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及对策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an1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对传统课程的超越就在于它重建了现代教学的理念,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是一种整体的教育观,这种整体的教育观对我们今天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更新观念,面向全体,重视学困生、爱护学困生、研究学困生,做到不放弃,不离弃,其中“掌握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发现其规律,从而不失时机地采取防治措施”是转化学困生的一条途径,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施整体教育观的重点和根本。
  一、学困生的心理障
  造成学困生的因素是各方面,但最普遍的原因还是心理障碍问题。
  1.意志障碍。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发展过程,而且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目的的心理过程,即意知过程。学生意志品质的好坏,对实现教学目的、教学任务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困生,往往不是由于智力低,而是意志力薄弱其具体表现为:
  ①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②缺乏学习的坚韧性。
  ③缺乏学习的兴趣。
  2.情感障碍。情感是人们内心对外界事物所抱的肯定或否定态度的体现,如愉快、憎恶、热爱、仇恨等。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激起人的积极态度,使人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反之就会引起人的消极态度,产生一种否定情感,而在化学教育中,恰有许多与学困生需要相抵触的情况,从而造成学困生的情感障碍。
  ①教师或家长对学困生的期望值过高。
  ②教师教育不得法,忽视个性的差异。
  3.思维障碍。心理学指出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独创性和敏捷性等。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上述能力的差异上。而所谓学困生正是在上述几方面都存在着严重不足的学生,从而构成了他们的思维障碍。
  ①思维广度不够。
  ②思维深度不够。
  ③思维变通性不够。
  二、学困生的心理障碍的防治和转化措施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学困生的心理障碍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方面的,当然寻找原因,又何止以上几种,问题是在找出原因后怎样对症下药,找到相应的对策来防治学困生和转化学困生,从而大面积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呢。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1.强化目的教育、调动学困生学习自觉性。根据化学教学的心理特点,学生对化学有好奇心,他们想从实验中看到奇特现象,他们对解释自然现象感到新鲜有趣,想得到能用于生活实际的化学知识;他们常会从祖国在科技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和古今中外科学家取得的成就中受到鼓舞,在心理上萌发出一种求知的愿望,因此教师应该把课堂传授的这些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诱使、引发其产生这些积极的心理,这样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就自然会调动起来。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师生的情感。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所以密切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鼓起学习的勇气。学困生往往有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因化学成绩不理想而愧于见老师,更不会主动地向老师提问,长此以往,问题越聚越多,思想负担越来越重,学习就愈感到困难,因此老师要关心和理解学困生,平时要常找他们交心谈心,多给他们一点情感,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向学困生传递亲切,理解和信任的信息。例如,给学困生一个微笑,打个手势,拍拍肩膀,时而在练习中写几句赞扬话等都会给学困生无形的力量。
  3.培养学困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新课程倡导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所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让全部学生都有思考、发言、练习、讨论的机会,而不能为了课堂气氛、教学节奏、课堂密度把机会全包给优秀生,应当挑一些易回答、易操作的问题让学困生做,这样不仅可使他们有了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而且能使他们在这些回答中有成功的体验,使他们在成功中树立信心和决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4.降低教学过程的起点,为他们铺好台阶。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形成能力培养素质的基础。针对学困生认识能力差思维能力弱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讲解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以降低教学起点。要采用像放电影、电视中的慢镜头,小步子甚至倒退的手段,给学困生搭起思维的小台阶使他们拾级而上。
  5.指导学困生会学的方法。学困生学习方法往往表现在不订计划,不会预习也不去学习,坐等上课;上课时不会听课,事半功倍;下课时不懂不问,一知半解;课堂上抓不住重心,面对问题不会分析,课后不去复习,解题后也不去反思,学习方法呆板,思维僵化肤浅,所以教师的教不只能传授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方法,平时要结合具体内容,给学困生介绍思维方法。
  综上所述,学困生的转化和防治工作是一件非常复杂工作,因为它无论从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来看,还是从目前课程内容来看,或者从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学校家庭、社会整体来看有其潜伏性、客观性和必然性,所以我觉得要想减少学困生数量,防止过多学困生的产生,就首先必须懂得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做到以防为主,防止和转化并举的控制措施,并给予专门的指导。
其他文献
实施新课程以来,文本探究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通过文本探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因为学生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个体,他们是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参与到学习中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生命的高度”去重新审视课堂,要善于抓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质疑,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展高效的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降低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率.方法 对57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进行皮瓣胸壁固定、引流管负压吸引(小型便携式负压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深入推进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构建问题情境以及开展第二课堂等方面阐述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创新思维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思维创新教学,可以有效鼓励和引导学生跳出传统思维的条条框框,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下面,笔者结合自
非洲猪瘟病毒荧光PCR检测在各猪场实验室已经普及,影响荧光PCR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众多,为提升基层兽医实验室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实验室设施、设备、人员
书面表达是高考英语的必考题型。自1985年至今20多年来,以主观测试为特征的书面表达一直保留,且赋分比重和难度呈明显上升趋势,这种题往往是“下手容易得分难”,考生抱怨英语作文
干细胞的研究与应用几乎涉及所有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和重点。干细胞能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生物学特性使得干细胞研究在细胞的分化和胚胎发育、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习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归纳、整理和判断,从而增强思考和创造力。其主体是学生,而研究的客体是课本上或我们周围活生生的地理事物。研究性学习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从研究性学习的地点看,一般分为在课堂上和课外进行两大类。  一、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师应该根据课文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
介绍了带式输送机的软启动类型,总结了目前带式输送机的软启动技术的改进以及软启动特性曲线的优化情况,展望了带式输送机软启动技术的发展方向,为带式输送机软起动装置的动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