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课本剧编演尝试活动花絮及活动反思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y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本剧编演尝试活动花絮
  (一)当个导演不容易
  以前看电影的花絮时,总觉得当导演是一个很轻松的角色,只要在一边指手画脚就行了。这次徐老师让我们班级表演《皇帝的新装》,我当了一回导演。谁知,当导演的经历让我体验了“行行有本难念的经”。
  1.选好演员非易事
  谁都想扮演一个受人青睐的角色,但现实是残酷的,想出演主角的演员好多,而需要的角色才寥寥几个。没办法,我只好采取投票的形式,这才把同伴的嘴给堵上了。
  2.道具不齐能怪谁?
  角色分配完毕,我终于闲了下来,顺手翻了翻语文书,这才发现,我们的道具还没准备呢!懊悔之余,我的脑筋也飞快转动起来:咦,这赏钱不如就用硬币代替吧,再拿几条毛线当生丝好了!于是我马上通知演员们,明天每人都带硬币,“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我松了一口气,心想:“明天的正式表演可别再出什么乱子。”
  3.表演成功心里甜
  第二天,同学们表面上镇定自若,其实谁也掩藏不了那份激动、那份紧张。比如陈同学太紧张,台词不太流利,不过这也使他扮演的老大臣增添了憨厚的色彩,让旁边为他担忧的同学们缓了一口气,台下阵阵的笑声让我们有了更多的信心。
  这部戏成功地落幕了,特别是国王与小孩的鲜明对比,更让观众难忘,演员们的嘴角都荡漾着笑意。
  这部戏,使我认识到导演真不容易哪,也认识到凡事不能只看它的一面,对人也是如此。
  (二)我的骑士经历
  “每组排练一个《皇帝的新装》童话剧,下周四表演,人人都得参加。”这不,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便“鬼哭狼嚎”。
  数学课下课,组长跑来问我要担任哪个角色,看着有的已被安排好的角色名单,我的心凉了半截:自己心仪的角色没了,只好不情愿的选了骑士。于是,组长交代了应说哪些台词,在什么时候说,要说得响亮,看来这骑士也并不好当呀!
  第二天表演前,陈同学给了我一个球拍,说这就是骑士的劍。第一组表演完,该我们上场了,我有些激动,毕竟这是我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在舞台上展示自己。
  “……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骗子”一说完,我马上接了上去:“一点也不错。”这短短的五个字,我用最嘹亮的声音表达了出来,同学们哈哈大笑。接着,我参加了游行大典,我和小黄,一人拿着一个球拍跟在“皇帝”的身后,嘿,还真像皇家骑士。
  这短短的几分钟,却让我感触极深:其实人生就像演童话剧一样,哪怕是一个平凡的角色,平凡的人,只要你去用心地演绎,人生就会绚丽多彩。
  (三)一次模仿秀
  那天,徐老师让我们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自演《皇帝的新装》。
  首先是组长分配角色,我很不情愿地接受了“旁白”,而且是最长的一段。
  在准备服装的时候,我把巧克力粘在了自制的皇冠上,同学们都说不错……
  模仿秀开始了,掌声先是稀稀疏疏的,后来接二连三的掌声传入我的耳朵。原来是我们组的这两个“骗子”引来的,他们出神入化的表现,让我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快到我了,我死盯着书本。“怦怦……怦怦……”我的心跳加速了。起初,我的声音还是颤抖的、结结巴巴的,后来在同伴鼓励的眼神中,我逐渐习惯了这种场合,我的音量渐渐大了,心里也稍稍平稳了一点,可我仍不敢面对观众,眼睛一直盯着课本。一不小心,我竟然连别人的对话都当旁白了,此时,我心里别提有多内疚。
  过去的事别再想,继续吧,我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脸红得胜过番茄了。终于,我的任务完成了。别的同学都不像我那么紧张,他们的演技真给我们组争光了。掌声和着许多欢笑声语越来越大……
  这次模仿秀不仅让我有了亲身的体验,有了成就感,还能让我们更好地领悟课文,增长见识,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呢。
  这次模仿秀真棒!
