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提高水资源调控和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农村人饮工程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通过对农村饮水现状及人饮工程的调查, 指出人饮工程建后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一定的意见、建议和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人饮现状; 工程建设; 工程维护管理; 饮用水质量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 加之国家对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视, 近几年来, 农村水利工程越建越多, 然而对水利工程管理却相对薄弱。因此要坚决纠正“重建轻管”的思想, 突出管理在水利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保证工程正常供水。
1 梁平县自然条件
梁平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峡谷区,地貌由于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和岩性的控制,以及受水文作用的影响,呈现“三山五岭,两槽一坝,丘陵起伏,六水外流”的自然景观,形成山、丘、坝兼有而以山区为主的特殊地貌。境内有东山、西山和中山,均呈北东走向,平行排列,互不衔接。山区海拔500—1221米,面积606.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2%。在县境中部,东、西两山之间,有一块由古代湖泊沉积而成的平坝,地势平坦而开阔,面积100.73平方公里,在全县总面积的5.4%,它被称为川东第一大坝,即梁平坝子。县境内的地势高出邻县,高滩河、波漩河、新盛河、普里河、汝溪河和黄金河等六条主要河流迂回于平坝浅丘之间,河床狭窄,分别流入万州、忠县、垫江、开江和达县。该地区属于四川盆地东部暖湿亚热带气候区域。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日照偏少.主要特点是:春季气温不稳定,初夏多阴雨,盛夏炎热多伏早,秋多绵雨,冬季暖和,无霜期较长,湿度大,云雾多。
2 农村饮水情况现状
人饮困难的地区多属山区和边远贫困地区, 这些地区交通不便, 村寨分散, 文化、经济均比较落后, 人饮水多来自地面水、地下水及降水。
2. 1 地面水 地面水多采用江、河水及水库水。江、河水流速及流量受季节和降水量影响较大, 其浑浊度和细菌含量较高, 水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暴雨时泥沙含量剧增, 细菌含量亦急骤增高。山区箐沟水, 流速较快, 流量一般不大, 水质较好。而水库水蓄水量受气候条件及农业用水影响较大, 一年之中水位变幅大, 水质一般较好, 浑浊度较低。地面水是目前人饮多采用的方式之一。
2. 2 地下水 采用地下水时, 水源与水位及地形, 地质情况有关。因为地下水分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和泉水。浅层地下水离水源较近, 短时间内大量取水时, 水位急骤下降, 限制供水量。水质易受地面污染物污染, 与周围环境有密切关系。浑浊度较低, 一般无色, 硬度偏高, 部分地区铁、锰含量超标。深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远, 水量充沛且较稳定, 水质大多无色透明, 细菌含量通常符合卫生标准。但往往硬度较高, 铁、锰、氟化合物含量超标。泉水水量因地形、地质情况差异很大, 水质较好, 常含与地层有关的某些化学元素。
2. 3 降水 降水因不同地区降水量各异, 水质好坏与当地大气污染程度及收集方法有关, 为缺水山区的唯一水源。很多地方基本上就雨季采用水池、水窖等蓄集降水, 以供人饮水之用。
3 人饮工程的管理
3. 1 建立管理责任制 首先要加强乡镇水利站职能, 然后建立明确的管理责任制。人饮工程应根据工程大小和受益范围, 建立管理机构和配备专管或兼管人员, 对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 村组或集体饮水工程, 也可承包给有专门技能、工作责任心强的个人进行管理, 签定承包合同, 明确责、权、利, 做到奖惩分明。乡镇供水工程, 应由乡镇供水公司以企业的形式直接管理, 社员个人所有的水窖、水池由本人管理。管理机构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 制定包括水源保护、工程维修、用水制度、节水措施及水费征收等内容的规章制度或乡规民约。除个人修建的饮水工程外, 一律要征收水费, 收费标准可根据工程养护、设备更新以及人员工资等开支情况确定。乡镇供水工程, 在自求平衡的原则下制定, 乡镇企业生产用水的水费标准, 可略高于生活用水。联户修建的工程是否收费, 由他们自行决定。
3. 2 工程管理
3. 2. 1 取水工程的管理。取水工程包括引水渠、管道等, 引水渠、管道应经常进行检查, 发现漏水应及时处理。取水口的污物应经常清理, 防止进入管道, 造成阻塞。排砂池、孔应定期冲砂。冬季还应防止霜冻损坏管道。一般采用的防冻措施是打开水龙头, 让水流畅通, 多余的水可放进调节水池内, 防止浪费。
3. 2. 2 净水工程的管理。净水工程是整个工程系统中不可轻视的一部分, 为了保持水质良好, 过滤池中的砂、碎石填料, 每月至少应清理1 次, 并按级配要求重新装入新料。沉淀池实际情况进行清淤或冲洗, 特别是雨季引水, 应防止大量泥砂进入管道、水渠。
3. 2. 3 配水工程的管理。供饮水用的水池, 应保持不垮不漏, 在运行中发现问题, 应及时处理。开敞式水池, 要经常清理池中的污物, 池底每季度清淤1 次, 并防止牛马牲畜直接在池中饮水, 保持水质卫生。
3. 2. 4 供水设备的管理。供水设备主要包括闸门、水表、水龙头及水泵、电机等。要经常进行检查, 发现漏水或螺丝松动要及时维修, 防止因工作失职而影响正常供水。水泵及电机等重要设备, 要严格按规程操作。
3. 3 水质监测管理 工程投产后, 必须经常化验水质, 使之符合国家生活应用水水质标准, 以保证饮水安全。
3. 4 管网的养护管理 管网的经常性养护很重要, 管网养护工作的范围很广, 如阀门维修、漏水检查、水管接头松动维修、水管防冻等。
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农村饮水安全是国家重点民生工程之一,该项工程实施得好坏、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事关各级党委、政府的形象。因此,扎扎实实做好这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4.1、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顺利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保障,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各有关部门应通力协作,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部门分工、加强部门协作、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进一步核查和梳理,切实摸清水源、水质和供水保证率等状况,制定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的工程实施规划或方案。
