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患者,如何护理好动静脉内瘘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qand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液透析患者维持生存需要具有良好功能的血管通路,而动静脉内瘘是血透患者最好的血管通路,被称为“生命线”。因此对动静脉内瘘的使用进行护理干预,从而延长血透患者生命,提高护理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动静脉内瘘穿刺护理


  动静脉内瘘在进行第一次穿刺时,内瘘不成熟,血管脆性比较大,因此容易导致皮下血肿,严重影响内瘘的使用。对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选择,应选择绳梯法。护理人员在進行穿刺时,顺血流方向选择肘静脉进行穿刺,逆血流方向在穿刺点吻合口上5cm左右处,穿刺点之间距离相距7cm,穿刺针与皮肤以45°角进针,穿刺部位要更换使用,以降低对动静脉内瘘的损伤、刺激。
  动静脉瘘在进行穿刺时血透结束后应正确地使用压迫止血,从而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为保证动静脉瘘穿刺的成功率,应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定期对主要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免因操作不当引起血管内膜损伤。

术前心理与术侧肢体护理


  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耐心、仔细地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血透的治疗方案和进行动静脉瘘穿刺操作的目的与作用,告知患者预后情况,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提高患者依存性,使其更好地完成血透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打消患者疑虑,缓解患者对血透治疗的恐惧感。
  2.术侧肢体的护理。护理人员应避免对术侧肢体进行静脉输液、抽血及测量血压等操作,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如何有效地保护术侧肢体。

术后护理


  1.术后常规护理。采用软枕抬高患肢50°左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室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避免寒冷引起血管痉挛。
  2.观察内瘘情况。护理人员在术后24小时内需严密监测动静脉内瘘通畅情况,发现可疑血栓形成时应报告医生及时进行干预。每天应至少进行3次检查,使用听诊器听诊,以造瘘部位有无吹风样杂音来判断是否通畅,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后注意事项的讲解并指导患者触摸血管震颤,以增加自身的防护能力。
  3.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早期进行前臂锻炼有利于促进内瘘成熟和发育。患者术后3天可进行抓握动作,拆线后可进行握力器锻炼,每日可多次进行锻炼,每次10分钟左右为宜。也可使用热敷、捏健身球等方法促进内瘘成熟。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指导锻炼。

动静脉瘘穿刺异常情况的护理


  1.皮下血肿护理。若动脉穿刺失败后在原部位进行二次穿刺会出现皮下血肿。若在透析过程中出现皮下血肿,进行再次穿刺难度较大,可在血液流速较好的静脉端换成动脉端继续透析。对于是否要留针或拔管根据患者凝血情况决定。静脉穿刺失败后可在穿刺点近心端重新穿刺或另选静脉穿刺。穿刺失败后应立刻按压,24小时内冰敷,24小时后可热敷,使用胶布固定穿刺点。
  2.穿刺针眼渗血护理。患者血管条件不佳、全身血液肝素化,以及反复穿刺等使血管受损造成穿刺点处渗血。伴有严重肾性贫血的透析患者,应经常更换穿刺点,采用绳梯法进行穿刺减少皮肤血管瘢痕。利用无菌纱线启动内源性凝血机制,预防穿刺针眼处渗血。针眼出现渗血时可将穿刺针全部推入血管,将针柄贴紧皮肤用胶布交叉固定,并将纱布进行卷压迫,效果可靠。针眼渗血量不大时可在针眼两侧用棉球止血,如果渗血量比较大时可重新穿刺。

