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信息技术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guoping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寓教于乐,改善了教与学的效果,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成了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成为学生学习、研究、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合理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查阅资料,进行电子备课,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熟悉、钻研教材,确定教法、学法,提高教学实效的基础。我校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生源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但备课手写麻烦,于是不少教师把好多有用的内容省略了,有的教师纯粹就是照抄以前的教案,备课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我认为电子教案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备课前先熟悉钻研教材,再上网查阅优秀教师的备课资料。网上的教学设计各种各样,一课有好多种,而且资料多。教师可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加上自己的见解,有选择性的拿来运用到自己的备课中。
  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丰富了语文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获取知识是通过各种感官(口、耳、舌、鼻等)将外界信息传递给大脑。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感官的运用功能,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师生来完成,还需要借助其他媒体才能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并且相应地多渠道反馈信息。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会对学生的各种感官形成刺激, 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中, 激起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全身心投到特定的意境中。
  1、有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挖掘新的潜能。玩耍的兴趣与生俱来,高涨到趁看管的父母上厕所而麻利地玩会游戏,但学习兴趣却很难培养,要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启动和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有刺激感官的作用,运用媒体调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的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认知的透明度,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在教学新知识时,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 选用适当课件, 配以教师得当的体态、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2 、有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创设形象生动的直观情境。
  儿童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喜欢形象直观的东西, 乐于接受各种新的事物。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 课件中优美的音乐, 抑扬顿挫的语言环境, 加上动静结合的图画, 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出知识的变化与形成过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这一优势, 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让学生通过事物的声、形、色去获取知识。它还能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具体事物半抽象化,从而使教学能够轻松进行,为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 小学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动态感知的优势, 创设形象生动的直观情境, 诱发学生猜想、想象和联想,以开拓学生的思路, 增强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3、有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教育教学信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学中有些内容 “妙不可言”,美到无法用语言表达。这时教师这些难以表达的美,通过多媒体传授给学生。例如, 在《庐山的云雾》一文的教学中,庐山云雾的美景,农村的学生过身临其境, 仅仅通过文字、老师讲解,学生无法体会到那种仙境般的美,这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把庐山云雾的美景展示出来,学生立刻被吸引,身临其境般体会到了庐山的云雾不仅姿态各异而且瞬息万变。语文教学诸如此类很多。总之,多媒体能刺激学生感官,具有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等许多优势。
  4、有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拓宽教学时空, 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 并在情境中提出问题, 揭示矛盾, 引发争论, 打开学生思路, 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突破学生的定式思维, 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如《捞铁牛》一课,通过声像并茂的电教演示, 学生明白了铁牛是怎样一点一点离开淤泥,被拉上水面的这一难点,同时电化教学还引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
  三、有效利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课外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文学习完了,并不代表这一课的任务完成了。课外延伸是对课文内容的有效补充。农村条件有限,学生不能上网查找资料。在课后,我利用网络查找了课外补充材料,打印出来,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让学生阅读欣赏。如在教学《可爱的西沙群岛》一课时,为了理解作者对西沙群岛风光以及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鸟类与鸟类和谐相处的意识,可以设计这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
  1.继续搜集有关西沙群岛及有关岛屿的信息,举行“岛屿知识知多少”的宣传活动。
  2.写一些保护鸟的标语。
  3.画一幅展现西沙群岛风采的图画。
  通过完成作业,学生尽情地展示了自己的探索成果。这样的延伸,拓展了探究的空间,放飞了学生的思想,展示了学生的个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总之,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但是, 我们应该明确多媒体永远只是辅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运用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必须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 并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轴心, 这样, 才能发挥其最佳效益。
  浅谈教育信息技术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为了搞好每年的中考,现将我多年的中考复习经验总结如下:  一 立足考试说明,落实考点  《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它规定了中考范围要求,对中考复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要反复研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要求,了解各种题型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使自己的复习有方向,有目标。同时,我们还应研究近年各地考试题,以便在复习训练中抓细知识点与考点,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  二 总结答题技巧,明确重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工作中最主要的是促使儿童学习,激发他的学习兴趣。”经过实践证明,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和艺术家的成长和成功的道路都是由兴趣开始的。 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数学兴趣呢?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情景引入、诱发兴趣  要想把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就要想方设法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每堂课的开始,便是一个很好的时机,这时要紧紧抓住孩子
幼儿的数学活动是多形式的,运用游戏这一教学手段,往往会取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游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一种活动,它能给幼儿以快乐并从中受到教育。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易造成幼儿学习上的困难,如果教学方法不当,会使幼儿对数学感到枯燥和乏味。然而,通过教学我发现,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那情况就会完全不同,它大大提高了幼儿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轻松、自然,饶有兴趣地学习,从而取得最佳
近年来,社会问题频繁发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障碍。如何切实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成为困扰党和政府的难题。为此,笔者以陕甘宁边区社会管理实践为研究对象,展开文献资料研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小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达成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
校本研修的概念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发展学校的研修。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通过个体反思、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等方式解决问题,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学习、工作、研究三位一体的研修活动。将校本研修工作发展成为与教育教学并行的常态化工作,即,有教学就有研究,有教学就是校本研修时的常态化工作,使之有效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下面我结合我校开展的校本研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