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醉注意事项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chiren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小儿麻醉的应用频率越来越高,其相关注意事项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向大家介绍麻醉前、麻醉过程中以及麻醉之后的注意事项。

一、麻醉之前的注意事项


  1.术前禁食。在麻醉的状态下,如果小儿的胃内留有食物,容易引起食物的返流,引起呼吸道梗阻,造成小儿缺氧,威胁他们的生命安全,所以需要注意小儿禁食禁饮时间。为了确保小儿的充足体力,在手术时会为小儿补充葡萄糖。通常来说,术前禁食的时间应控制在6到8小时以内,手术两小时前可喝清饮料或葡萄糖。
  2.感冒的预防。如果小儿在手术前存在感冒、高烧、流涕或咳嗽等情况时,需要提前告知麻醉医师,择期手术。
  3.术前随访。在医生随访时,需要把小儿的既往疾病史详细告知麻醉医师,主要介绍小儿的过敏史、外伤史、手术史、家族病史以及用药史等等信息,这样可以让麻醉医师有针对性地为小儿设计麻醉方案,选择适宜的麻醉药物,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4.其它注意事项。在进入手术之前,保持患儿安静配合,积极配合医生核对身份信息,同时准备好小儿的换洗衣物、尿不湿以及水杯等物品,不可以穿连体裤,着宽松的上衣,便于脱衣。小儿的身体上不得佩戴任何首饰,需要把女孩的头发梳成两个小辫,严禁涂指甲油,以免影响生命体征的监测结果。

二、麻醉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吸入诱导的注意事项。对小儿实施麻醉,在开放面罩之后便可以采取静脉穿刺等一系列操作。此种麻醉方法的优点是与成人相比,挥发性的麻醉剂在小儿的肺泡中上升比较快。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小儿肺泡的通气量(5:1)比成人大(1.5:1);小儿的血气分配系数较小,新生儿比成人低18%,且小儿的组织/血分配系数与成人相比,大约低50%;小儿的排血量大部分都被运送至肾脏、肝脏以及脑组织等部位,成人使用的各类吸入型的麻醉药物小儿均可以使用。出生28周的新生儿,他们的MAC会随着月龄的增长而提高,在第六个月时MAC的值最高,之后便会逐渐减小,因此新生儿出现低血压的概率是1到6月龄婴儿的两倍。
  2.静脉诱导的注意事项。咪唑安定药物,小儿的使用剂量为每千克0.2~0.3mg。在Saloncn的研究中发现,即使是按照每千克0.6mg的标准使用咪唑安定,它的药效依然比不上硫喷妥钠。因此咪唑安定主要被应用在术前的镇静,使用的标准为每千克0.07~0.08ug,注射的剂量为每千克0.03mg,鼻腔用药的标准是每千克0.2mg。
  异丙酚药物也是小儿的常用麻醉药物,不仅可以用于诱导,还可以用于全麻术中维持用药。诱导时,使用的标准为每千克1.5~2.5mg。此类药物用于麻醉时,有将近46%左右的小儿会伴有疼痛和哭闹。为避免这种情况,可以事前为小儿按照每千克3~5ug的标准注射芬太尼,减轻小儿的疼痛感。

