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实验开发板教学应用

来源 :实验技术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en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现有实验设备不支持开展人工智能实验、缺乏教学案例的问题,以"EAIoT、模块化"理念设计嵌入式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实验开发板。开发板采用STM32H7系列ARM微控制器,依托STM32CubeMX.AI人工智能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在微控制器STM32H7上应用的实验案例,弥补现有实验内容缺少人工智能部分。实践证明,使用图形化方式初始化芯片,基于预编的HAL库,采用C、Python语言编程等方法,学生容易接受。
其他文献
水体氨氮(NH4+-N)和硝氮(NO3-N)的测定是浙江大学生态学本科实验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实验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与CleverChem Anna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对水体中的NH4+-N和NO3-N进行测定。为了对比分析2种仪器在样品测定中的准确度、手动稀释和仪器自动稀释造成的差异以及由不同稀释倍数造成的数据误差等问题,
伊哈布·哈桑作为“后现代主义之父”,也同时提出了后人类的概念,可见二者有某种内在的关联。伊哈布·哈桑采用了假面剧的形式,将论文的背景、正文、引文、注释、历史、神话等作为假面剧的角色。当前频繁出现的各种热词,例如“赛博格”“控制论”“麦克斯韦妖”“维特鲁威人”“变种人”“后人类女权”等已在这篇完成于1976年的作品中悉数出现。其讨论也并非浅尝辄止,而是从古希腊神话出发,中及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炼金术传统,下讫图灵对人工智能的预想等,从而揭示了想象、艺术与科学不可分的历史和未来。
使用LabVIEW语言,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USRP的V2X通信系统实验平台。依据USRP设备的硬件结构及V2X通信系统的工作流程,设计了适合V2X相关技术实验研究和成果验证的实验平台。该平台不仅支持现实环境下的射频信号收发,还可以实时调整参数、获取关键信息。该平台能为真实物理环境下V2X技术的设计、测试及验证提供技术支撑,有助于对该领域新技术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实地的车载测试,验证了该平台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该文分析了数字孪生技术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在现实应用当中的内涵,并系统阐述了数字孪生技术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中的内生逻辑、客观需求等关键问题,同时探讨了对其在物联网专业实验室中的应用架构设计及设备层模型构建,并举例说明,指出数字孪生等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对教育技术的变革带来深远影响。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需要不断提高教学实验平台建设水平,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由于放射源管控与辐射安全的原因,实验室内137Cs源的保存与使用受到限制,为此设计了一种可控X射线源散射实验测量装置,并利用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优化设计了实验装置的结构及参数,以此开展基于X射线的密度测井机理实验研究,有助于学生加深对X射线作用物理过程及相关测井方法的理解,并为学生开展创新训练和科学研究提供实验条件。
设计了一种面向实验教学的单目视觉与惯性测量单元(IMU)融合的开源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仪器。完成了摄像头和IMU在实时机器人操作系统(ROS)下的数据传输、联合标定、视觉里程计前端、IMU的预积分、视觉与IMU的紧耦合、回环检测和后端优化软件设计,计算得到了仪器实时运动轨迹。该实验教学仪器可以应用于移动机器人的SLAM任务。实验仪器经大量测试,能够为学生提供算法开源的视觉SLAM实验平台,有
旋转机械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工业设备中,然而由于工况复杂,极易导致各种故障。该文针对旋转机械运行状态和故障的实验教学,研制了一种实验云平台。该平台能够完成旋转机械不同运行状态、典型故障的模拟,并且借助“云”架构可以实现远程调控、实时监测、数据存储、“云”开发扩展等功能,为旋转机械的故障检测、故障诊断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本科、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支撑。
通过微地震监测数值模拟与定位虚拟实验系统的开发,将野外地质和地球内部复杂模型室内微型化,实现了对地球浅部复杂结构的真实模拟。学生在实验室工作站即可清晰地了解微地震发生机制,观测地震波场在不同时刻的分布状态,完成微地震震源位置定位并对定位结果进行解译。
为解决计算机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不协调、不系统、彼此孤立和割裂等问题,提出“一芯一统”实践能力贯通式培养模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和教学方法。提升了学生的CPU设计能力和系统软件开发能力,加强了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动手创新能力的融合,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针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传统教学过程中强调电路原理分析而忽视电路拓扑“再生”教学的问题,文章以连续导电模式下的基本Boost变换器电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电路拓扑再生重组,创造出多种具有较高增益能力的Boost变换器电路,并基于单输入双管高增益Boost变换器电路,进行了工作原理分析,搭建了Simulink仿真实验教学模型。仿真结果直观展示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可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