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浅议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li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这是我们的共识。
  在针对幼儿的早期教育中,强调以游戏为载体,来实现有目的的儿童智力的开发,是我们幼儿教育选择的正确方向。现在大多数幼儿园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也努力的创造游戏的环境,斟酌游戏的内容,挖掘游戏的素材,但是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导致幼儿课程教育脱离儿童天性,不能发挥出幼儿教育的实效性,阻碍了儿童智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推究一下问题所在,寻找到有效方法,以期望实现幼儿教育的初衷。
  【关键词】幼儿课程;教育途径;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267-01
  我们也都知道,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幼儿生活学习的全部,所以我们的幼儿教育就要以游戏为主,将游戏作为教育的载体,实现游戏即课程,课程即游戏的形式,这是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课程游戏化是把对儿童的教育开发课程内容生动化、趣味化,能贴近儿童的生活,能激发儿童的兴趣,是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在这种有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的达到开启智力、培养能力、拓展思维的效果。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课程游戏化,并不是简单地增加游戏的量,也不是把游戏引入课堂,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而是一种教育手段,游戏的过程就是教学的过程,二者是相互融合的,在游戲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的,使儿童在玩中获得成长。
  但是一直以来,在幼儿教育中,我们的幼儿老师虽然明白这一教育宗旨,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
  一、对游戏的认识不足,致使游戏的实施水平不高
  教师对游戏的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这样几方面:(1)定性安排游戏,孩子不得选择;(2)教师对游戏的内容、需要的材料等考虑不周;(3)教师对游戏的教育目的性不是很明确,游戏的活动形式单一;(4)教师不能很好的预测和及时的掌控教育契机。这些都会使幼儿因不能随意自主的放开、最大限度的参与而影响了孩子的创造力、行为能力的自我创造性的设计,大大的降低了游戏的赋值,而且由于不能及时的关注孩子的活动过程,没有及时的发现随机出现的教育契机,也就失去了对孩子很好的引导作用,影响了对其智商、情商、思维、能力等的开发。
  二、对游戏的定位不准,致使游戏的构建水平不高
  既然游戏是幼儿生活的全部,那么我们的幼儿教育就应该实现教育手段的全部游戏化,而不是简单的把游戏引入教学过程中,出现在某一个环节中,应该是与幼儿生活的全部融合才对。目前我们的幼儿教育就存在这样的现象,观念是观念,但具体的游戏的构建却水平低下,仍然是单纯的游戏化,或者游戏没有系统性、连续性,游戏的内容及目标之间缺少逻辑性,致使游戏与教学脱钩,或者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变成了单纯的游乐,教育目的不强,或失去了教育的目的。
  我们常常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每个家长的共同心理。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老师,就是对老师给予了莫大的希望,希望我们能更好的引领孩子,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塑造他们的品格,我们有而来时肩负着家长们的殷切希望。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游戏化呢?
  一、首先我们教师就要从根本上树立课程游戏化的理念,彻底改变以往的对待游戏与教育手段之间的关系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程游戏化的模式。
  二、为幼儿的游戏活动创设环境,创造条件,保证孩子全部投入到游戏过程中去。教师在开展活动前就要设计好游戏的种类,明确活动的目的,活动需要的场地、材料做好准备,来保障儿童活动的全部顺利进行。由于游戏花样繁多、材料充足,孩子们自然会兴趣盎然,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又由于存在兴趣性选择,在活动中就会使不同的孩子的差异性特质显现出来并得以发展。
  三、教师要努力挖掘游戏因素,优化幼儿教学课程。幼儿的教学内容都包含丰富的游戏成分,我们教师就要从中发现并挖掘出来,变教学为游戏,实现课程的游戏化。这需要教师一个是找到课程切入点,二是认真设计活动过程。像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教师可以设计“宝贝工厂”,让孩子们在木工屋、陶艺坊中玩耍、实践,发挥主动创造性;威力让孩子让成爱阅读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在阅览室里发现书中的趣味;在“小小厨房”中体会到劳作的快乐等,这些都可以刺激幼儿的兴趣,是课程内容顺利而容易的进行下去,收到的教育效果也是极其显著的。
  四、课程游戏化不是完全的放任,教师一定要随时的介入活动过程。游戏是为了让孩子们快乐,更是为了是孩子在活动中获得智力的开发,能力的提升,思维的拓展。所以活动是有目的的,因此在幼儿课堂上我们教师不能是对孩子放任自流,而应该参与到游戏中,随时的观察孩子的表现,捕捉孩子的信息,把握教育的契机,形成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当然,使幼儿课程教育游戏化的方面不只是这样几点,还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发现、挖掘。为了使幼儿教育更好的发展,我们以后还需要继续努力,去发展、完善幼儿课程教育形式,是幼儿的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王万凤.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现途径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6(16):81-82.
  [2]李芳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08):4-5.
  作者简介:和美娟,党员,幼儿园一级教师,担任幼儿园团支部书记,从事幼儿教育17年,曾获得云南省幼儿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曾多次获得幼儿园内的教学活动比赛的奖项和优秀教师、骨干教师;2017年评为丽江市第三届青联委员和共青团丽江市委第三届二次会议委员。
其他文献
【摘要】《解剖学基础》是医学专业及医学生涯中的最主要的基础课程,在医学生培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以赛促教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将对以赛促教在解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解剖学基础 教学 以赛促教 作用 应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22-01  一、“以赛促教”对《解剖学基础》教学的作用  
【摘要】公共选修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就公共选修课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以城市林业概论公共选修课为例,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更好地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公选课 多样化考核 开放式教学  【资助项目】西南林业大学林学品牌专业建设项目资助。  【Abstract】public elective curr
根据生物净化理论,应用结构、数学模型和信息化技术,以几年来对大浪淀水库水质及水生生物监测结果分析为基础建立了平原水库生物净化水质模拟系统,为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利用生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上存在一定难度,其主要是因为数学学科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此外所采用教学方法的不同也会对最终教学成果造成较大影响。基于此,对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特点;课堂教学;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许多家庭的夫妻进城务工,而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儿童无法随父母进城学习和生活,所以只能将子女寄托于亲人家里,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逐年增加。这些孩子缺少父母的管教和监督,养成了许多坏习惯,在学习上表现为动力不足、成绩落后等方面,成了语文学困生。本文就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
【摘 要】在现代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强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还需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所以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我认为微课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都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现代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探索,如何科学地发挥好微课的价值,进一步提升现代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摘 要】自动售货机控制系统是中高职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中一个典型项目,可承载SFC顺序控制功能图中的选择序列、可编程序终端的设计,以及PLC与触摸屏之间的通信等知识点。本文基于欧姆龙CP1H-XA40DT-D型PLC和欧姆龙NS5-SQ10/10B-EV2型触摸屏,重点介绍了自动售货机的选择分支结构流程图设计、触摸屏画面设计以及PLC与触摸屏的通信三方面内容。  【关键词】自动售货机 欧姆龙C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