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质疑能力始于数学语言表达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meng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标也提出应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可见,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非常重要。可是,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依旧不尽如人意,学生所提的数学问题或和数学本身没有直接的关系,或问题描述繁冗,有很多的非数学语言作为修饰,还有的甚至不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表达数学问题。究其本质原因,是学生数学语言的缺失,这也正是数学教师应该重视的。
其他文献
解决问题的"策略"即解决问题的"计策"和"谋略",它介于具体的解题方法与抽象的解题思想之间,是对解决问题方法和手段的思考、选择与运用。小学数每学期一个单元的内容中有"解决问题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实践证明,在和谐、宽松的活动情境中让学生动手实践,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在这方面,笔者想谈谈几点体会。  一、感受有趣的数学  1.创设熟悉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生的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善于从学生的身边搜集信息,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是看得见、摸得着
叮叮铛铛、哐哩哐当、咣……甘美兰音乐是充满金属质感的。此时,若有一个甘美兰乐队出现在你的面前,那可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呢。细细看来,大吊锣、中吊锣、小吊锣,各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