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导向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nInsh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果导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其不仅适用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领域,而且也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途径。作者提出,在程序设计课程中采用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明确定义预期的学习成果,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并通过持续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和素质,能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成效明显。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高水平的教学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应用、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传统的教学课堂无法得到即时反馈和互动性严重不足、实践教学无法得到监控等问题,
在制造信息基础产品过程中,需要应用各种电子靶材,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子靶材应用,电子靶材特性要求,电子靶材制造工艺。
摘要:本文针对线上教学存在的学生自主学习不足的问题,提出在Java教学中将线上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将示范式启发、疑问吸引式启发、提示性启发、对比式启发、讲练引导式啟发、类推式启发、点拨疏通式启发和研讨式启发等八种启发教学技术与线上教学平台和线上课堂密切结合,线上引导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线下引导学生将具体知识转化为Java语言程序设计能力。线上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充实了线
本期“技术赋能课堂”专栏的两个课例都比较朴实,没有花哨的“表演”和“炫技”,甚至在有些环节还需要进一步地推敲和打磨。赖静老师应用FEG个性化教与学系统“活化”与阅读
《数据结构》客观题自测平台是为作者所在学校开设的“数据结构”课程而设计开发的。此平台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数据结构》知识点的掌握,减少教师组织测试的次数与精力,提升
本文探讨了《易经》的表达形式,“灵验”效应的历史文化现象,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易经》的思想内容给出了一条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