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械基础是中职学校机械加工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如今教学的需要,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中职学校机械基础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机械基础 教学模式 兴趣 双师型
机械基础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这门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如今这门课的教学需要,所以有必要对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方式进行变革。
一、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理论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机械基础传统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而理论学习较为抽象,没有与实践相结合的话,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并且理论知识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往往都是死记硬背,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
2.配套实习实训设备缺乏
由于学校场地原因,机械基础教学设施、实验实习器材相对短缺,很多实验根本開不出;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老旧,没有与时俱进,教学内容不新奇,所以学生对本课程学习无兴趣。
二、新形势下大胆改革创新
1.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大胆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革,让学生在学习机械中产生爱好。
我们面对的学生基础差,假如再照本宣科显然是很不适合的,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取舍,教材内容取舍原则:以够用、实用为准。例如根据学生和我校的实际情况,一开始上绪论部分时决定不按教材顺序教学,上来就由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机器和机构引入机械念,简洁明了。
2.改革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才能发挥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中职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学习没有动力,基础又比较薄弱,对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基本上没有学习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该课程教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课程教学,首先要重视第一节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应先向学生介绍此课程的主要内容及教学计划、重难点、新知识、新技术以及发展前景,使学生认识到所学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在未来岗位和社会中的作用。比如针对汽修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从老式汽车介绍到现在的新型车、概念车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教师例举的汽车中的内燃机、变速箱、差速器、联轴器、离合器、轴承等内容,学生都将在这门课程中学到。告诉学生汽修专业与这门课程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此课程,从而做到愿学、想学、认真学。另外,教师必须在第一节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在快乐中学习。教师例举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机器,比如洗衣机、汽车发动机是如何工作的,有什么机构零件,先让学生发言讨论。对积极发言回答问题的学生都应该给予真诚的赞美与鼓励。要让学生有成功感,增强学生的兴趣及自信心。
3.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作为专业课程的教师,要不断更新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和热情。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师用粉笔、黑板、模型、实物、挂图进行教学。而模型、实物、挂图灵活性差,使用不方便,靠教师仔细地讲解比划来讲授机械零件的结构、作用和传动机构的原理,尽管教师讲得很卖劲,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与教师的期望值有很大的距离。
(1)使用多媒体。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各种零件的外形、内部结构、零件间的相互运动通过计算机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通过动态的画面,轻松地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即增强学生的感性熟悉,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时,采用CAI课件,把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以及间歇运动机构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进行演示。
(2)使用生活事例。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加深印象,如缝纫机踏板机构,还有人骑自行车时,也能组成曲柄摇杆机构,车身为机架,脚踏板为曲柄,小腿相当于连杆,大腿相当于摇杆,是以曲柄为主动件的曲柄摇杆机构。又辅以电视录像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显示了汽车前的雨刮、摇头扇中的机构。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提高了课堂效果。
4.努力实现“双师型”改革,更新和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现在提倡“双师型”的老师,一个教师,也是一个技师,既会理论又会实践。一位教机械教师若有丰富的机械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实践能力是会受到学生青睐的。所以,我校提倡教师要下企业锻炼,真正参与工厂的生产装配过程,产品开发、工装设计才能提高水平,也只有通过在工厂的学习,才会知道所教学科知识中哪些是实用的或用得多的。
5.经常进行工厂现场参观教学
中职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从没看见过机床,所以上这门课之前先要去工厂参观,带学生参观生产装配车间,了解各类机床和生产机器设备。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教师也应经常带学生到工厂参观,使学生对它们的结构及生产过程都有所了解,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更好地结合起来。比如在学曲柄摇杆机构时,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参观,认真观察牛头刨床、往复式运输机和插床等设备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观察牛头刨床的进给动作,使学生发现进刀时慢,退刀时快的运动形式,更进一步了解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再如,在讲授完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离合器、联轴器和制动器之后,请工人师傅作现场操作演示。任课教师边参观边讲解,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印象。同时,这种参观教学法还能使学生受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作为任教机械基础的老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对本专业驾轻就熟,利用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法,并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来感受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意识,注重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适应新形势学好机械基础,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为进一步深造或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机械基础 教学模式 兴趣 双师型
