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考前历史复习的思路与路径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jia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初三的历史课教师,在强调新课程理念,注重考察学生能力的今天,面对中考中的历史课,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备考复习呢?
   下面,浅谈一下个人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根据考试说明,把握中考方向,制定复习计划
   河北省教育厅《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科考试说明》是考试复习、命题的依据。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必须将其作为中考复习和准备的主要方向标。根据它的要求,制定好复习计划。这个计划应该包括:(一)复习要达到的目标。一是系统掌握基础知识,整合应考信息,为中考进行知识储备;二是在研究中考试题的基础上,强化专题板块的理解深化,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的整合中得到提升;三是在复习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唯物史观。(二)复习时间的安排。根据学生实际将“熟悉教材”、“专题复习”、“时政热点”、“强化训练”分配好复习时间,以确保高效复习效果。(三)明确复习目的,确定复习重点,制定落实复习措施,选好复习方法。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把握历史知识要素的方法,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解读教材、熟悉教材、真正掌握和灵活地运用教材。
  二、紧扣课程标准,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实行开卷考试之后,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仍然是试卷的一个重要内容。开卷考试后,很多学生认为基础知识的掌握记忆不那么重要了,届时在考场上“翻书照抄”就可以了,事实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其问题是:(1)如果题题都翻书,就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考试内容。(2)有很多题目是能力的考察并不是仅仅靠翻书就可以找到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一轮复习时夯实基础,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一些基本的历史结论、历史线索和发展过程必须熟练掌握。因此,教师以课本为纲,紧扣课程标准并辅以复习材料,按照“单元——课题——框题——目题”的顺序,依据教材逐册、逐课地进行全面提纲挈领的复习,在复习中可引导学生对照考纲,在心中从“原因、时间、人物、经过、结果、性质、意义”等方面去回顾每个知识点的相关内容,注意分清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意义、国内影响和国际影响等。掌握教材中基本的知识,同时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材的整体脉络有了深刻的了解。然后让学生清楚的整理出明晰的知识网络。
   如在复习《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一课时,我从以
  下几个步骤着手引导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一步,列出几个要素:(a)时间,(b)历史事件,(c)背景,(d)领导者,(e)内容,(f)性质,(g)结果和影响;第二步,引导学生围绕这七点,看书填空;第三步,让学生讨论,将俄国、日本的改革作比较找出其异同点;再结合我们今天得出启示;然后记忆掌握。另外复习时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各课的引言、插图、表格、注释以及文献资料等,这些可能会成为考题的史料来源。第四步,进行课堂练习、检测,强化学生基础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全面掌握了本课基础知识。总之,在“一轮”这个阶段的复习当中,以教材为本,全面复习,重视基础知识,并通过看、读、写、记等强化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三、认真研究中考试题,强化专题复习,提高综合能力
   中考大纲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特别是材料题,它不可能只考查单一的知识点,一般都是把类似的事件、或相关连的事件、糅合在一起。
   虽然经过第一轮系统、全面地复习,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了,但知识是零碎的、混乱的、孤立的。要把知识学活,需要我们结合课本,比较对照,将中外史“纵横”串联地归类,形成专题。在这个阶段,要把教材重新组合,进行知识归类,把已掌握的历史知识前后左右贯通起来,形成知识网络。这样知识的掌握将不再是孤立的、易混淆的点和块,而是一张知识的网络体系。从而,为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复习国际格局的演变 ,按时间顺序梳理成一条线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雅尔塔格局)——一超多强,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然后,按每一个体系形成的背景、主要的事件、体系的性质以及影响等方面的知识联系比较复习。从而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国际格局的演变。
   再者,由于历史中考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近几年历史中考 注重联系现实。因此在中考复习时,要特别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发展的重大热点事件,教师备课要把热点问题与历史知识相联系。如复习“农业政策的调整”后,设计问题“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在农村实行了哪些富民政策或措施?”把历史知识与“民生”热点相联系,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复习掌握知识。
  四、强化训练,掌握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最后阶段的复习,要从两个方面狠抓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分析能力。一方面进行综合复习,查漏补缺,突出重点知识。另一方面要进行强化训练,通过练题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
   结合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在把握考试命题方向、难易程度的基础上,选择一些能充分展示考生能力的新、活题型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并进行解题思路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提高应试能力。
   1、单选题
   主要考察学生理解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运用辨证唯物史观分析重要历史现象、事件的本质。首先,要认真审题,看清题干和选项,找到题干中的关键词。其次,要对于选择的史实了解的很清楚,可直接确定正确答案采用直选法;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查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可用排除法缩小范围得出正确答案。
   2、材料题