4.2、加大宣傳力度,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挥效益。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只有让农民兄弟真正认识到用自来水的好处,才有利于充分调动受益农户的积极性,有利于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有利于建立良性运行机制,有利于工程管理的民主化,有利于工程运行的社会监督。因此,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党的好政策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扩大农村受益人口的必要之举。
4.3、贴近群众规划,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让利与民。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规划时,应充分征求百姓意见,把民心、民声、民意纳入工程规划。比如,在进行农村饮水安全调查和规划时,多征求乡镇干部和受益区群众的意见,把干部群众的真实想法作为工程建设规划的重要依据,力求做到建设者与受益者的想法一致,在实施过程中应优化施工方案,尽量减少群众负担,以此调动群众参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对于集中以集镇供水为主体的供水点应加快对周边行政村的覆涉,对于偏远的集中居民点采取打深井和大口井来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4.4、加强技术培训,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挥长效。为尽快提高农村饮水工程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应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对现有承包经营者加大培训力度,掌握《农村安全供水手册》的技术标准要求,制定上岗细则,建立监督考核机制,掌握生产流程,要确保农村安全饮水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必要时可由地方政府牵头,成立以用水户代表为主体的水量、水质、水压、水价监督体系,确保这项利民的工程顺民心、合民意。
5 结语
人饮工程建设后管理的具体要求是: 以保障群众的饮水安全为目标, 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 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农村饮水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权利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系; 按成本水价供水、计量收费、市场运作, 确保人饮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 林国忠, 林国华. 浅论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J] . 科技信息: 学术版, 2007( 2): 208.
关键词: 人饮现状; 工程建设; 工程维护管理; 饮用水质量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 加之国家对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视, 近几年来, 农村水利工程越建越多, 然而对水利工程管理却相对薄弱。因此要坚决纠正“重建轻管”的思想, 突出管理在水利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保证工程正常供水。
1 梁平县自然条件
梁平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峡谷区,地貌由于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和岩性的控制,以及受水文作用的影响,呈现“三山五岭,两槽一坝,丘陵起伏,六水外流”的自然景观,形成山、丘、坝兼有而以山区为主的特殊地貌。境内有东山、西山和中山,均呈北东走向,平行排列,互不衔接。山区海拔500—1221米,面积606.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2%。在县境中部,东、西两山之间,有一块由古代湖泊沉积而成的平坝,地势平坦而开阔,面积100.73平方公里,在全县总面积的5.4%,它被称为川东第一大坝,即梁平坝子。县境内的地势高出邻县,高滩河、波漩河、新盛河、普里河、汝溪河和黄金河等六条主要河流迂回于平坝浅丘之间,河床狭窄,分别流入万州、忠县、垫江、开江和达县。该地区属于四川盆地东部暖湿亚热带气候区域。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日照偏少.主要特点是:春季气温不稳定,初夏多阴雨,盛夏炎热多伏早,秋多绵雨,冬季暖和,无霜期较长,湿度大,云雾多。
2 农村饮水情况现状
人饮困难的地区多属山区和边远贫困地区, 这些地区交通不便, 村寨分散, 文化、经济均比较落后, 人饮水多来自地面水、地下水及降水。
2. 1 地面水 地面水多采用江、河水及水库水。江、河水流速及流量受季节和降水量影响较大, 其浑浊度和细菌含量较高, 水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暴雨时泥沙含量剧增, 细菌含量亦急骤增高。山区箐沟水, 流速较快, 流量一般不大, 水质较好。而水库水蓄水量受气候条件及农业用水影响较大, 一年之中水位变幅大, 水质一般较好, 浑浊度较低。地面水是目前人饮多采用的方式之一。
2. 2 地下水 采用地下水时, 水源与水位及地形, 地质情况有关。因为地下水分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和泉水。浅层地下水离水源较近, 短时间内大量取水时, 水位急骤下降, 限制供水量。水质易受地面污染物污染, 与周围环境有密切关系。浑浊度较低, 一般无色, 硬度偏高, 部分地区铁、锰含量超标。深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远, 水量充沛且较稳定, 水质大多无色透明, 细菌含量通常符合卫生标准。但往往硬度较高, 铁、锰、氟化合物含量超标。泉水水量因地形、地质情况差异很大, 水质较好, 常含与地层有关的某些化学元素。
2. 3 降水 降水因不同地区降水量各异, 水质好坏与当地大气污染程度及收集方法有关, 为缺水山区的唯一水源。很多地方基本上就雨季采用水池、水窖等蓄集降水, 以供人饮水之用。
