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过程应充满爱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gsdr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一直是个庄重的字眼,“教师”是教育的直接传播者和执行者,“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神圣灵魂,“师爱”则是进行教育的原动力。这是因为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不爱学生、不懂得如何施爱于学生的教师没有资格作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爱应该与教育同在。
  一、教师的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广义的,是非血缘关系的爱,是类对类的爱,是既普通又神圣的超越的爱的诠释。它源于人民教师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责任感、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深切理解和期望,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释放和表达。可以说,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生命的延伸和生活的镜子,是教师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关爱学生,也就是关爱自己;是一种珍惜,是一种生命的表达。师爱,除了是教师的一种道德素质,还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着重体现在教师对爱的理解、对爱的意义的认识,体现了教师道德情操的高尚,是教师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还包括了教师创造爱的环境的能力——让每个学生处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以便感受和模仿,把爱的分寸能力恰到好处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自由自愿的爱的空间,感同身受地健康成长。师爱,倾心而为了教育,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充满激情地爱自己的学生,就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与爱,从而促使他们乐于接受对之的教导,使师生关系健康发展,推动教育教学的进程。
  二、师爱的表达
  教师对学生的爱融合于师生实际的交往中,既具体、实在又可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以及道德素质的形成都具有无比重要意义。于是,就需要我们对师爱有一个正确的表达方式,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一书中的主人公安利柯老师,是一位表情非常严肃、额上皱纹清晰的男老师。在看似粗犷的外表下,却存着的确是一颗母爱般细致的爱心。那天他发现有一个学生的脸上长痘时,便停止默写,用手捧起孩子的脸仔细察看,询问他是否不舒服,还用手摸摸他的额头,看是否发烧;当他发现有同学朝自己扮鬼脸时,并没有责骂他,而是抚摸着他的头,说:“以后别这样了。”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的一番话:“你们是我唯一的爱,你们就是我的孩子,我爱你们,也需要你们爱我。我不想处罚任何人,请你们向我证明,你们都是真诚善良的孩子……”实在叫人佩服之至,将学生生理、心理规律作为教育学的黄金律令来遵循,用爱来感化、呵护学生。每每,追忆我二十三年来的教学历程,回味与孩子们一起走过的时光。不时在反思,在自省——我有这么爱学生吗?有过这样爱学生的表现吗?“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爱学生也不是一样道理吗?在给予孩子们尊重、爱心之外,我也曾经不止一次地严厉批评“违规”学生,摆出过多么权威的“凶巴巴”的面孔对他们进行着自以为是的“教育”。真的太多的“过”了,为什么不学会用宽容用爱心去教育呢?可是,过去的学生还是对我说:老师,你对我们太好了,应该凶一点。家长对我说:还是你比较严格,揍他们几下也是可以的,自己也沾沾自喜以“严师出高徒”自慰。对比之下,不禁惭愧内疚:我们的孩子太天真善良,我们的家长太老套了,我们的教学观念太落后了,竟把老师的责骂甚至处罚视作理所当然,并已在潜意识中演变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甚至还被继承和沿用。这是孩子们的悲哀,教育的悲哀啊!应该引发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深思了。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应该就是这个时代教育的真谛所在,是时代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是人性化的再现,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闪光点。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无不感受到爱的力量的宏大。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情景教育,与他们感同身受,通过活动的方式传递爱的教育。是的,教育如果没有爱,就不称其为教育;教师如果没有爱,实在不能算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更需要教师调整好健康向上的心态,以博爱积极的心胸履行教师应尽的教育职责。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默默的赞许眼神、一片热烈的掌声,都在传递爱、分享爱,都会使学生群情激发、积极向上。关注这样的细节,是表达师爱的微妙与伟大,是彰显关爱的亮点,师爱应该体现在一言一行中。
  三、 与爱同行
  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应该永不放弃。在剖析了师爱、理解了师爱、注重师爱的表达后,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坚持走自己的路,规范自己的行为,强化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教育与爱同行。作为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教,难免有情绪的低潮,难免出现情感的失落。也许会滋生一些自由主义消极的思潮,低调地应对工作,敷衍塞责地了却工作量。因此,我们就必须加强学习,强化管理机制,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积极性,使之迅速振作精神,以满腔的激情和高昂的斗志投入教学中来。面对工作压力、面对别人的不理解、面对“清水衙门”的经济窘态,教师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神圣的历史使命;应该学会忘却感伤、丢掉失落;面对流动的学生,却不能流动的失去了爱;送走了长大的孩子,重复面对等待教育的孩子,调整好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下一个受教育的对象。爱,使我们不言放弃,不言自我,不容选择,不堕入低潮。当我们从事了教师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当我们以一个教育者的角色出现,我们注定肩负历史的使命,以教师博大的心胸投入战斗。然而,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把对教育爱的热潮,在爱的教育过程中找到教师的乐趣。是啊,教育需要爱,爱就是最好的教育。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这是人性的根本,是教育的呼唤,是一个教师应有的品德闪耀,是宽宏、博大、和谐教育的理念。爱是信任,就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无限的潜力,而且老师也要善于发现学生,发现他们身上有各具特色的潜能,然后挖掘它们,鼓励孩子们去自主探究,从而把他们自身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这样才算达到了教育的良好效果。爱是理解,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然有失误与困惑,需要老师支持他们、宽容他们重新扬起前进的风帆。爱是和谐、共荣,需要建设起教育环境的瑰丽空间。
  所以,作为与时俱进的教师,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去爱教育,让教育与爱同行。
其他文献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个人意识的觉醒,以及西方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高校文化日益多元和多样。在文化多样性的环境里,高校师生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出现明显变化。在主体层面,学生个体
2013年,雾霾天数增多,波及范围扩大,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雾霾成为社会热点关注的环境问题,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措施。为此,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社会调查中心针对我
随着国内含硫天然气田大规模的开发,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在我国能源工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运行能耗的降低成为了业界研究重点,其中高压火炬的放
本文阐述了"互联网+"的作用及本质,分析了湖南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和主要瓶颈。并从多个层面探讨了"互联网+"视域下湖南智慧城市的发展对策,包括加大扶持力度,形成发展合力;夯
公共治理的核心理念是多元主体协商对话。传统媒体时代,公众话语权地位不被重视,参与公共治理的渠道有限,新媒体对于话语权体系的重塑改变了这一局面。本文主要针对新媒体在公共
自2003年"非典"以后,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制度诞生并逐渐完善。文章回顾并梳理了卫生部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历程,从四个角度概括卫生部新闻宣传工作的立场和发展目标:从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对以往经济体系的升级换代和创新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对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解,不能仅仅从经济学意义出发,也有必要扩展眼界,认识到更为全面、丰富、
围绕"可持续发展"这一现代城市发展的主题,昆明城市总体规划重点在区域统筹、生态优先、公共交通等方面展开一系列的重点研究与规划实践,提出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多组团网络化城
采用球栅阵列封装(BGA)焊点研究共晶SnPb焊点中的电迁移行为,分析了电迁移作用下SnPb焊点与Ni(P)镀层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的极性生长现象,从原子迁移的角度提出了互连焊点微结构演