  (四)我第一次旁白
  今天,《皇帝的新装》要开演了。
  这是老师布置给我们的作业,让每组的班干部负责,人人参与表演。我选了不少人不愿干的旁白。要问为什么有人不愿意?因为故事太长了呗!
  不过,我倒是心甘情愿。至少,不用绞尽脑汁设计自己所扮的那个角色的动作,表情和道具。
  我本以为只要静静地旁白,然而事实却没那么简单。
  第一个出场的当然是我。可是当读到该两个骗子出场的时候,两个骗子呢?顺着两个“骗子”的说话声望去,他们正站在角落。啊?我对着他们招招手,示意他们到中间来,可是他们置之不理,我行我素。皇帝出场了,也一样站在角落。我忍无可忍了,从背后把他们一个个拽到了中间。
  皇帝来看“布料”了,本该面对观众的,可是。自以为是的“皇帝”却背对观众,低头读着对话。两个骗子也效仿着。我不由感叹:好没气质、好谦虚的皇帝;好能巴结的骗子。
  这次的表演让我知道了虽然每个角色都很难做到完美,但我们在生活中仍要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
  (五)有趣的活动
  “哈哈哈哈……”一连串的笑声从同学们口中蹦出。为什么大家那么开心?原来是《皇帝的新装》课本剧表演大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你瞧,第二组的同学:
  只见扮演骗子的两位女同学,一摇一摆走到舞台正中央,十分绅士地对着台下的观众深鞠一躬,然后搬起一把椅子当作织布机,在上面装模作样地织起布来。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各位演员陆续登场:骄傲的皇帝,“诚实善良”的老大臣,毕恭毕敬的侍者……当然,最精彩的情节是“皇帝”开始有点儿发抖,相信百姓们说的——他并没有穿衣服的那个片断。瞧,扮演皇帝的同学,抖个不停,肩膀还一耸一耸的,为了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他又得装得更骄傲,因此,两只手也在身体两侧夸张地抖动,惹得大家捧腹大笑……
  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比赛进入了尾声……
  通过这次有趣的活动,我明白了做人应该诚实,而不是像那群官员一样,为了保全自身权益,自欺欺人。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往往是得不到好处的。
  (六)我当骗子
  骗子是令人讨厌的,我也对他们恨之入骨。可是这一次,我却做了一回“骗子”。事情是这样的……
  昨天,老师让我们分组表演《皇帝的新装》。得知这个消息,为了让大家看清骗子的真面目,我毛遂自荐:“让我当骗子吧!”
  经过反复的练习,今天,我这个“骗子”上了台,用讲台当织布机,接着在织布机前做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织布动作。
  过了一会儿我把前来的官员给骗走了……最后,皇帝来审查了。我毕恭毕敬地站在门口迎接,点头哈腰地与他说话,还对皇帝把并不存在的衣服称赞了一番……
  人们也被我骗得团团转,最终只有一个小孩揭穿了我的骗局。
  过了一会儿,我们在同学的掌声中回到了座位。
  虽然这次表演了一个骗子,但是我还是觉得挺开心的:这次表演让我受益匪浅,也给同学们敲响了警钟 ——今后不要别人说好就盲目随从,要谨防上当受骗。
  (七)第一次当演员
  我非常羡慕演员,他们不仅给我带来精彩的节目,还能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我做梦都想成为演员,不料,今年我梦寐以求的“演员梦”实现了!