3 人饮工程的管理
3. 1 建立管理责任制 首先要加强乡镇水利站职能, 然后建立明确的管理责任制。人饮工程应根据工程大小和受益范围, 建立管理机构和配备专管或兼管人员, 对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 村组或集体饮水工程, 也可承包给有专门技能、工作责任心强的个人进行管理, 签定承包合同, 明确责、权、利, 做到奖惩分明。乡镇供水工程, 应由乡镇供水公司以企业的形式直接管理, 社员个人所有的水窖、水池由本人管理。管理机构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 制定包括水源保护、工程维修、用水制度、节水措施及水费征收等内容的规章制度或乡规民约。除个人修建的饮水工程外, 一律要征收水费, 收费标准可根据工程养护、设备更新以及人员工资等开支情况确定。乡镇供水工程, 在自求平衡的原则下制定, 乡镇企业生产用水的水费标准, 可略高于生活用水。联户修建的工程是否收费, 由他们自行决定。
3. 2 工程管理
3. 2. 1 取水工程的管理。取水工程包括引水渠、管道等, 引水渠、管道应经常进行检查, 发现漏水应及时处理。取水口的污物应经常清理, 防止进入管道, 造成阻塞。排砂池、孔应定期冲砂。冬季还应防止霜冻损坏管道。一般采用的防冻措施是打开水龙头, 让水流畅通, 多余的水可放进调节水池内, 防止浪费。
3. 2. 2 净水工程的管理。净水工程是整个工程系统中不可轻视的一部分, 为了保持水质良好, 过滤池中的砂、碎石填料, 每月至少应清理1 次, 并按级配要求重新装入新料。沉淀池实际情况进行清淤或冲洗, 特别是雨季引水, 应防止大量泥砂进入管道、水渠。
3. 2. 3 配水工程的管理。供饮水用的水池, 应保持不垮不漏, 在运行中发现问题, 应及时处理。开敞式水池, 要经常清理池中的污物, 池底每季度清淤1 次, 并防止牛马牲畜直接在池中饮水, 保持水质卫生。
3. 2. 4 供水设备的管理。供水设备主要包括闸门、水表、水龙头及水泵、电机等。要经常进行检查, 发现漏水或螺丝松动要及时维修, 防止因工作失职而影响正常供水。水泵及电机等重要设备, 要严格按规程操作。
3. 3 水质监测管理 工程投产后, 必须经常化验水质, 使之符合国家生活应用水水质标准, 以保证饮水安全。
3. 4 管网的养护管理 管网的经常性养护很重要, 管网养护工作的范围很广, 如阀门维修、漏水检查、水管接头松动维修、水管防冻等。
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农村饮水安全是国家重点民生工程之一,该项工程实施得好坏、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事关各级党委、政府的形象。因此,扎扎实实做好这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4.1、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顺利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保障,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各有关部门应通力协作,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部门分工、加强部门协作、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进一步核查和梳理,切实摸清水源、水质和供水保证率等状况,制定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的工程实施规划或方案。
4.2、加大宣傳力度,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挥效益。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只有让农民兄弟真正认识到用自来水的好处,才有利于充分调动受益农户的积极性,有利于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有利于建立良性运行机制,有利于工程管理的民主化,有利于工程运行的社会监督。因此,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党的好政策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扩大农村受益人口的必要之举。
4.3、贴近群众规划,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让利与民。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规划时,应充分征求百姓意见,把民心、民声、民意纳入工程规划。比如,在进行农村饮水安全调查和规划时,多征求乡镇干部和受益区群众的意见,把干部群众的真实想法作为工程建设规划的重要依据,力求做到建设者与受益者的想法一致,在实施过程中应优化施工方案,尽量减少群众负担,以此调动群众参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对于集中以集镇供水为主体的供水点应加快对周边行政村的覆涉,对于偏远的集中居民点采取打深井和大口井来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4.4、加强技术培训,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挥长效。为尽快提高农村饮水工程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应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对现有承包经营者加大培训力度,掌握《农村安全供水手册》的技术标准要求,制定上岗细则,建立监督考核机制,掌握生产流程,要确保农村安全饮水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必要时可由地方政府牵头,成立以用水户代表为主体的水量、水质、水压、水价监督体系,确保这项利民的工程顺民心、合民意。
5 结语
人饮工程建设后管理的具体要求是: 以保障群众的饮水安全为目标, 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 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农村饮水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权利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系; 按成本水价供水、计量收费、市场运作, 确保人饮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 林国忠, 林国华. 浅论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J] . 科技信息: 学术版, 2007( 2):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