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动改变偏见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y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崇祯七年(1654年),年届四十的读书郎李化熙高中进士,自此仕途一路高歌猛进,直至陕西巡抚、榆林三边总督,成為主政一方的军政大员。可惜,就在李化熙当上省长不久,明朝就亡了。对于亡明的旧臣,清廷实行的是招降政策:乖乖归顺的,加官晋爵;要是不老实,一律武力解决。如此一来,很多旧臣见风使舵,纷纷投靠新主子。李化熙见状,也带领他的十万军队归顺了清廷。
  清廷兑现了承诺,先任命他为工部右侍郎,最 后升至刑部尚书。但是,坐上部长高位的李化熙一点也快乐不起来。
  清兵入关,中原人民认为这是汉民族的耻辱,反清的官员成为民众的偶像;投降的软骨头则遭万人唾弃。自从李化熙端了清廷的饭碗后,只要一上街,老百姓就在他背后指指点点。
  除了强大的舆论压力,反清义军对投降派的报复行动也让李化熙惶惶不安。在李化熙的老家周村,一位农民起义领袖在攻破周村的邻县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之后,应当地老百姓的要求,将降清的前明侍讲学士全家给砍了。如此残忍的报复手段怎能不令李化熙胆战心惊呢?所以,怎样才能缓和人民对自己的不满、减小矛盾冲突是李化熙一直在思考的人生命题。
  最终,李化熙做出了一个重大的人生抉择:辞职。不当清朝的官,就不用看别人的脸色。李化熙的辞职理由是“母老乞养”。一开始,清廷不同意,说你把老母亲接到京城来不就行了?但李化熙坚决要求辞职。辞职报告递了好几次,清廷终于批准李化熙辞职还乡。
  虽然辞职了,但回到老家的李化熙发现,老百姓依旧不待见他。李化熙晓得别人的成见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化解的。只有自己做出实际行动,为老百姓干点儿好事、实事,老百姓才能改变对自己的看法。于是,他决定将剩下来的时光用在为家乡百姓谋福利上。
  周村原本是一个普通村落,有大约三百户人家,虽然有些店面,但规模不大,商业氛围不浓。原因是这里的税收比较重,商人们本就赚不了几个钱,大部分还都要交给朝廷,谁还愿意做生意?李化熙决定从争取为商人减免税收开始。
  李化熙辞职后,向朝廷争取到减免经商的税收,由此,周村的商业日渐繁荣起来。商人们的税收是比原来减少了,但还是有一些做小买卖的商人交不起税。为此,李化熙承诺:整个周村的税收由他一个人来缴纳。与此同时,李化熙还向商人们承诺,凡是在离周村200里的范围内被劫的,由李府负责找回财物,且不收取一分钱的劳务费。李化熙的义举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点赞。他头上贰臣的帽子不但被摘除了,老百姓还转而称他为“李大善人”。
  除了为周村的商业繁荣做贡献之外,李化熙也热心于老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周村附近的通济桥原来是一座小石桥,夏季雨水泛滥,石桥屡被冲毁,无法通行,来往的过客叫苦不迭。为了方便百姓出行,李化熙召集乡绅富豪,带头捐资,购置材料,雇请工匠,建成七孔高几十米的大桥。
  他“修神宇,建桥梁,蓄药饵,助婚姻,舍絮袄,施棺槽,置义仓,修学宫,种种义举,四方德之”。辞官回家的李化熙的的确确是在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并不是卖主求荣的“汉奸”,而是一个心系桑梓的热心人。
  编辑/梓童
其他文献
19年前,一部叫《铁齿铜牙紀晓岚》的电视剧上映,一时间,那个机灵可爱又睿智的纪晓岚成了家喻户晓的角儿,剧集连推四部,成为一代人的童年回忆。时至今日,在知乎上甚至还有人问:看了几十遍《铁齿铜牙纪晓岚》是什么体验。  其实,正是乖萌逗趣的纪晓岚,让我们得以在那个压抑封锁的封建时代,看到了不一样的才子。  他会说段子,会讲故事,无论夸人还是怼人,都自带一种文化人的幽默,正是这样有趣的灵魂,让他成为无论朝