三、麻醉术后的注意事项


  1.手术结束之后,把枕头去除,让小儿平躺在病床上,讓小儿的头部稍稍后仰,确保呼吸道的畅通,以免呕吐物进入到小儿的气管内。
  2.观察小儿的唇色,如果小儿唇色青紫,需立即告知医务人员,及时进行吸氧。
  3.手术结束后的2~4个小时,可以让小儿适量饮水,在不发生呛、吐之后再让其食用别的食物。
  4.在手术结束后的第六个小时可以进食,主要摄入流质的食物,避免小儿的呕吐。
  5.避免意外坠床。部分小儿在手术结束后会产生烦躁的心理,医护人员需要防止小儿的意外坠床。烦躁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反应,一般24小时内可以恢复正常,不需要过度担心。
  6.手术结束后,麻醉药物的药效并没有消失,所以在手术结束的24小时之内应禁止小儿独自行走,以免意外跌倒。
  综上所述,小儿麻醉中有许多注意事项,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参考上述内容,保证小儿麻醉效果,保障患儿安全。
  (作者单位:四川省旺苍县人民医院)
其他文献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利用信息技术,在做好教学的同时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本文主要讲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很多学前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未受到重视。对此,学校要全面优化教育理念,结合“互联网 ”的实际情况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结合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不断探索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医疗设备清洗、消毒、灭菌的重要区域,是医院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医疗器械供应单位。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清洗消毒工作质量非常重要,应不断提高清洗消毒流程的规范性和严谨性,确保各环节的工作按照规定实施,保障医院医疗设备的供应质量。医院清洗消毒的意义  清洗消毒的每项操作都关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并与院内感染、热源反应和微粒危害等情况相关。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各种可重复使用器械的
脑梗死是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众多的中老年疾病中,除了老年痴呆症,脑梗死是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疾病之一。对现代医学来说,脑梗死的治疗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该病依然属于难以快速有效治疗的疾病。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有所上升,患者的发病年龄不断下降。人们应该提高健康意识,了解脑梗死病因,熟悉脑梗死的预防措施。脑梗死的病因  脑梗死的病因是脑血栓形成,病因基础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显示脑梗
陶行知先生提道:“创造教育就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们更有力量。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创造之工作。”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在幼儿园中,游戏形式丰富多彩,其中有教师组织的游戏,也有幼兒自发、自主进行的游戏。随着课程游戏化理论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游戏的价值被提到新的高度,游戏形创新成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新的挑战。陶行知先生
感冒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孕妇作为特殊群体,一旦在孕期患上了感冒就需要注意很多事项,避免对胎儿造成不好的影响。本文重点介绍孕妇感冒后用药时的注意事项。孕期用药  孕妇可以在孕期用药。提倡孕妇尽量不吃药,并不代表孕妇应完全抵触用药。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已经证实,部分药物对孕妇以及胎儿是安全的。  调查结果显示,大概有70%~80%的孕妇曾在孕期服用过药物。而在新生儿的出生缺陷中,可能只有2%~3
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知识的主要场所,在幼儿阶段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能够为幼儿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幼儿天性活泼好动,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这一特点开展计算教学,将游戏活动融入计算教学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计算知识,不断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激发幼儿对计算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计算教学  (一)借助游戏活动和教具,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教师在开展大班计算教学
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周围环境优美,拥有丰富的自然材料。教师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树枝让户外美工“活起来”  树枝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资源,可以为幼儿带来无穷的创意。教师要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让幼儿在剪、折、拼、摆、粘的活动中体会创新的快乐,创造构图不一、形态各异、内容丰富的作品。  幼儿们在玩户外涂鸦游戏时发现满地长短不一、粗细各异的树枝。静静发现树枝上光秃秃的,啥都没有,对身边的同
脐带作为婴儿与母亲之间的连接纽带,可以帮助宝宝吸收由母体带来的养分与氧气。宝宝出生之后,医护人员会将脐带剪断,并留存一部分脐带残端。新生儿的脐带直径大约在1cm左右,将其剪断后会留下一个较大的创口,一旦创口护理工作做得不到位,会引起诸如破伤风、新生儿败血症等各种疾病,所以新生儿的肚脐护理十分重要。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目的  脐带作为母胎联系的纽带,它可以让母亲营养物质传递给婴儿,同时又是胎儿排泄废物的
革兰阴性杆菌是导致感染性疾病患者发生院感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临床已经分离出多种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含致病性以及多重耐药性的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等。临床通过检测革兰阴性杆菌,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革兰阴性杆菌是导致人们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肺炎、脑膜炎和移动插管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会引发医院以及社区的获得性感染。但是近年来,抗生素的广泛使用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临床脑血管疾病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是难以治愈的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上暂无特效性治疗方法。近几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脑梗死主要是指患者在发病期间神经功能产生严重障碍,患病者可能造成残疾和死亡的严重情况。有研究数据表明,脑梗死中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发病率占比极大,急性期主要临床表现是血液高凝状态,是指椎动脉、颈动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