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刍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k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知识探索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得到了广大物理教师的重视。但是,就目前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而言,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众多物理教师面前的难题。本文结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提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 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现状 有效性策略
  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自然科学。物理学中的很多知识、理论都需要通过反复实验加以验证。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物理实验教学,以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全面提升。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始受到诸多物理教师的重视。但是,受到高考压力及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是笔者近来一直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以下,笔者结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较之以往已经发生了极大转变。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培养学生认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性成为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依然还在影响诸多物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教师对物理实验重视程度不够
  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目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师对物理实验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在高考过程中,没有将物理实验操作纳入考核范围,致使很多教师在讲解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要么一带而过,要么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应的实验流程、实验器材等,很少让学生亲自动手参加做实验。这样的教学无异于水工望月,隔空看花,只知道理论,不懂得实践。久而久之,学生对物理实验一无所知,长期的死记硬背使得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
  2.教师的实验教学模式落后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部分教师的实验教学不够科学。例如,有些教师让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却没有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而是让学生看教师怎么做实验。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一直都是观察,却没有动手操作。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虽然学生可以观看整个实验过程,但是,由于没有自己动手操作,因此依然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部分学校实验器材匮乏
  实验器材匮乏的现象在农村地区的学校极为明显和常见。由于缺乏相应办学经费,学校主管部门主要是将办学经费投入其他项目,而对实验器材的投入不足。有些学校甚至没有专业的物理实验室。这样的教学条件,使得有些教师在物理实验的讲解过程中,只能凭空讲解,或者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给学生展示实验现象,这样的实验和前者所讨论的水中望月似的实验教学并无两样。
  4.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高中物理专业实验教师匮乏是绝大部分高中学校的通病。由于理论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专业素质不高,导致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对某些物理现象、物理实验的讲解不够透彻,有些教师在物理实验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只是单纯地给学生讲解物理实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而不是带着一种研究的心态进行物理实验。
  二、如何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1.充分重视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的主体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才济济的现代社会,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在物理实验中,教师更应当将这样的教学理念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因为,在物理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是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的这个权限都剥夺了,则又如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呢?因此,强调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的主体地位,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仅仅是看、观察的实验教学现状,让学生在亲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有趣的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
  2.形成多样化的物理实验模式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仅仅是采取多媒体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物理现象。这样的教学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可行的,只是不能长期单独使用。多媒体展示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如果和实际的物理实验结合起来,则将会达到完美的实验效果。例如,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前,可以搜集物理实验的相关视频资料,在学生进行物理实验之前,可以让学生先看看别人是怎么做实验的,然后结合多媒体视频材料自己做实验,势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提高物理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
  物理实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改变物理实验教学落后的现状。重要如下:首先,物理实验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了,才会意识到物理实验的重要性,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会真正关注物理实验,并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更多物理实验;其次,物理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在讲解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才能够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够将很多物理现象解释清楚,并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总之,在当前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依然还存在很多问题。合格的高中物理教师应当认识到当前物理实验教学的不足,并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通过自己的努力,以新课程改革为标准,不断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只有教师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本着一颗孜孜不倦的决心,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有效性低下的教学现状。
  参考文献:
  [1]徐赞微.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应对策略[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3.
  [2]王康.浅析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学周刊A版,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 重力、弹力、摩擦力是高中物理力学研究中的三大力,对它们的产生原因,作用方向,以及其大小的研究,对后面力的合成,分解,力的平衡,以及力和运动的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关键词: 三种性质的力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一、重力  从概念上讲,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是属于引力的范畴,但二者并不等同,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一定指向地心。重力的大小:G=mg同一地点,重力G的
信息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误区  很多人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同起来。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利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将教学过程中的
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主战场,在新课程背景下,打造有效的历史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以下我谈谈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深挖教材,理清线索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考“依据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这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教材,补充材料,通过历史细节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效强化历史教学效果。  人民版教材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
摘 要: 让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快乐学习,体验成功。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对成功的渴望,体会学习的乐趣呢?“快乐实验”,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自尊、自信、自我满足的情绪体验,“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从而形成持久的学习热忱。  关键词: 高中物理 课堂实验 快乐教学  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认为深化课改就是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让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