  这天,老师让我们以组为单位表演《皇帝的新装》,我演一位老大臣,虽然说这不是主角,但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演得最出色。
  该我上场了,我上前一步,流利地说出了台词,可看看其他三位大臣,我真是自愧不如啊,他们的动作、神情是多么完美,而我却忽略了这些。
  第一次当演员,让我体会到当演员的滋味——苦!原来当演员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么美妙,它可是要付出汗水和艰辛才能成功的。
  (八)天真的小孩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语文课——表演《皇帝的新装》。
  我们组是第一个上场的。旁白在一边绘声绘色地担任这“重要职务”,其他同学在她的朗读声中表演着,时不时地让小观众们哄堂大笑。
  你想知道我是什么角色吗?我就是个“天真的小孩”。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我的表演随着话音落幕。而留给我的,是一段人生哲理:一个一眼就可看穿的骗局,为什么没人敢揭穿?是怕自己愚蠢吗?可是,任由骗子逍遥法外的人,不就是个愚蠢的人吗?为什么文中的成人都没有敢于揭穿骗局的勇气呢?而要让一个天真的小孩,指引着他们。
  平时我们也应该做一个有勇气揭穿骗局的人,做天真的小孩。
  (九)低声下气
  在家里,凡事我说了算,家中老大,乃我也,整天看着爸妈对我点头哈腰,我打心里就有点厌恶他们,可……
  这事还要从上星期四的语文课上说起。老师要求全班每位同学扮演《皇帝的新装》里的角色,更让人怒火冲天的是组长居然安排一个“奴才”角色——骑士给我,唉!没办法,尽管说破了嘴,组长愣不松口。
  开演了,大家沉浸在紧张,激动的氛围中,而我只能在那冰冷的世界里徘徊,徘徊:我垂头丧气地走上讲台,待我和另一个骑士说完最简单的话,便低声下气地跟着我们主人——皇帝……
  唉,说不尽的委屈,无人倾诉的苦在心中隐隐作痛!但它却提醒着我:今后该如何对待父母!
  (十)观《皇帝的新装》有感
  哈哈哈……哪来的笑声?原来是我们班在表演呢!
  那皇帝,那骗子……这表演真逗!我们笑得前俯后仰,有的竟趴在桌上了,演員们也受了我们的笑“病毒”的传染,有的抢戏,有的忘词,有的把“华盖”遮挡在自己的头上……同时,我也从笑中知道了骗子的狡猾、老大臣的可笑、皇帝的昏庸和人们的虚荣心,只有小孩才说了实话。这一个一眼就可看穿的骗局,竟然畅行无阻,最终上演了一场荒唐的闹剧。
  有时几乎人人都违心地说假话,这一现象现实中也有,好好反思吧!
  二、活动反思
  1.三人行,必有我师
  此次表演活动是上周五上午布置的,本周四下午开展的,周五写作。虽然时间仓促,但孩子们的表现的确让我领略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真谛。
  2.角色的分配与确定。
  有的组集体讨论,依据同学的性格特点确定;有的组按座位顺序选择;有的组按自带的道具确定;有的组以投票的形式确定;有的组抓阄。
  3.道具设计与制作的创意
  生丝——钓鱼的鱼线;绣花线、毛线;账簿线;或用编织带、包装带等撕剪成。
  金子——金锭形糖果;金纸折成的元宝;锡箔捏成的碎银子;形状不一的金色巧克力。
  钱袋——腰包。
  勋章——校卡上贴“御聘织师”字样。
  帽子——玩具皇冠(各类小姐选美冠军的头饰);用绸布、泡沫或生日蛋糕纸盒剪粘成。
  胡子——用白色粉笔灰涂抹成;用双面胶剪贴成;用透明胶剪扎成;用白毛线编成。
  皇帝的服饰用金黄色底碎花的童雨衣代替;用披风、纱巾或大塑料袋改制而成。
  4.能力
  大臣的恭敬;小孩的天真;导演的尽职;观众的入神;演员夸张的表情、娴熟的织布动作、严谨的旁白、滑稽的语气语调等无不让大家佩服、赞叹!
  5.写作的特色
  节选文章写作的角度、主旨的提炼、表达方式的运用等令我刮目相看!