  主要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及利用有关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文字或图表),弄清该阅读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和材料的中心思想。然后要注意审题,抓住关键,弄清限制条件。再根据提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找取相关点,把对问题的回答建立在对材料的分析应用上,充分发挥材料本身在解题中的价值。要注意,先阅读问题,再带着问题有目的阅读材料,能够提高做题效率。
   总之,初三历史复习应该以教材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紧扣考标、教材,打牢基础,在理清知识脉络,专题汇总,强化训练上下功夫,在培养学生能力、技巧上下功夫,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功夫,就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作者单位:邢台市十九中学,河北 邢台 054000)
其他文献
摘 要:马塞尔·普鲁斯特在柏格森的影响下,靠着直觉和回忆来获得的潜意识非常的丰富,在其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中作者以艺术的方式展现了具有审美特征的花朵,由此将过去和现在相互融合渗透,达到审美的境界,获得本质性的永恒感。  关键词:普鲁斯特; 《追忆似水年华》;花卉   从普通的日常生活或自然景物中去发掘感受,提炼诗意,从而引起内心波澜,追求一种诗意审美与哲理思辨的契合,把作者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升华到
期刊
摘 要:针对多媒体情境下,学生课堂笔记难的现象,调查了学生不记笔记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该研究对教师有针对性的改进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提高笔记策略水平,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笔记策略;多媒体;课件设计   课堂笔记是学生在课堂上记下的重难点、要点,有助于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巩固。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上做好笔记,那么他们在课后进行复习时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传统的
期刊
摘 要:师范大学与县级政府共建的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是教师教育体系创新的重要依托、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化的重要切入点。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在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有优秀人才输送、未来教师培养、教师专业发展、优质资源共享、教改研究合作、农村社会服务等六个基本途径,并起着重要的示范与辐射效应。  关键词: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基本途径;效应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教育改革
期刊
摘 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比较法对多媒体情境高职学生的笔记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自编问卷调查了多媒体情境高职学生课堂笔记学习策略的现状与特点;其次,通过实验研究探索了教师不同多媒体课件处理与教师不同辅导方案对学生笔记策略的影响及笔记策略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该研究对教师有针对性的改进多媒体课件,改进策略辅导方式,帮助高职学生提高笔记策略水平,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多媒
期刊
摘 要:优质课是课堂教学的理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的价值追求。探究优质课的维度与标准、功能与价值、课后反思的特殊意义等则是推进学校课程改革,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快优秀教师培养,提高教学育人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优质课;价值追求;探究   优质课是课堂教学的理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的价值追求。它要让老师明白,这堂课可以达到的高度、深
期刊
摘 要:大学语文作为高校的一门人文素质必修课程,担负起提高大学生语文能力,人文素养及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的重任,其作用不可忽视,目前,大学语文的教学在很多方面还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从三个方面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进行探究。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精神:审美能力  大学语文是我国普通高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必修课,它对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
期刊
摘 要:在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基础上,了解基层党支部建设现状,根据学院定位和学科发展目标,及时调整支部设置,提出将党支部建在学科上,党小组建在科研团队上的基础上,进而通过座谈、访谈、调查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和访谈材料整理,从设置和调整基层党组织、创新支部工作载体、制度建设、组织生活方式内容、党支部书记选拔、激励机制等方面研究并创新党支部工作的内容、方法、手段、工作载体,为学院学科和高等教育事业又好
期刊
摘 要:创造力内隐理论是指一般公众(专家和外行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所形成的,且以某种形式存在于个体头脑中的关于创造力概念、结构及其发展的看法。教师的创造力内隐理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重要通过对创造力内隐理论的阐述,具体论述教师创造力内隐理论对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  关键字:教师;创造力内隐理论;创造力培养   正如我们所知,创造力的内涵非常丰富和复杂,由于创
期刊
摘 要:随着高校毕业人数的增多,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调查发现,广西独立学院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着管理者理念不清、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课程设置单一和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有效就业课程指导体系,为本地区独立学院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民族地区;独立学院;就业指导课;特点  近年来,独立学院蓬勃发展,毕业人数直线攀升,就业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
期刊
摘 要: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个体差异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很大的影响。个体差异因素包括性格、语言能力倾向、学习动机、认知风格和年龄因素。现在的研究成果还无法说明哪些个体差异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回顾与检索发现尽管个体差异研究是第二语言习得的核心话题之一,但是已有研究的方法侧重于单因素研究,而要更全面的反映个体差异因素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各个个体差异因素不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