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宰相富弼退休后闲居洛阳,好友文彦博时任洛阳留守。一次,富弼向文彦博提议,由二人牵头,组织一些年龄相仿、资历相当、性情相投、口碑良好的老领导,定期搞个聚会,大家一起聊聊。  二人一拍即合,组织当时居于洛阳的部分已退休或将退休的12位老领导,按年龄为序轮流做东,时人称之为“洛阳耆英会”。  这12人中,79岁的富弼最大,其次是77岁的文彦博,时任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的司
鲁迅起绰号绝对是有天赋的,他童年时偷买画册被父亲痛打一顿,事后得知是弟弟周建人告状,于是给他取名“谗人”——进谗言的人;弟弟年纪小听不懂,马上换成“十足犯贱”。  他去日本留学,同乡邵明之在北海道札幌地方工业学校学习土木工程。北海道多雪多熊,邵明之面圆肤黑、满脸胡须,所以被他称作“熊爷”。他在东京听章太炎讲课,钱玄同不好好听课,又是话痨,在榻榻米上爬来爬去,他就叫钱玄同“爬来爬去”。  鲁迅起的绰
才子的朋友圈更有料
北宋人郑侠是个官二代,老爸当的是江宁市(今南京)白酒专卖局(酒税监)局长。而且郑侠从小读书就很用功,再加上脑子灵活,记忆力好,很快就成为名满江宁的学霸。  就在郑侠读书读得风生水起时,改革家王安石到江宁来当知府了。王安石是个爱才之人,早就听说郑侠是个才子,一见之下对他印象很好,不仅对他口头表扬,还专门派自己的得意门生陪郑侠一起学习,对他进行辅导。  面对王安石的重视,郑侠很感动,决定更加刻苦学习、
据《阅微草堂笔记》载,有个姓张的读书人,早年在官府做师爷,中年时攒够了钱,就回到乡下闲居。美中不足的是,他刚退休没几天,妻子就暴病身亡。中年丧偶,张先生因此郁郁寡欢。  有一天晚上,他妻子忽然现身,他喜出望外。妻子说自己到了阴间,经过冥官审理,被判轮回转世。不过离投胎时间还有几年,冥官开恩,让她这几年继续与丈夫生活。虽然阴阳异路,但也是宿缘未尽,张先生当然很高兴。妻子自此每晚过来,鸡叫时分离去。有
周恩来虽工作繁忙,却不忘关心身边人的终身大事,他曾多次成人之美,促成好几段姻缘。  第一对儿夫妇是他的部下熊瑾玎和朱端绶。熊瑾玎在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奉命与比他小22岁的朱端绶同往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工作。在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周恩来的安排下,两人假扮夫妻,当起了“老板”“老板娘”,以“福兴”商号做掩护,开办酒店和钱庄,为中共地下组织提供办公地和联络点。二人胆大心细,处事周密,使党中央秘密机
1912年,由于当时的巧克力类糖果在夏季容易融化,俄亥俄州的克拉伦斯·克兰想到可以将硬糖与薄荷结合,这样不仅耐热,而且能在夏季带来清凉的口感,他为这种新型糖果起名救生员。  它叫救生员,不是救生圈,所以最早的救生员薄荷糖中间没有洞。中间没有洞的薄荷糖常卡住小孩的喉咙眼,因此发生了很多“薄荷糖惨案”。不少孩子吃了这种薄荷糖后,因为咀嚼不当导致窒息而死。进取心极强的救生员糖厂立即改进,在薄荷糖中间掏了
公元744年初夏,洛阳城东。李白刚刚出席了一场粉丝见面会。这是他被“赐金还山”的第一站——说白了,他就是被挤出了皇家社交圈,获赔了点儿安置费。  他发现粉丝们的热情大不如以前,探讨诗歌的少,打听杨玉环丰胸秘籍的多……李白很郁闷,当场发飙:“我怎么会知道?就算知道我也不会告诉你!”说完扬长而去。  而就在这年三月,他还是全国诗歌界的第一大V,长安的精英圈子“酒中八仙”、政坛名流贺知章、皇妹玉真公主…
南北朝时期官员苏琼任南清河郡(今属山东聊城)太守时,该郡治安恶劣、盗贼横行,经常发生抢劫、盗窃等案件。苏琼上任后,对大小事件都明察秋毫,终于还民安定。  一次,某村百姓魏双成丢了一头牛,他怀疑是同村另一人所为,便叫几个壮汉将其扭送到官府。苏琼经过仔细调查,认为那名被扭送者是无辜的,便把他释放了。魏双成十分不满地抱怨道:“太守您把‘偷牛贼’放走了,我的牛到哪里找呢?”苏琼也没解释太多,淡定地说:“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