  (作者单位:福建省大田县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什么是一堂有效率的课?我觉得真正的有效课堂是精致而丰满的课堂,是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  一、有效率的课堂教学应当有强烈的“主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太多,面面俱到,会让学生感到疲劳,还会使文本被解读的支离破碎,使阅读面目全非,课堂容量变小。就像学《紫藤萝瀑布》这课时,第一次设计的问题没有层次感,像烧糊了的一锅粥,自己不清楚,学生也迷糊。而第二次设计时我吸取教训,以“看到一树怎样的紫藤萝,
【内容摘要】什么是健康?也许有人会马上回答:“只要能吃能睡,没病就是健康。”实际上,这是对健康的一种片面的理解。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缺陷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因素对人健康的影响比生理因素更大。  【关键词】民主 公正 心理换位  一位奥运会十项全能金牌得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奥林匹克水平的比赛,对运动员来说,20
【内容摘要】古代散文,因其远离当今时代生活,句意难解,加之篇幅略长,而让学生们产生畏惧之情。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迫于时间紧张,往往缩短了学生熟悉文本和思考文本的过程,致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不能主动而轻松的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如何让课堂充满灵气和活力呢,笔者有三点看法:(1)多读竞读,以读带思;(2)提炼写法,学以作文;(3)古为今用,提升思维。  【关键词】古代散文 灵气 活力  学生进入高
【内容摘要】学科渗透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无论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所占用的课时数来看,语文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研究如何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能,而且极其必要。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 教学观念  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学习、生活、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一系列的原因造成现代中小学生的心
“究竟不是道地的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这是台湾作家琦君写的《春酒》一文的结尾。  造不出这家乡的春酒?春酒原料很简单,它由“黑枣、桂圆、荔枝、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和两粒橄榄”八种原料酿成,道地的家乡春酒也许能克服时空的限制而酿造的。但春酒里承载的童年的欢乐与纯情、那温馨温暖的母爱,那浓得化不开的淳朴、和谐的人情,那充满年味醇厚的民风无法炮制。新年迎神拜佛;家家邀请喝春酒
【透视切片】  作文教学理应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虽说近年来理论层面上的探索很多,但在实际的操作层面我们仍无法回避一个尴尬的现实:很多学生到高中毕业,仍写不出像样的文章。他们的文章或情感虚假,或见解浅薄,或语言贫乏,难以看到青年学子应有的个性、活力和独特的生命体验。他们视写作为畏途,以练笔为苦事,让本应是独抒性灵的个性写作迷失了自我,本应是关注生活思考生命的真情抒写成为无病呻吟,出现了不少泛散文化
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本是时代所趋,形势所逼。《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号召“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越来越普及于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公开课、观摩课不用多媒体往往被视作是没档次,评优课不用多媒体则被预先淘汰,此类现象屡见不鲜。确实,多媒体在节省时间、帮助理解课文、拓展容量方面是板书所无法企及的。  但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
2012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所谓“常见”,就是考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九种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所谓“正确运用”,就是说考查的这九种修辞是以动态的形式出现的,也就是说,修辞方法的考查,不是考名词术语,而是重点考查赏析和运用。  在2012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中,考
【内容摘要】新课程课堂改革大力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合肥市第五十一中学目前正在开展“自育自学”教育实验。本文以《开辟新航路》为例,介绍“自育自学”教育实验的5个基本环节:①明确自学重点;②围绕重点自学;③交流自学情况;④点拨自学得失;⑤巩固自学成果,以及自己体会思考。  【关键词】自育自学 引导自学 历史 教学模式  合肥市第五十一中学是一所普通高中,学生
【内容摘要】中学生普遍存在着怕写作文的现象,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中高考成绩及继续深造。本文从目前中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心理特征和作文教学的一般规律,提出“意在笔先”,借助“能写-会写-快写”的“作文三步教学法”,来训练中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呐喊成文的写作能力,可操作性强,实际效果好。  【关键词】意在笔先 能写 会写 快写 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 呐喊成文  语文教学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