健康教育护理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步骤。对于依存性差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健康教育应贯穿于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血透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不断进行相关知识宣讲,将动静脉内瘘护理知识告知患者,让患者明白动静脉内瘘的重要作用,同时让患者更加明确如何进行自我保护以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动静脉内瘘穿刺术成功率,预防术后并发症。
  护理人员可以制定动静脉内瘘康复程序表,按照表上内容进行宣教,对不同阶段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理念指导,可提高患者对动静脉内瘘外观满意度,提高使用效果。
  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应进行随访。随访的内容不只是询问患者病情,更应该对患者讲解动静脉内瘘维护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正确维护内瘘,增加内瘘使用寿命。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综上所述,对于血透患者,规范、完善的护理体系是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前提。护理人员应及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有效处理内瘘使用中的问题,有效提高患者的血透质量和生存率。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人民医院)
其他文献
脑梗死是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众多的中老年疾病中,除了老年痴呆症,脑梗死是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疾病之一。对现代医学来说,脑梗死的治疗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该病依然属于难以快速有效治疗的疾病。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有所上升,患者的发病年龄不断下降。人们应该提高健康意识,了解脑梗死病因,熟悉脑梗死的预防措施。脑梗死的病因  脑梗死的病因是脑血栓形成,病因基础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显示脑梗
陶行知先生提道:“创造教育就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们更有力量。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创造之工作。”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在幼儿园中,游戏形式丰富多彩,其中有教师组织的游戏,也有幼兒自发、自主进行的游戏。随着课程游戏化理论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游戏的价值被提到新的高度,游戏形创新成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新的挑战。陶行知先生
感冒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孕妇作为特殊群体,一旦在孕期患上了感冒就需要注意很多事项,避免对胎儿造成不好的影响。本文重点介绍孕妇感冒后用药时的注意事项。孕期用药  孕妇可以在孕期用药。提倡孕妇尽量不吃药,并不代表孕妇应完全抵触用药。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已经证实,部分药物对孕妇以及胎儿是安全的。  调查结果显示,大概有70%~80%的孕妇曾在孕期服用过药物。而在新生儿的出生缺陷中,可能只有2%~3
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知识的主要场所,在幼儿阶段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能够为幼儿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幼儿天性活泼好动,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这一特点开展计算教学,将游戏活动融入计算教学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计算知识,不断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激发幼儿对计算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计算教学  (一)借助游戏活动和教具,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教师在开展大班计算教学
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周围环境优美,拥有丰富的自然材料。教师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树枝让户外美工“活起来”  树枝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资源,可以为幼儿带来无穷的创意。教师要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让幼儿在剪、折、拼、摆、粘的活动中体会创新的快乐,创造构图不一、形态各异、内容丰富的作品。  幼儿们在玩户外涂鸦游戏时发现满地长短不一、粗细各异的树枝。静静发现树枝上光秃秃的,啥都没有,对身边的同
脐带作为婴儿与母亲之间的连接纽带,可以帮助宝宝吸收由母体带来的养分与氧气。宝宝出生之后,医护人员会将脐带剪断,并留存一部分脐带残端。新生儿的脐带直径大约在1cm左右,将其剪断后会留下一个较大的创口,一旦创口护理工作做得不到位,会引起诸如破伤风、新生儿败血症等各种疾病,所以新生儿的肚脐护理十分重要。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目的  脐带作为母胎联系的纽带,它可以让母亲营养物质传递给婴儿,同时又是胎儿排泄废物的
革兰阴性杆菌是导致感染性疾病患者发生院感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临床已经分离出多种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含致病性以及多重耐药性的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等。临床通过检测革兰阴性杆菌,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革兰阴性杆菌是导致人们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肺炎、脑膜炎和移动插管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会引发医院以及社区的获得性感染。但是近年来,抗生素的广泛使用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临床脑血管疾病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是难以治愈的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上暂无特效性治疗方法。近几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脑梗死主要是指患者在发病期间神经功能产生严重障碍,患病者可能造成残疾和死亡的严重情况。有研究数据表明,脑梗死中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发病率占比极大,急性期主要临床表现是血液高凝状态,是指椎动脉、颈动脉系统
近年来,小儿麻醉的应用频率越来越高,其相关注意事项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向大家介绍麻醉前、麻醉过程中以及麻醉之后的注意事项。一、麻醉之前的注意事项  1.术前禁食。在麻醉的状态下,如果小儿的胃内留有食物,容易引起食物的返流,引起呼吸道梗阻,造成小儿缺氧,威胁他们的生命安全,所以需要注意小儿禁食禁饮时间。为了确保小儿的充足体力,在手术时会为小儿补充葡萄糖。通常来说,术前禁食的时间应控制在6
产后护理不能交给孕妈自己做。因为这个时候产妇往往手无缚鸡之力,做产后护理是不合适的,只能交由自己的家属帮助护理。究竟怎样护理才能保证产妇恢复康复,短文给大家介绍产后如何护理的相关常识。什么是产后护理  所谓产后护理是指针对分娩女性需要做的護理工作。这段时期也被称为产褥或是产褥期,此环节需要根据各个地区的民情或是经济状况来决定,不同地区通常都有不同的护理方式。  比如在中国或越南等亚洲国家有称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