机械基础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这门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如今这门课的教学需要,所以有必要对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方式进行变革。
一、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理论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机械基础传统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而理论学习较为抽象,没有与实践相结合的话,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并且理论知识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往往都是死记硬背,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
2.配套实习实训设备缺乏
由于学校场地原因,机械基础教学设施、实验实习器材相对短缺,很多实验根本開不出;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老旧,没有与时俱进,教学内容不新奇,所以学生对本课程学习无兴趣。
二、新形势下大胆改革创新
1.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大胆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革,让学生在学习机械中产生爱好。
我们面对的学生基础差,假如再照本宣科显然是很不适合的,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取舍,教材内容取舍原则:以够用、实用为准。例如根据学生和我校的实际情况,一开始上绪论部分时决定不按教材顺序教学,上来就由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机器和机构引入机械念,简洁明了。
2.改革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才能发挥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中职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学习没有动力,基础又比较薄弱,对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基本上没有学习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该课程教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课程教学,首先要重视第一节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应先向学生介绍此课程的主要内容及教学计划、重难点、新知识、新技术以及发展前景,使学生认识到所学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在未来岗位和社会中的作用。比如针对汽修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从老式汽车介绍到现在的新型车、概念车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教师例举的汽车中的内燃机、变速箱、差速器、联轴器、离合器、轴承等内容,学生都将在这门课程中学到。告诉学生汽修专业与这门课程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此课程,从而做到愿学、想学、认真学。另外,教师必须在第一节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在快乐中学习。教师例举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机器,比如洗衣机、汽车发动机是如何工作的,有什么机构零件,先让学生发言讨论。对积极发言回答问题的学生都应该给予真诚的赞美与鼓励。要让学生有成功感,增强学生的兴趣及自信心。
3.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作为专业课程的教师,要不断更新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和热情。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师用粉笔、黑板、模型、实物、挂图进行教学。而模型、实物、挂图灵活性差,使用不方便,靠教师仔细地讲解比划来讲授机械零件的结构、作用和传动机构的原理,尽管教师讲得很卖劲,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与教师的期望值有很大的距离。
(1)使用多媒体。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各种零件的外形、内部结构、零件间的相互运动通过计算机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通过动态的画面,轻松地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即增强学生的感性熟悉,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时,采用CAI课件,把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以及间歇运动机构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进行演示。
(2)使用生活事例。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加深印象,如缝纫机踏板机构,还有人骑自行车时,也能组成曲柄摇杆机构,车身为机架,脚踏板为曲柄,小腿相当于连杆,大腿相当于摇杆,是以曲柄为主动件的曲柄摇杆机构。又辅以电视录像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显示了汽车前的雨刮、摇头扇中的机构。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提高了课堂效果。
4.努力实现“双师型”改革,更新和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现在提倡“双师型”的老师,一个教师,也是一个技师,既会理论又会实践。一位教机械教师若有丰富的机械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实践能力是会受到学生青睐的。所以,我校提倡教师要下企业锻炼,真正参与工厂的生产装配过程,产品开发、工装设计才能提高水平,也只有通过在工厂的学习,才会知道所教学科知识中哪些是实用的或用得多的。
5.经常进行工厂现场参观教学
中职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从没看见过机床,所以上这门课之前先要去工厂参观,带学生参观生产装配车间,了解各类机床和生产机器设备。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教师也应经常带学生到工厂参观,使学生对它们的结构及生产过程都有所了解,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更好地结合起来。比如在学曲柄摇杆机构时,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参观,认真观察牛头刨床、往复式运输机和插床等设备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观察牛头刨床的进给动作,使学生发现进刀时慢,退刀时快的运动形式,更进一步了解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再如,在讲授完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离合器、联轴器和制动器之后,请工人师傅作现场操作演示。任课教师边参观边讲解,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印象。同时,这种参观教学法还能使学生受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作为任教机械基础的老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对本专业驾轻就熟,利用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法,并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来感受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意识,注重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适应新形势学好机械基础,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为进一步深造或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