍水相逢,一面之交,居然在酒酣耳热之间“卖弄在行”,把杜十娘之事和盘托出。这一方面说明李甲毫无心机,另一方面说明在李甲的潜意识中,杜十娘如一本好书、一幅好画、一件名贵古董,是他炫耀的资本,以此提高自己的身价。
  这在中国是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唐代李亢的《独异志》曾记载“俊妾换马”的故事:“后魏曹彰性倜傥,偶逢骏马爱之,其主所惜也。彰曰:‘予有美妾可换,惟君所选。’马主因指一妓,彰遂换之。”对马尚有所惜,对美妾则随便交换,这就是男性津津乐道的“倜傥”!按照这个标准,李甲远远不够“倜傥”,他毫不犹豫地卖掉杜十娘后,居然“颜色匆匆,似有不乐之意”“情不能舍,是以悲泣”。
  不能说李甲不爱杜十娘,他的悲切是真诚的,但李甲的爱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平等的、尊重的爱。《呼啸山庄》的女主人公“他就是我,我就是他”的爱情宣言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无疑是天方夜谭。在封建社会的男权意识形态中,女人不算“人”,妻子是什么?是“合二好之好”、传宗接代的工具。妾是什么?郑玄笺《礼记》曰:“妾合买者,以其贱同公物也。”“上层女人”的待遇尚且不过如此,更何况身处青楼、人人得而狎之的妓女。既然连人也算不上,当然也就谈不上个人的追求、权利、欲望、意志和选择。
  李甲之爱杜十娘,类似于大部分人对宠物的爱:真诚、温暖,但永远也不可能平等。当这种爱危及自身实际利益时,当前途、事业、功名、父母等一切外界利害和爱情发生冲突时,男性首先割舍、牺牲的,便是爱情。虽然人们也会为杜十娘掬一把同情之泪,但李甲的这种行为得到了多数人的理解。易中天先生曾说过:“李益和李甲的负心,曾引起古往今来不少读者的义愤,其实,真正有罪的,应该说是他们当时那个社会。”也就是说,不少人认为杜十娘的“反抗”固然可嘉可佩,李甲的負心亦情有可原,一切过错均由封建制度承担。这种物化的、不平等的、居高临下的“爱情”是男性源远流长、绵延至今的“集体无意识”,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甲负心也就不是偶然。中国文学多“负心”、婚变主题,乃至当今愈演愈烈的婚变故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甲这个自私自利的男性在获得了“我得千金,可籍口以见父母”的利己结局“欣欣似有喜色”时,还多情多义地认为“恩卿亦得所天”。言下之意即:新安盐商,锦帽貂裘,少年风流,挥金如土,这么好的男人上哪儿去找啊?当李甲说完“恩卿亦得所天”时,他的男权思想暴露无遗。在他看来,一个妓女、一个女人,只要“得所天”,已是天大的福气,至于“得”的对象如何,有无感情,则无关紧要,根本不需要以她本身的意志来选择。就这样,李甲背弃了杜十娘还自以为拯救了杜十娘,伤害了杜十娘还自以为安慰了杜十娘,杜十娘的被侮辱、被损害反而变成了李甲痛失爱物的损失,何其荒谬!
  可见,李甲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的男权意识是酿成杜十娘悲剧的重要原因。
  (待续)
  【作者单位:山东莒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看到这些内容,我常常坐卧不宁,夜不能寐,何止是生气,有时候我简直要“气炸”了。但在同学们面前我却“伪装”得很好,不但不说他们的不好,而且还大加赞赏,大加鼓励呢,说什么:“老师从你们的日记里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曙光。因为你们不但找到了写作材料,而且敢于说出自己的小心思,敢于伸张正义,很难得。老师希望你们写得更具体详细一些。作文嘛,就是‘我口述我心,我手写我口’,千万不要拘束。”  同学们在一次次作文的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依旧有不少语文教师不但不重视作文课教学,甚至忽视它的重要性。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点,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其实,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应该“上下求索”。面对作文教学的尴尬局面,语文教师不应回避作文教学,更不能选择放弃。写作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使用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的重要方式,更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描述的进程,是学生自我
期刊
在教育不断改革以及信息不断更新的背景下,教育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样。小学生六年的时光围绕12本语文课本展开,教师们采用各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背诵所有知识点,参加无数的考试,以提高其听说读写能力。然而当同学们步入社会,他们所学的很多知识却无法直接指导生活,没能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  美其名曰的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真的为孩子提供了正确的教育吗?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学生除了接受知识,还要上山烧炭、在家挣公分,
期刊
摘要: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智者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古今中外有所成就的人都喜欢读书,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使其一生与好书相伴至关重要!  关键词:读书;兴趣;鼓励;习惯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位挚友,带领我们跨越时间和空间,
期刊
中国语文课程不断改革发展,从21 世纪初强调的三维目标,到现在提出的重视核心素养,指向的其实是一个目标,即回答“ 语文课程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本质问题。这就要求一線教学人员转变教学观念,完成从讲授验证到自主建构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转变的必要性  1.讲授验证式教学的弊端  之前的讲授验证式教学致使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浅、碎、散的问题,导致对语文的元素,即字词句段篇和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等
期刊
学习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一文时,学生对参考资料上关于“垣墙周庭”一句的注解和句式提出了质疑。  垣墙周庭:即“垣墙于周庭”,院子周围砌上墙。周庭,院子周围。垣墙,名词作动词,砌墙。相应地,该句翻译为“院子四周砌上围墙”。(徐长学主编《文言文解读》,长江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三版)  那么垣墙周庭到底是不是一个省略了“于”的省略句?这里的“周”是名词还是动词?  课本注解该句为:用矮墙把庭院四周围上
期刊
3.地域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教师课堂教学方式  教育教学理念随着社会对人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变化而不断地丰富完善,不同地域对教育的理解程度不一样,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也会有所区别。  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學为例,在到苏州任教之前,笔者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能力,一直觉得这就是当前全国的好课理念,所以要求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以及课堂的习得都要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完成。到新的地域学校任教,参加几次教学研讨活动,听几次
期刊
陆超,男,1.84米。很帅。  他穿牛仔裤、西装。牛仔裤很白,西装从不系领带。会弹一手好吉他。不写诗,却会画画。是中文系的才子。  他有个女朋友,是数学系的,上海人,才1.58米。他一星期至少能收到两封情书,算下来,一年就是104封左右。他把这些情书留下最好的两三封,其余的全部送给女朋友做演算纸。他的女朋友很得意,也很爱他。  他为人很好,同学都喜欢他。但他很倔,很不得老师宠爱。他在路上遇到老师从
期刊
在新高考形势下,如何帮助学生在高考考场上得高分呢?  我们首先看一下近两年全国卷高考作文考了什么:  2017年: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2018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
期刊
摘要:课堂讨论是许多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形式之一,的确,有效的课堂讨论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常出现问题,形成了一些误区。本文列出了几个课堂讨论中常出现的誤区及原因所在,以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课堂讨论;话题;时机;方式  课堂讨论就是对教学中的有疑问的内容进行探讨、研究,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信息交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我们教师究竟该如何在课堂上开展真正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